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書名土木工程測量
書號978-7-118-09895-2
作者索俊鋒、楊學鋒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譯者
版次1版1次
開本16
裝幀平裝
出版基金
頁數283
字數453
中圖分類TU198
叢書名普通高等學校“十二五”規劃教材
定價39.00
內容簡介
本書在介紹測量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礎上,遵循理論聯繫實際和突出實用的原則,引入了先進的現代測量技術,並將“測量學”教學改革成果融入教材。章節安排上注重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和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著重從測量的基礎知識、測定和測設三個模組進行介紹。本書共分14章,第1章介紹測量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第2章至第5章闡述測量學的基本知識和測量儀器(包括常規和新型儀器)的操作使用方法;第6章介紹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第7章介紹小區域控制測量,包括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的施測與計算方法;第8章闡述GNSS測量的原理與方法;第9章介紹地形圖的基本知識;第10章介紹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方法;第11章介紹大比例尺地形圖套用;第12章介紹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第13章介紹建築施工測量;第14章介紹線路工程測量。
編輯推薦
本書可作為土木工程和水利、農業、資源環境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註冊工程師基礎考試的學習用書,還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測繪學簡介1
1.1.1測繪學的基本概念1
1.1.2測繪學的學科分類1
1.1.3土木工程測量的任務3
1.2地球的形狀和大小3
1.3測量坐標系與地麵點位的確定4
1.3.1確定點的球面位置的坐標系5
1.3.2確定點的高程系8
1.4地球曲率對測量工作的影響9
1.4.1對距離的影響9
1.4.2對高程的影響10
1.5測量工作概述10
1.5.1測量工作的基本內容10
1.5.2測量工作的組織原則11
思考與練習題12
第2章水準測量13
2.1水準測量的原理13
2.2水準測量的儀器及使用14
2.2.1水準測量的儀器及工具14
2.2.2水準儀的使用及注意事項18
2.3水準測量的方法與成果整理20
2.3.1水準點20
2.3.2水準測量路線21
2.3.3外業觀測21
2.3.4水準測量成果整理24
2.4微傾式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27
2.4.1圓水準器的檢驗和校正27
2.4.2十字絲橫絲的檢驗和校正28
2.4.3水準管軸的檢驗和校正29
2.5水準測量的誤差及其削減方法30
2.5.1儀器及使用工具的誤差30
2.5.2觀測誤差31
2.5.3外界條件的影響31
2.6自動安平水準儀31
2.7精密水準儀32
思考與練習題34
第3章角度測量36
3.1角度測量原理36
3.1.1水平角測量原理36
3.1.2豎直角測量原理37
3.2光學經緯儀37
3.3經緯儀的安置與觀測39
3.4水平角測量方法41
3.5豎直角測量44
3.6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46
3.6.1經緯儀軸線應滿足的條件46
3.6.2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47
3.7角度測量誤差及注意事項49
3.7.1儀器誤差49
3.7.2觀測誤差51
3.7.3外界條件的影響52
3.8電子經緯儀53
思考與練習題54
第4章距離測量和直線定向57
4.1鋼尺量距57
4.1.1量距工具57
4.1.2直線定線58
4.1.3距離丈量58
4.1.4鋼尺量距的誤差分析60
4.2視距測量60
4.2.1視線水平時的視距公式60
4.2.2視線傾斜時的視距公式61
4.2.3視距測量的觀測62
4.2.4視距測量誤差62
4.3電磁波測距64
4.4直線定向67
4.4.1標準北方向的分類——三北方向67
4.4.2方位角67
4.4.3磁偏角與子午線收斂角67
4.5方位角測量68
4.5.1羅盤儀測定磁方位角68
4.5.2陀螺經緯儀測定真方位角69
思考與練習題71
第5章全站儀及其使用72
5.1全站儀概述72
5.1.1全站儀的結構原理72
5.1.2全站儀的主要特點72
5.2科力達KTS-442全站儀及使用74
5.2.1科力達KTS-442全站儀概況74
5.2.2科力達KTS-442全站儀的使用76
5.2.3科力達KTS-442全站儀數據傳輸88
5.2.4全站儀使用注意事項90
5.3其他全站儀90
思考與練習題92
第6章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93
6.1測量誤差概述93
6.1.1測量誤差的概念93
6.1.2觀測與觀測值的分類93
6.1.3測量誤差的來源94
6.1.4測量誤差的分類94
