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說風起雲湧的經濟浪潮下,開啟市場的金鑰匙和片中那枚戒指一樣,僅僅是一種心理的寄託罷了;那么在波詭雲譎的商業市場上,又哪會有什麼一勞永逸的“魔戒”呢。
全球化是個筐。在這個大筐里,市場需求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矛盾、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衝突,似乎是一切矛盾一切困惑的焦點所在。不過,不同文化的碰撞是在國際圖景下生髮的正常現象,摩擦在所難免,其中的關鍵,恰恰在於我們是否有進一步的能力,將這些矛盾衝突摩擦,順理成章地轉化成一種優秀的文化商業產品。
而解決這個問題本身的關鍵,則是怎樣將真正民族的本土的文化元素與市場和商業的土壤有效結合,並加以傳揚。在“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大行銷概念啟發下,“國粹大行銷”,成為我們激活中華國粹經濟的藍海策略。
這一策略要探詢的是:諸多困惑包圍之下的中國傳統文化,是積極而理性地融入現代經濟文明,完成向優秀文化商業產品轉化的產業化過程;抑或是在日益萎縮之後,默默成為博物館裡文化符號的新成員,甚或乾脆消亡得無影無蹤?
這絕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簡單命題。畢竟,並非任意一項國粹文化都適合商業化的行銷運作,如何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和尋求生存與發展的路徑,才是中華國粹無可逃避的首要問題。
如今中國政府對國粹日益重視。2007年6月9日,北京世紀壇舉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整整一個小時(原計畫參觀半小時),他當場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物質性,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物質性和物質性結合在一起。”
溫家寶的話飽含深意。事實上,一些國粹身上的物質性表現得尤為顯著,正在申報或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文化中,就有酒、茶、中藥等具有豐富文化意蘊同時又自古便有商品屬性的中華國粹。
“物質性就是文象,非物質性就是文脈,”溫家寶繼續對在場的人們闡述道,“人之文明,無文象不生,無文脈不傳。無文象無體,無文脈無魂。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兩者要很好地結合起來。人類文明只有代代相傳,才能不斷豐富發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
這樣的闡述不能不說是精闢。“文象”與“文脈”連成了中華國粹的體魄,同時也恰恰構成了國粹大行銷的兩大支撐點。
——摘自[朱敏:《國粹行銷:尋找“文化魔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