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國家的屏障,謂國境上的要塞。《後漢書·馮衍傳上》:“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
國家的屏障,謂國境上的要塞。《後漢書·馮衍傳上》:“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
語出:《管子·國蓄》:“夫國之君不相中,舉兵而相攻,必以為扞挌蔽圉之用。”
基本信息 漢字解釋語出:唐 杜牧 《少年行》:“連環羈玉聲光碎,緑錦蔽泥虬卷高。”
基本內容詞語解釋yōng bì ㄩㄥ ㄅㄧˋ雍蔽蒙蔽;隔絕。雍,通“ 壅 ”。《荀子·致仕》:“隱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 漢 賈誼 《過秦論》:“先王知雍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漢書...
基本內容蔽齊,又稱白松香,原產於敘利亞、波斯,唐時中國始知有此種植物。
語出:《孔子家語·入官》:“古者聖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明 李東陽 《吊顏魯公詞》:“如公者狀貌不達於蔽旒,足跡不登於巖廊,而乃身任國紀,義存天常。”
簡介蕃蔽,屏障。蕃,通“ 藩 ”。 漢 桓寬 《鹽鐵論·擊之》:“撫從方國,以為蕃蔽。”《後漢書·南匈奴傳》:“於是款 五原 塞,願永為蕃蔽,扞御北虜。” ...
簡介語出:《管子·立政》:“三本者審,則便辟無威於國,道塗無行禽,疏遠無蔽獄,孤寡無隱治。” 唐 李德裕 《上尊號玉冊文》:“進正臣以端治表,禮故老以求讜言...
資國禪寺為千年古剎,位於福建東部的福鼎市,毗鄰浙江省溫州地區,始建於唐鹹通元年,鼎盛於宋,現尚遺有唐井、宋泉,宋明時代法堂基石,千年鐵樹、清代柏樹,歷代...
簡介 歷史 建築藝術 發展 寺內規章制度聃國,為西周初期的諸侯國。周武王滅亡商朝後,他的兩個弟弟,康叔封、聃季載,因年幼都沒有被封為諸侯國君。周公東征後,把這兩個作在宗周卿士的弟弟封為衛國、聃...
地理爭議 滅亡事件 城池地盤 滅亡原因 滅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