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工作情況的報告

國務院關於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工作情況的報告是國務院於2007年08月26日發布,自2007年08月26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2007年8月26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聽取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工作的匯報,體現了對能源環境問題的高度重視。受國務院委託,我分三個方面報告節能減排工作的情況。
一、2006年及2007年上半年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
(一)單位GDP能耗下降
2006年,全國萬元GDP能耗為1.206噸標準煤,比2005年下降1.33%,這是自2003年以來單位GDP能耗首次下降。2007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8%,保持連續四個季度下降,鞏固了去年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的良好勢頭。這一情況表明,去年以來中央採取的巨觀調控和節能減排的各項政策措施正在逐漸發揮作用。
單位GDP能耗下降主要是由於工業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從工業增加值能耗指標看,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98%;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3.87%,其中煤炭行業下降7.76%,鋼鐵行業下降6.49%,建材行業下降7.84%,化工行業下降5.17%,紡織行業下降0.73%,電力行業下降2.57%。從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看,2006年重點行業主要產品單位綜合能耗明顯降低,火電、粗鋼、水泥、石油加工、合成氨、粗銅、銅冶煉、氧化鋁、鉛冶煉、純鹼、乙烯、機製紙及紙板等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3%-10.5%;今年上半年,國家統計的35種主要產品綜合能耗中下降的有31種,節能2145萬噸標準煤,其中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和造紙等7個高耗能行業重點企業的17項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節能約1900萬噸標準煤。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加快;二是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力度加大;三是節能管理得到加強。
(二)二氧化硫排放量由升轉降
2006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588.8萬噸,比2005年增長1.5%。今年上半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63.4萬噸,同比下降0.88%,扭轉了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多年連續上升的勢頭。主要原因:一是火電廠脫硫電價政策逐步到位,脫硫工程建設加快,上半年燃煤機組新增脫硫能力3900萬千瓦;二是去年建成並投運的4200萬千瓦老機組脫硫設施今年發揮效益,上半年老機組建成投運脫硫能力1090萬千瓦;三是上大壓小、淘汰落後小機組初見成效;四是各地因地制宜採取了節能發電調度措施,煤耗高、排放高的燃煤機組發電小時數有不同程度下降。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升轉降,燃煤機組採取脫硫措施貢獻率近75%,淘汰落後產能貢獻率約20%,其餘為鋼鐵、有色、煉焦行業工業源治理。
(三)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增幅減緩
2006年,全國COD排放量為1428.2萬噸,比2005年增長1.0%。今年上半年,COD排放量為691.3萬噸,同比增長0.2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46個百分點。主要原因:一是全國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近700萬噸/日,其中通過完善管網設施增加污水處理量約400萬噸/日;二是重點工業污染源治理工程穩步推進,1400多家重點企業採取深度治理措施,減少了污染排放;三是淘汰造紙、釀造、皂素等落後產能取得進展。上半年COD排放量增幅減緩,新建污水處理廠和完善管網增加城市污水處理貢獻率約40%,工業源治理貢獻率約35%,淘汰落後產能貢獻率約25%。
二、今年上半年節能減排工作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為巨觀調控的重點。年初國務院確定了節能減排重點工作,把節能減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推動力度。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政策措施更加有力,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一是全面部署節能減排工作。上半年,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溫家寶總理作重要講話,全面部署節能減排工作;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十個方面45條具體工作安排;成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溫家寶總理任組長,曾培炎副總理、唐家璇國務委員任副組長;溫家寶總理分別主持召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批准了《推動落實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部門分工》、《2007年各部門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研究部署了當前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各地區、有關部門及時傳達、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重要講話精神和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制定本地區、本部門節能減排工作方案或實施意見。從中央到地方,推動節能減排的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
二是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開展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專項大檢查的通知》,國務院組織8個檢查組到16個省(區)進行專項檢查,清理和糾正違規出台的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優惠政策,落實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調控政策。取消了553項高耗能、高排放等產品的出口退稅,降低了2268項商品出口退稅率,對鋼坯、焦炭等部分商品加征出口關稅。進一步嚴格了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標準,有關部門對12個行政區域和4個電力集團所有建設項目實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區域限批”和“行業限批”。
三是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國務院召開鋼鐵工業關停和淘汰落後產能工作會議,有關部門與10個省(區、市)政府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了火電、鋼鐵等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分地區、分年度計畫。進一步加大差別電價實施力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展改革委《關於完善差別電價政策的意見》,各地相繼分批公布了執行差別電價的企業名單。今年1-5月,全國執行差別電價政策的企業1770戶,執行差別電價的電量約45億千瓦時。研究提出建立淘汰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初步意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上半年,電力行業實施“上大壓小”,關停小火電機組551萬千瓦,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鋼鐵行業關停和淘汰落後煉鐵產能1140萬噸、煉鋼產能870萬噸;水泥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約500萬噸;關閉小煤礦2811處。
