基本解釋
1、固執任性,不聽別人意見。
2、決定了一件事情或選擇了一條路,就不顧質疑反對、不回頭的走下去,直到達到自己的目標或心靈上得到了慰借為止,有好的和壞的影響。
好處就是達到自己的目的,壞處就是不值得或是付出後沒有結果 。
3、堅持己見,固執任性。
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續資治通鑑·宋神宗熙寧二年》
分開字義
執(執)zhí
拿著:執刃。執鞭。執筆。
掌握:執政。執教(jiào)。
捕捉,逮捕:戰敗被執。
堅持:固執。執意。
實行:執行。
憑單:回執。
朋友:執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簡稱“執”)。
拗ǎo
彎曲使斷,折:竹竿拗斷了。
拗ào
不順,不順從:拗口。拗口令。
拗niù
固執,不馴順:執拗。拗不過他。
引證解釋
1. 亦作“ 執抝 ”:堅持己見,固執任性。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荊公﹞又曰:‘有伊尹之志,則放其君可也;有周公之志,則誅其兄可也;有周后妃之志,則求賢審官可也。’似此議論,豈特執抝而已,真悖理傷道也。”
清·李漁 《蜃中樓·龍戰》:“當初是令侄女執拗,不肯與小兒成親。”
魯迅 《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個人這樣鬧鬧脾氣還不要緊,若治國平天下也這樣鬧起執拗的脾氣來,那還成什麼話?”
2. 攔阻。
《水滸傳》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裡執抝得他住。”《明史·楊廷和傳》:“ 江 左比歲不登,中官請遣官督織造…… 廷和 等不奉命,因極言民困財竭,請毋遣。帝趣益急,且戒毋瀆擾執拗。”
出處
我生性執拗,急躁;我的情人卻堅韌而有耐心。——紀伯倫《浪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