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商業街
坡子街是泰州的一條老商業街,也是泰州最繁華的一條街道,它在里下河地區遠近聞名,是里下河地區的第三大商業中心。它的位置在今海陵北路自北門城河邊至中百一店處。坡子街全長約半華里,老街路面用麻條石鋪成,街道拓寬前路寬約四米,狹窄處如遇兩輛黃包車交會,交通常為之堵塞。坡子街的北端為攪軍樓,舊街道在此分岔:偏東向北為彎子街,通杜家巷和紫藤花架;偏西向北到西壩口,接 行街、彩衣街、籃子行街,直至趙公橋。昔日,坡子街西側有店鋪一百多家,各行業的名牌商店以及銀行、錢莊多半集中於此,如鼎盛、大興昌南貨店,胡厚豐、天福綢布店,五雲齋茶食店、王同茂、東萬泰煙店,洪三泰、方廣大茶葉店,德新元藥店,晉升裕漆店,功德林茶館,陸家粉坊等,都是一些老字號。
六七百年前這裡還是比較荒涼的。南宋時,這裡只不過是挖河填土墊成的一條道梗,南高北低,當時人稱“坡子”。
坡子街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徐達奉朱元璋之命,帶兵攻打張士誠的根據地——泰州,因軍事需要,由繆灣向南加挖了十五里河道,使濟川河直通長江口。從此,運輸方便了,可是由於河口沒有閘壩控制,長江水位過高時,常給里下河地區帶來洪水災害。後來為了防止江水下沖,到了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便在州城北門外下官運鹽河的中河(今稱“稻河”)和東河(今稱“草河”)上,築起西壩和東壩。自此,上下河被阻隔,來往旅客、貨物到此必須過壩,於是北門外客商雲集,居民日漸增多,坡子上買賣也逐漸熱鬧起來。東、西兩壩的修築,改變了泰州城市發展的格局,原在城中升仙橋一帶的商業中心也開始向北轉移。當這個坡子發展成店鋪林立的街道時,“坡子街“之名就隨之叫開了。
坡子街之名究竟始於何時,現今已無人能說得清楚。但知在明代這裡曾叫過“二元坡”。那是因為泰州出了個名叫儲巏的才子,成化十九年(1483)鄉試名列第一,中了“解元”;第二年赴京參加會試,又名列第一,成了“會元”。後來,鄉人為他在坡子上建了“解元坊”和“會元坊”,以為榮耀。兩座牌坊,一南一北,跨街而立,人們通常稱其為“二元坊”,所以這個坡子也被稱做“二元坡”。
歷史
坡子街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到清代中葉已相當繁榮。雖然在道光元年(1321)和鹹豐十年(1860),坡子街曾發生過兩次特大火災,燒毀商店數十家,峙立在街中的“二元坊”也未能倖免,但這裡不久又恢復了昔日的繁華。清代金長福有一首《海陵竹枝詞》可以為證:
市廛百貨燦成行,閩廣川湖各擅場。
坡子街前人幅輳,耆老猶指會元坊。
“二元坊”作為坡子街的標誌,在歷史上延續了三百多年。清末在原基礎上重建的木製“會元坊”,直到1951年拓寬街道時才被拆除。
如今人們怎么也不會想到,這么繁華的坡子街頭,攪軍樓前,明、清時竟是殺人的刑場。每逢處決人犯時,坡子街上的店鋪全部關門停業,地方官搭柵設公案於街頭監斬。行刑後,聽到監斬官回衙的鑼聲,商店方始重新開門營業。後來刑場移往大校場,在鬧市區才不見那令人畏厭的血腥場面。
建國後,由於對私營工商業實行“公私兼顧,勞資兩利”政策,鼓勵私營企業積極經營,城鄉交流活動十分活躍,城鄉市場逐步繁榮。隨著經濟的發展,泰州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繁華的坡子街已擁擠不堪。為方便交通、改進市容,1951年將路拓寬至十米,並鋪設混凝土路面,成為當時蘇北地區的第一條“水泥馬路”。考慮到當時農村的獨輪車較多,為保護路面,又要方便農民進城,設計者別具匠心,特地在道路兩旁距人行道尺許處,鑲嵌了一條麻石帶,作為獨輪車的專用道。坡子街從第一次拓寬到現在,已經有五十多年,這段路面依然完好無損。
以後,坡子街兩邊的商店、建築,陸續進行改造和擴建,國營副食品商店、中百一店、鳳城商場、天福商場等都先後改變了面貌。1970年,泰州第一百貨商店移址擴建後,營業大廳門頂上的“三面紅旗”,一時又成為坡子街新的標誌。在七、八十年代,四鄉八鎮有不少民眾,把“三面紅旗”當成了“坡子街”的代名詞。
坡子街大規模改造後,這裡已很難尋覓古街的痕跡。今坡子街東、西兩側的景觀橋上,分別安裝有高浮雕銅雕。該組浮雕共四塊,每塊長二十二米,由上海雕塑家吳進貝承制,其畫稿由泰州畫家居志毅繪製。整組雕塑有一千六百多個人物和上千間房屋,畫面整體立體感較強,再現了古泰州坡子街商鋪林立、人車稠密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