四是加快推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到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個百分點的發展目標,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分解落實任務,完善組織協調機制。著力做強高技術產業,國務院有關部門發布了高技術產業、電子商務和信息產業等領域的“十一五”規劃,研究完善促進數位電視、軟體和積體電路、生物產業等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新興產業。在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和國家高技術發展研究計畫(863計畫)等科技計畫中,實施了一批重大和重點項目及前沿探索課題。
五是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上半年安排國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10億元,支持餘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最佳化、建築節能和政府機構節能項目184個,可形成年節能657萬噸標準煤的能力;安排國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40億元,支持“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峽庫區等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內城市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建成污水管網3970公里、形成污水日處理能力700萬噸;安排國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10億元,支持資源節約、循環經濟和工業污染治理項目190個。
六是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推動千家高耗能企業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頒布實施了《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強化新建建築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監管力度。將今年1.5億平方米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任務分解到各地。發布了《關於推進太陽能熱水系統套用的通知》,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築等領域套用。啟動實施單元式空調機組和洗衣機能效標識制度。中央國家機關開展了空調、照明、鍋爐系統節能改造,推進了能耗分項計量和統計工作。發布了《“十一五”第一批全國重點推廣在用車船節能產品(技術)目錄》、《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一五”規劃》、《關於加強用水定額管理的通知》以及《全國農村沼氣建設規劃》。
七是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針對太湖藍藻暴發事件,國務院召開了太湖、巢湖、滇池治理工作座談會和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談會,溫家寶總理、曾培炎副總理分別作了重要講話。有關部門召開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湖泊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以及加快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實施工作會議;“三河三湖”、三峽庫區等12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正在抓緊完善。啟動了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編制工作。
八是研究建立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有關部門制定並實施了《單位GDP能耗統計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的實施方案》,提出了污染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三個管理辦法。今年中央財政安排20億元用於支持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監測,環境統計和信息傳輸等。幹部管理部門將節能減排作為對地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內容,並在對省(區、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評價中,設定了“萬元GDP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和“總量控制率”等指標。有關部門發布了《2006年全國和各地區單位GDP能耗指標公報》、《2007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公報》和《2007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標公報》。
九是實施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有關部門發布實施了《關於降低小火電機組上網電價促進小火電機組關停工作的通知》》、《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燃煤發電機組脫硫電價及脫硫設施運行管理辦法(試行)》。國家在年初國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3億元和中央財政預算安排50億元的基礎上,近期中央財政又增加100億元,共213億元,用於支持節能減排。其中用於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和節能管理能力建設資金為90億元。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建立政府強制採購節能產品制度的通知》》,對部分節能產品由優先採購改為強制採購。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了對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按節能量給予財政獎勵的辦法,發布了《中央財政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於改進和加強節能環保領域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有21個省(區、市)設立或增加了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有的地方實行超限額用能加價政策,加價增收資金用於支持工業節能。
十是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在全國人大加快節能法修訂和循環經濟法立法進程的同時,有關部門抓緊研究配套法規和標準。《民用建築節能條例(草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積極開展《能源法》起草工作。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檔案,要求嚴格執行夏、冬季度公用建築空調溫度控制標準。有關部門提出了“十一五”和今年制(修)訂能耗和能效標準工作方案,起草了有色、鋼鐵、農藥、造紙等行業污染物排放新的標準。
