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圖說中國抗日戰爭史(1931-1945)》內容簡介: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的反侵略戰爭,逐步形成為兩個巨大的戰場— —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在全面抗戰初期,八路軍尚未挺進敵後,仍在正面或側翼協同友軍作戰。而在敵後,國民黨也開展了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出現兩個既有聯繫又相對獨立的戰場,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大敵當前,國共兩黨團結抗日,但是,雙方在政治上還存在著重大分歧。毛澤東曾經指出:“就目前和一般的條件說來,國民黨擔任正面的正規戰,共產黨擔任敵後的游擊戰,是必須的,恰當的。”兩個戰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關係,存在於整個抗日戰爭過程中。在戰略防禦階段,兩個戰場配合較好。毛澤東關於持久戰的思想,在國民政府上層產生了較大影響。八路軍人晉以後,先後參與平型關、忻口和太原戰役。新四軍在鄂豫邊區,也配合友軍與日軍進行了數十次規模不等的戰鬥。
兩個戰場在戰略上的默契配合,直接影響著整個戰局的發展。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實行戰略外線作戰,對國民黨方面的戰略內線作戰無疑是最大的支持。據不完全統計,八路軍、新四軍在戰略防禦階段,就作戰1600餘次,殲滅敵人5.4萬餘人;在戰略相持階段的1938年至1943年,作戰6.2萬餘次,殲滅日偽軍59萬餘人,粉碎日軍“掃蕩”、“清鄉”細余次;在1944年一年中,作戰2萬餘次,殲滅日偽軍近30萬人。敵後戰場牽制了大量敵人,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為整箇中國反侵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總而言之,兩個戰場都為捍衛中華民族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作出了貢獻,否認任何一個戰場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恰當的,它們是整箇中國戰場和民族反侵略戰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