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目標下的科學家個人自由

國家目標下的科學家個人自由

《國家目標下的科學家個人自由》一書對科學家個人自由的歷史與現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哲學分析。首先結合語義學的分析,從哲學和社會學相結合的視角考察了科學知識生產活動中的自由的本質、類型及其演變規律;探討了有目標的計畫和自由探索之間的衝突與契合規律;從科學家雙重角色的責任問題出發討論了國家目標與研究自由的統一性問題;最後結合中國科學家科研環境的實際,探討了國家目標下科學家個人自由在中國的實現問題。《國家目標下的科學家個人自由》為科技政策研究中的眾多思想分歧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同時也豐富了馬克思關於自由與必然的關係的認識。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500468080

條形碼: 9787500468080

尺寸: 23.6 x 16.8 x 1.2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馬佰蓮,女,1965年出生,山東安丘人。1987年6月和1990年6月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系,先後獲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0年7月畢業分配到山東大學馬列部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現為山東大學馬列部副教授(1997年開始聘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98)。2006年10月-2008年9月間在清華大學哲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合作研究。 科研情況:曾參與省部級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項。近十餘年來在《哲學研究》、《文史哲》、《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學研究》等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的學術論文30餘篇,參與編寫出版著作5部。研究方向為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

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引言:問題的提出與本書的任務

一 問題的提出及其意義

(一)科學研究管理的短期行為違反了科學發展的規律

(二)科學家個人的逐利行為違反了科學發展的規律

二 相關問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分析

三 研究視角、方法與本書的任務

(一)分析視角的轉換

(二)研究方法特點與結構安排

第二章 科學家個人自由及其歷史形態

一 科學家個人自由的一般意義

(一)科學與科學家

(二)科學自由對科學繁榮的意義

(三)科學家應該享有的自由權利

(四)科學家的內在自由與外在自由

二 古代業餘科學與無待自由

(一)古代科學活動的性質

(二)無待自由的提出

(三)無待自由的基本特徵

三 近代科學研究的職業化與職任自由

(一)近代科學研究的職業化和科學家社會角色的形成

(二)科學研究的職業支持與科學家的自由權利的合法化

(三)職任自由及其基本特徵

第三章 國家目標與職任自由

一 基礎研究的國家目標化

(一)大科學時代的產生

(二)基礎研究國家目標化的形成

(三)基礎研究的國家目標的確立

二 國家目標與研究自由的辯證關係

(一)科學中的計畫和自由的對立統一

(二)科學的功利目標與科學家的自由探索的對立統

(三)科學體制與科學的自主性的對立統

三 職任自由與社會規範限制

(一)科學的意識形態性與普遍主義規範

(二)科學研究的產業化與無私利性規範

(三)科學成果的局域化與公有性規範

(四)科學獎勵的政治化與獨創性規範

第四章 從職任自由到責任自由

一 責任自由的提出

(一)責任概念與科學家的責任

(二)科學家社會責任的確立

(三)責任自由:內在自由與外在自由的辯證統一

二 從內在自由看責任自由

(一)以生產獨創性知識為己任

(二)自覺承擔社會的責任

(三)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質

三 從外在自由看責任自由

(一)基礎研究的國家目標導向對自由的提升

(二)政府資助對自由的提升

(三)科學研究的規模化對自由的提升

第五章 責任自由在中國的實現

一 責任自由實現的標準

(一)責任自由實現的實質:科學家責任和政府責任的協調統一

(二)責任自由實現的前提:基礎研究的準確定位

(三)責任自由實現的目標:個人目的和國家利益的統一

二 內在自由的實現

(一)無功利地服從科學的內在目標是內在自由實現的根本

(二)內在自由的最終實現是科學責任和國家目標的統

(三)人類基因組計畫(HGP)研究案例分析

三 外在自由的實現和政府職能的轉變

(一)公益性保護探索

(二)培育創新精神

(三)規範科學評價體系

第六章 結語:本書的主要結論及待展開的研究

一 本書的主要結論

二 研究特點與後續工作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