十一是開展節能減排執法檢查。今年中辦、國辦派出6個督查組對12個省(區、市)環保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並對督查整改後的落實情況進行了覆核。國務院7個部門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2007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民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集中整治涉鉛和造紙行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工業園區。對淮河、黃河、海河流域內126個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地開展專項檢查。上半年全國共出動各類環保執法人員50餘萬人次,檢查企業22萬家次,查處違法企業3800多件,對1539件典型案件掛牌督辦,追究相關責任人171名。有關部門嚴厲查處違反國家巨觀調控政策、違規向“兩高”行業發放貸款的行為。有關部門安排電動機、節能燈等16類終端用能產品的監督抽查。監察部門加大對重點地區和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監督檢查。12個省(區、市)設立了節能監察機構。絕大部分地方和中央國家機關組織開展了節能專項檢查。
十二是加強節能減排宣傳。有關部門制定了《關於全國節能減排宣傳報導方案》,協調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加大節能減排宣傳報導力度,及時報導各地區、有關部門節能減排工作的進展情況。有關部門和單位組織開展了全國節能宣傳周、“六·五環境日”專題宣傳活動和以節約能源資源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在各學校開展了節能減排宣傳活動,在職工中開展了節能降耗立功競賽活動,在全國廣大青年中廣泛開展了“做節約先鋒,展青春風采”為主題的“青年文明號節約示範行動”,在中央國家機關開展了“做節能表率、建節約型機關”活動。各地區也都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為節能減排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儘管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但是,去年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目標,加大了“十一五”後四年節能減排工作的難度。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看,節能減排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一是經濟成長速度偏快,特別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增長仍然過快。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5%,增速比輕工業快3.1個百分點。鋼鐵、有色、電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20.1%,增幅同比加快3.6個百分點,產業結構重型化的格局沒有改變。這種增長格局,不僅使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的危險進一步增大,而且使節能減排工作面臨更大的壓力。二是經濟發展付出的代價過大。經濟快速增長消耗大量能源資源,一些地方過度開發、不計代價發展的惡果不斷暴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遠遠超過環境容量,今年以來突發環境事件接連發生,太湖、巢湖等一系列水污染事件再次敲響了警鐘,環境污染正在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制約因素。如果節能減排問題不能妥善解決,必然使資源難以支撐,環境難以容納,社會難以承受,發展難以持續。從工作層面看,當前主要存在以下突出矛盾和問題。
一是認識尚未完全到位。由於科學的幹部政績考核體系尚未完全建立,許多地方對幹部的考核仍主要側重於經濟成長、招商引資等內容,加之現行財稅體制方面的問題,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經濟發展,把GDP增長作為硬任務,把節能減排作為軟指標,特別是一些市(地)和縣(市)還不夠重視,還沒有制訂節能減排總體性方案,責任不夠明確,措施也不夠具體。
二是淘汰落後產能總體進展緩慢。除淘汰小火電工作按計畫進行,淘汰落後鋼鐵、有色、水泥產能工作正在推進之中外,造紙、酒精、味素、檸檬酸等落後產能淘汰工作起步晚,進展遲緩;淘汰不徹底,一旦市場行情好轉,落後產能容易死灰復燃。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對部分落後產能底數不清,一些地方尚未確定淘汰落後產能企業名單和時間進度;淘汰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尚未建立起來,對那些經合法批准、正常生產,但因國家提高行業準入門檻而納入落後能力的企業,由於涉及到職工安置、債務償還和資產處理等問題,特別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一些企業是當地財稅主要來源,關停難度較大。
三是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滯後。如今年計畫現有燃煤機組脫硫設施投運3500萬千瓦、設市城市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00萬噸/日(不含原有污水處理廠增加處理水量),但上半年分別僅完成31%、25%。主要是投入和機制問題,尤其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管網配套資金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工程建設進度。
四是激勵政策不完善。鼓勵研發、生產和使用節能環保產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產品的財政稅收政策還不完善,影響節能環保技術、設備、產品的研發和推廣。一些地方反映,差別電價增加的電費收入上繳中央國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方實施差別電價的積極性。
五是機制不健全。一些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不能充分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係。資源性產品的前期開發成本、環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資源枯竭後的退出成本沒有在價格中得到充分體現,企業開發利用資源的外部成本沒有內部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價格、居民用電價格、供水價格沒有反映資源補償和環境成本。“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沒有很好落實,如目前的污水、廢氣排污費徵收標準只相當於污染治理成本的一半,實際征繳率更低,難以有效抑制浪費資源和損害環境的行為。資源性產品價格與環保收費改革,由於涉及利益關係的重大調整、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等問題,推進難度較大。
六是監管不到位。覆蓋各省(區、市)的節能監察體系至今尚未建立,節能執法主體不明確,節能監察隊伍能力建設滯後,法規政策的實施沒有監督保障。現有環境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弱,環保部門缺乏強制執行權。有的地方政府保護環境違法企業,干擾環境執法;一些地方環保部門執法不嚴,監督不力,有的執法人員知法犯法,甚至貪贓枉法。基層環保部門機構不健全,經費不落實,缺少必要的執法條件,監管能力不足。
七是基礎工作薄弱。能源計量、統計等基礎工作嚴重滯後,能耗和污染物減排統計制度不完善,有些統計數據準確性、及時性差,科學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尚未建立,各級政府部門能源統計力量不足,統計經費落實困難,不適應節能減排工作的要求。
這些狀況如不及時扭轉,不但實現今年節能減排目標難度很大,而且將對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三、下半年節能減排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
