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設計與編輯的編繪階段
主要完成地圖設計和地圖正式編繪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一般包括:根據製圖的目的任務和用途,確定地圖的選題、內容、指標和地圖比例尺與地圖投影;蒐集、分析編圖資料;了解熟悉製圖區域或製圖對象的特點和分布規律;選擇表示方法和擬訂圖例符號;確定製圖綜合的原則要求與編繪工藝。對於專題地圖,還要提出底圖編繪的要求和專題內容分類、分級的原則並確定編稿方式。最後寫出地圖編制設計檔案——編圖大綱或地圖編制設計書,並制訂完成地圖編制的具體工作計畫。
地圖總體設計
地圖編輯人員根據國家或各級規劃設計、生產部門下達的地圖編制任務,或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確定的地圖編制課題,首先明確編圖的目的意義和基本用途,這是地圖設計的出發點;然後確定地圖的選題內容、製圖區域範圍和成圖比例尺。由於編圖的目的與用途的不同,地圖的內容詳細程度和表示方法就有很大差別。地圖比例尺的確定,除考慮地圖用途外,還要考慮所掌握的製圖資料的詳細程度以及圖面大小與紙張規格。比例尺一般應為簡單整數比。整個製圖區域必須有比成圖比例尺大一些的編圖資料,或地圖上能夠表示的行政單元的統計資料。根據預先考慮的大致比例尺,在充分利用幅面的前提下,根據製圖範圍的大小,確定地圖開幅。地圖幅面一般分全開、對開、四開、八開等等。如果製圖區域範圍較大,可採取多幅地圖拼接。一般大於兩全開地圖,多採取對開多幅拼接。
地圖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地圖資料是編制地圖的基礎,對編圖質量影響很大。地圖資料的蒐集、分析和整理是編輯準備工作的重要一環。地圖資料,根據利用程度分為基本資料、補充資料與參考資料。基本資料是編圖的最基本的或最主要的資料;補充資料和參考資料僅作補充參考用。按照資料的形式還可分為地圖資料、影像資料、數據資料(觀測與統計數據)和文字資料。在編制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圖或專題地圖地理底圖時,應蒐集整個製圖區域最新的航測大比例尺地形圖,或利用航測地形圖編制的中比例尺地形圖(如1:25 000,1:50 000或1:100 000地形圖)作為基本資料。若有些地形圖是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前編制出版的,地圖上的許多內容已經陳舊,一些新的渠道、水庫、鐵路、公路、居民點,圖上沒有反映;行政區劃和地名可能也都發生了變更。因此,應特別注意收集這一部分的現勢資料。在數據資料方面,對於編制氣候、水文等地圖,最好蒐集多年的長序列觀測資料。一般資料積累時間越長,其平均值越準確。而經濟統計資料,需要有整個製圖區域範圍內製圖行政單元統一的代表年份的統計數據。對於編制各種類型的專題地圖,除了蒐集各種大中比例尺同類型專題地圖以外,航空與衛星影像資料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字資料對於了解製圖區域與製圖對象的特點和分布規律,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製圖區域與製圖對象的分析研究
在地圖編輯準備工作中,對製圖區域與製圖對象的分析研究極為重要。因為只有深刻了解製圖區域和製圖對象的特點和分布規律,才能有意地在地圖上加以正確的反映。這無論對於確定地圖內容的分類、分級和擬訂圖例,或是對選擇地圖表示方法,確定地圖內容的選取、概括與輪廓界線的勾繪都有重要的作用。
地圖設計書與大綱的編寫
地圖設計最終體現在地圖編制大綱或地圖編制設計書上面。地圖編制大綱或地圖編制設計書是編制地圖的指導檔案,是編圖的指南。
普通地理圖編圖大綱包括的內容:
•概述
•地圖的數學基礎
•分幅與圖面設計
•製圖區域的地理說明
•製圖資料
•製圖工藝方案
•地圖內容的選擇和符號、圖例設計
•各要素的製圖綜合
•抄接邊的規定
•地圖的出版準備及對出版圖的要求
•檢查驗收的規定
•附屬檔案
地圖編稿與編繪階段
主要完成地圖的編稿和編繪工作。一般包括:資料處理;展繪數學基礎;進行地圖內容的轉繪和編繪。在編繪過程中要進行地圖概括(製圖綜合),即進行地圖內容的取捨和概括。編繪階段的最終成果是編繪原圖。所謂編繪原圖就是按編圖大綱或製圖規範完成的,在地圖內容、製圖精度等方面都符合定稿要求的正式地圖。對於專題地圖,往往在地圖正式編繪前由專業人員編出作者原圖(作者草圖)然後再由製圖人員編輯加工,完成正式的編繪原圖。
•資料處理與轉繪
•編繪原圖的製作
•專題地圖的編稿與編繪
地圖清繪與整飾階段
主要根據地圖制印要求完成印刷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按照印刷製版要求進行線劃與符號清繪(或刻繪)、剪貼註記;完成印刷原圖(出版原圖)的線劃版、註記版;同時製作彩色樣圖及分色參考圖等。
•地圖清繪
•地圖刻繪
•地圖制印前的準備
地圖印飾與裝幀階段
主要完成地圖製版印刷工作。包括:出版原圖的復照或翻版;分版分塗、製版打樣;上機膠印、裝幀等。目前計算機製圖與自動製版一體化系統(計算機地圖出版生產系統), 已將地圖編輯、編繪、整飾與製版合成一個階段,即計算機設計、編輯與自動分色製版,輸出膠片,直接製版上機印刷。
•地圖復照和翻版
•地圖分塗
•地圖製版
•地圖打樣
•地圖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