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

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是在環保部、省環保廳和省科技廳的指導下,以江蘇南大金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原江蘇南大戈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以南京大學、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為合作單位,在江蘇省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於2008年7月經國家環境保護部批准組建。 中心技術團隊圍繞典型有機化工行業的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研究,重點開發了以樹脂吸附分離等資源化技術為主體,高效生物處理技術、催化氧化技術、膜分離技術為輔助的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已在13個省份的50餘家企業實現工程化套用,取得了顯著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 中心技術團隊近五年來共申請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領域的國家發明專利53項,獲授權39項。

一、建設歷程
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是在環保部、省環保廳和省科技廳的指導下,以江蘇南大金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原江蘇南大戈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以南京大學、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為合作單位,在江蘇省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於2008年7月經國家環境保護部批准組建。中心採取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創辦的形式,聯建單位共同投入,聯合共建,構建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的系統集成和工程化驗證平台。在此基礎上,2009年10月,以南京大學為主要依託,國家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國家科技部批准籌建。
二、研究方向和優勢領域
中心以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的研究、開發、評估、篩選和套用為重點,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有機化工廢水的檢測、源解析及優先控制有機物的篩選;(2)有機化工廢水的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及其相關匹配技術的開發、示範及推廣;(3)典型區域有機化工廢水污染預警與應急技術開發、示範與推廣;(4)典型區域有機化工廢水統一環境管理體系研究與示範。
中心技術團隊圍繞典型有機化工行業的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研究,重點開發了以樹脂吸附分離等資源化技術為主體,高效生物處理技術、催化氧化技術、膜分離技術為輔助的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已在13個省份的50餘家企業實現工程化套用,取得了顯著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
三、為政府和行業服務
中心技術團隊先後承擔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領域相關科技項目34項,其中“863”資源與環境專題1項,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及子課題3項;參與《國家“十二五”環境保護科技發展與產業促進戰略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主持其中污染控制技術與設備等領域若干方向內容的編制;參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工業”、“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機電”等2項國家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編制《2009年度有機化工行業環境技術發展報告》提交主管部門參考。
中心聯合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承辦“第八屆中國中青年環保學者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內地和香港的優秀中青年環保學者進行研討,加強海內外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推動環境領域科技創新。
四、硬體設施
中心研發基地有各類儀器設備約100台(套),總價值約150餘萬元。分析測試平台已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可對外開展環境檢測工作。建成的有毒有機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單元操作中試研究平台,包括樹脂吸附、組合模組式高效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生物厭氧/好氧處理系統、膜分離、微電解、催化氧化等中試裝置,涵蓋了有機化工廢水治理與資源化領域的眾多研究方向,用以驗證小試工藝的可行性,獲取工業化放大所需的技術參數。
五、取得專利技術與科技成果及技術推廣轉化情況
中心技術團隊近五年來共申請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領域的國家發明專利53項,獲授權39項。自2001年以來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特等獎1項。5項專利技術於2005年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環保部批准為“國家鼓勵發展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技術”;“有毒有機工業廢水的處理和資源化”項目列入2001年科技部“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計畫”;自主開發的“複合功能吸附樹脂”和“丙烯酸酯類吸附樹脂”分別於2003年和2007年獲科技部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50餘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發明專利技術在全國10多個省市獲得工程化套用和推廣。為提高我國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創新水平、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