做好下半年節能減排工作,關鍵是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上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加快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把《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落到實處,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把節能減排作為考核地方政府領導班子政績和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的重點內容,實行節能減排問責制。在下半年開始的省級領導班子換屆考察中,進一步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對地方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節能減排工作的考核。制定發布《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實施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作為對地方各級政府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加快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儘快落實到統計制度上,改進統計方法,加快硬體建設,公開節能減排信息,為實行節能減排評價考核和問責制,開展社會監督奠定基礎。
二是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把遏制經濟成長由偏快轉為過熱作為當前巨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嚴格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提高節能環保市場準入門檻。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部門聯動機制和項目審批問責制,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六項必要條件”,重點加大能評和環評審批。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對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實行更加嚴格的市場準入標準。對違法違規的在建項目,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停緩建。繼續清理和糾正一些地方在電價、地價、稅費方面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優惠政策。調整《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行業項目進入。落實限制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出口的各項政策。在遏制“兩高”擴張的同時,要加快推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用好服務業引導資金,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新興行業發展。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強公共技術支撐平台建設。加快推進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對符合轉變增長方式和節能減排要求的高技術產業,在電價、利率、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
三是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下半年,有關部門將水泥、焦炭、電石、鐵合金、平板玻璃和鋼鐵(第二批)等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的任務分解到相關地區和企業。公布小火電、小鋼鐵淘汰企業名單及各地執行情況。嚴格按照國家對電力、鋼鐵行業“上大壓小”的要求和其他政策規定,確定時限要求,確保完成今年淘汰落後產能的任務。對沒有完成淘汰落後產能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安排投資的項目和核准的項目。落實節能發電調度辦法,抓緊開展試點工作,取得成效後儘快在全國推廣。繼續加大差別電價實施力度。建立淘汰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出台《中央財政促進淘汰落後產能獎勵資金管理辦法》,中央通過專項轉移支付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淘汰落後產能給予適當的支持和鼓勵;地方也應創造條件,安排資金支持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確保全年關停10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淘汰落後煉鐵產能3000萬噸和落後煉鋼產能3500萬噸。
四是加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實施力度。近期出台《財政節能技術改造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對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按改造後實際形成的節能量給予獎勵,抓緊落實中央財政新增安排的70億元,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可形成約35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抓緊制定《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的中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今年要力爭推廣5000萬隻節能燈。安排國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25億元,建設農村戶用沼氣250萬戶。安排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以及中央財政資金40億元,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其中,中央財政新增安排的30億元資金,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對中西部污水管網建設予以補助。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一是城市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的責任主體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同時發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市政企業債券和項目收益債券,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入,確保按規划進度完成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的建設任務。二是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和徵收率。2010年之前所有城鎮污水處理費標準要提高到每立方米供水0.8元以上。三是工業廢水治理的責任主體是企業,按照補償治理成本原則,將企業二氧化硫和COD排污收費逐年提高到污染治理成本的水平。四是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加大對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項目的支持力度。五是各金融機構要加大對節能減排技術改造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
五是抓好重點領域節能。公布千家企業能源審計和利用狀況報告,開展重點企業能效水平對標活動。總結推廣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經驗,公布和啟動第二批試點,支持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年內發布粗鋼、水泥、燒鹼、火電等22項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輕型商用車等5項交通工具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擴大強制性能效標識實施範圍。督促各地抓緊研究制定本地區主要耗能產品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限額標準。督促北方採暖地區將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任務分解到各城市,啟動30個更低能耗建築示範項目和200個可再生能源建築示範項目。開展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效公示。在大型公共建築集中的城市建立建築能耗監測平台,對一批重點建築設分項計量裝置。制定交通行業節能中長期規劃,開展公路運輸、水路運輸和港口節能示範活動。中央國家機關更換全部非節能燈具,選擇部分項目進行節能診斷、分項計量和節能改造。加強公務用車節油管理,完成中央國家機關在用“黃標車”更換工作。