6.1.5研究測量誤差的目的95
6.2偶然誤差的特性95
6.3衡量測量精度的指標98
6.3.1標準差與中誤差98
6.3.2極限誤差99
6.3.3相對誤差99
6.4誤差傳播定律及其套用100
6.4.1誤差傳播定律100
6.4.2誤差傳播定律的套用101
6.5等精度獨立觀測的最可靠值與精度評價104
6.5.1求最可靠值104
6.5.2精度評定105
6.6不等精度獨立觀測量的最可靠值與精度評定108
思考與練習題110
第7章控制測量112
7.1控制測量概述112
7.1.1平面控制測量112
7.1.2高程控制測量114
7.2平面控制網的坐標推算115
7.2.1坐標計算的基本公式115
7.2.2坐標計算的實例116
7.3導線測量117
7.3.1導線的布設117
7.3.2導線的外業觀測118
7.3.3導線的內業計算119
7.4交會定點124
7.5三、四等水準測量126
7.6三角高程測量128
思考與練習題131
第8章GNSS測量的原理與方法134
8.1GNSS概述134
8.2GPS定位原理135
8.3GPS的組成136
8.4GPS定位的方法138
8.4.1偽距定位138
8.4.2載波相位測量139
8.4.3實時動態差分定位(RTK)141
8.5GPS測量的實施142
8.5.1GPS網的最佳化設計142
8.5.2外業觀測144
8.5.3內業數據處理145
8.6中海達V9雙頻雙星GNSS RTK操作簡介145
思考與練習題148
第9章地形圖的基本知識149
9.1地形圖的比例尺149
9.1.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149
9.1.2地形圖比例尺的選擇150
9.1.3地形圖比例尺的精度150
9.2地形圖的圖式152
9.3地貌的表示方法155
9.3.1等高線155
9.3.2典型地貌的等高線156
9.3.3等高線的特性159
9.4地形圖分幅與編號159
9.4.1梯形分幅159
9.4.2矩形分幅163
9.4.3新的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編號163
思考與練習題164
第10章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165
10.1測圖前的準備工作165
10.2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模擬測繪方法166
10.2.1經緯儀配合量角器測繪法166
10.2.2地形圖的繪製168
10.2.3地形圖測繪的基本要求169
10.2.4地形圖的檢查、拼接與整飾170
10.3大比例尺數位化測圖方法171
思考與練習題180
第11章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套用182
11.1地形圖的識圖182
11.1.1地形圖的坐標系統182
11.1.2地形圖的輔助要素183
11.1.3地物與地貌的識別184
11.2地形圖的基本套用185
11.2.1確定點的空間坐標185
11.2.2確定直線的距離、方向、坡度186
11.2.3確定指定坡度的路線186
11.3圖形面積量算187
11.4工程建設中地形圖的套用188
11.5數字地形圖的套用192
思考與練習題195
第12章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196
12.1施工放樣的基本工作196
12.1.1水平角的測設196
12.1.2水平距離的測設197
12.1.3高程的測設197
12.1.4坡度的測設200
12.2點的平面位置的測設202
12.3全站儀三維坐標放樣204
思考與練習題207
第13章建築施工測量208
13.1施工控制測量208
13.1.1場區平面控制208
13.1.2場區高程控制210
13.2工業與民用建築施工放樣的基本要求210
13.3民用建築施工測量212
13.3.1軸線的測設212
13.3.2基礎施工測量214
13.3.3牆體施工測量214
13.4工業廠房施工測量216
13.4.1工業廠房柱基軸線的測設216
13.4.2工業廠房柱基施工測量216
13.4.3工業廠房構件安裝測量217
13.5高層建築物施工測量220
13.5.1高層建築物的軸線豎向投測220
13.5.2高層建築物的高程豎向傳遞223
13.6建築變形測量224
13.6.1建築變形測量的一般規定224
13.6.2沉降觀測225
13.6.3位移觀測230
13.7竣工總平面圖的編繪237
思考與練習題238
第14章線路工程測量240
14.1概述240
14.2線路中線測量240
14.3圓曲線測設243
14.3.1圓曲線主點測設243
14.3.2圓曲線的詳細測設244
14.4帶有緩和曲線的圓曲線測設249
14.4.1緩和曲線249
14.4.2帶有緩和曲線的圓曲線主點測設251
14.4.3帶有緩和曲線的圓曲線的詳細測設254
14.5線路縱橫斷面測量256
14.5.1基平測量256
14.5.2中平測量257
14.5.3縱斷面的繪製259
14.5.4橫斷面測量260
14.6豎曲線的測設263
14.7道路施工測量265
14.8橋樑工程測量267
14.8.1橋位控制測量267
14.8.2橋樑墩台中心定位269
14.8.3墩、台縱橫軸線測設270
14.8.4墩台施工放樣271
14.9隧道測量273
14.9.1隧道測量概述273
14.9.2地面控制測量273
14.9.3地下控制測量275
14.9.4隧道施工測量276
思考與練習題278
附錄測量實驗實習須知280
參考文獻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