六是強化污染防治。重點推進燃煤電廠煙氣脫硫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飲用水安全保障和農村面源污染控制。今年年底前,所有燃煤脫硫機組都要安裝煙氣自動線上監測系統,對脫硫設施運行情況實施實時監控。對無故停運脫硫設施和脫硫設施投運率不足80%的扣減脫硫電價並處5倍罰款。要求燃煤機組建立脫硫設施運行台賬,有關部門每月向社會公告所轄地區燃煤機組脫硫設施投運率、脫硫效率及排污費徵收情況。加快實施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工作,推動專業化脫硫公司承擔煙氣脫硫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維護,提高設施投運率。9月底前將“十一五”全國城市污水處理新增能力、COD削減量及污水處理率等指標分解下達到各省(區、市),並建立考核、獎勵制度。對已建成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在進、出水口位置安裝24小時水質、水量線上監測裝置,實現實時動態監控。抓緊制定《城市污水處理廠監督管理辦法》,建立駐廠員制度,負責現場監督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行。建立公告制度,每年公告各省(區、市)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展情況、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抓緊編制並實施“三河三湖”等12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規劃內的污染治理設施必須按期開工建設和投產運行。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控制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堅決取締飲用水水源地及保護區內的排污口,確保民眾飲水用水安全。嚴格控制農村面源污染,發展有機農業,科學施用化肥、農藥,逐步實行定額供應化肥、農藥,禁止生產和使用含磷洗滌用品,加大畜禽養殖場管理和污染物處理力度。
七是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通過863計畫、973計畫、科技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科技計畫和基金,將節能減排相關科研工作作為支持重點,支持一批節能減排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發布《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加快“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等重大專項啟動與實施。完善、整合和新建一批節能減排研究開發基地。組建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工程實驗室,推動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平台建設,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範和推廣。在鋼鐵、有色、電力、建材等重點行業推廣一批潛力大、套用面廣的重大節能減排技術,在發電領域套用潔淨煤技術,推進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快建立節能技術服務體系,出台《關於加快發展節能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推行契約能源管理,培育節能和環保服務市場。廣泛開展節能減排國際科技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節能技術和管理經驗。
八是實施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抓緊出台《關於完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的意見》、《垃圾焚燒發電價格和運行管理暫行辦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污費徵收暫行辦法》、《關於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的意見》等。研究完善能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稅收支持政策,建立健全促進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體系。研究制定差別電價收入留省級財政專項用於節能減排的具體辦法。抓緊出台資源稅改革方案,改進計征方式,提高稅負水平。實行鼓勵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設備進口的稅收優惠政策。推動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優先為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融資服務。研究建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
九是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監督檢查。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專項檢查,檢查各地區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電視電話會議和綜合性工作方案的情況。配合全國人大做好《節能法》、《循環經濟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修改制定工作,推動出台《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固定資產投資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管理條例》、《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辦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等,為實施節能和環境監管制度提供法律依據。在現有法律法規下,按高額處罰原則,對違法排污企業實行經濟處罰。繼續實施和強化“區域限批”制度,對未按期完成減排任務、超過總量指標、主要河流控制斷面不達標、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嚴重滯後和不正常運行的,以及沒有完成淘汰落後產能任務的地方或企業(集團),按照有關規定,暫停該地區或集團新增污染物項目的環評審批。對於重大環境違法案件,將公開曝光,分批掛牌督辦,嚴肅追究責任,強化執法,促進節能減排。
十是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包括九項專項行動,即:企業行動、學校行動、青少年行動、家庭社區行動、軍營行動、政府機構行動、科技行動、科普行動、媒體行動等,調動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使節能減排成為每個企業、每個單位、每個社區、每個家庭、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為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大型主題宣傳活動,9月份,各種媒體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集中宣傳和動員。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堅持抓“兩頭”,一頭抓好的範例,抓得實,有實效的,要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一頭抓差的典型,對落實不力,明知故犯的,核准後嚴肅查處,曝光違法行為。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