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介紹
四平電視台 始建於1986年1月1日,隸屬於四平市委、市政府。節目覆蓋四平市所轄鐵西區、鐵東區、公主嶺市、雙遼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遼河農墾管理區7個縣(市)區,73個鄉鎮,1154個村,以及比鄰的遼寧昌圖縣部分地區。覆蓋面積1500平方公里,人口400多萬。
欄目介紹
1、農業欄目
1)節目名稱:《服務到農家》。立足“三農”,面向“三農”,關注農業、貼近農村、服務農民。
2)節目宗旨:以“關注農民,由心開始”為宗旨。 以農民為服務對象,以“三農”為關注重點,解讀涉農政策,關注農民生活,實行輿論監督,搭建政府與農民溝通的橋樑,構建政府和農民平等對話的平台為目標。
3)收視群體:它以關注三農問題的農村人群為主要目標客群、兼顧城市人群。
4)節目形態:日播新聞資訊欄目,高互動性、全程直播、普遍參與的電視新聞雜誌。
5)節目傳播方式:採取演播室直播互動與外景報導結合的方式播出。
6)節目互動方式:簡訊平台,熱線電話
7)節目內容:包括涉農新聞、實用信息、深度分析報導和交流溝通。
8)欄目構成:四個不同的類型節目組成
《三農情報》——為農民提供及時的新聞和信息服務
《直通三農》——關注農民生活、聚焦三農事件、解讀三農焦點、探詢三農真相。通過熱線電話把服務送到田間地頭。
《走進村屯》——幫助農民協調解決具體的困難和問題
《農業氣象》——及時播報農業氣象情況。
9)節目時長:每期時長35分鐘。
10)播出周期:為日播節目,每天18:15—19:00。
11)目前節目分析:
該節目要形成固有的節目形態,固定的收視群體和建立良好的美譽度。
12)節目亮點:
節目準確的定位:做為2011年7月開播的一檔新節目,力爭通過的市場檢驗,使其成長為四平電視頻道的一檔強勢欄目。針對三農,把農民的需求放在首位。通過電視這個農民最方便快捷了解信息的媒介,用自然樸實、親切易於理解的語言為農民朋友搭建便民信息平台,幫助農民朋友解決現實中的一些具體問題。
13)節目風格:用樸實,實用的風格來做農民節目可以說是區分其他新聞類節目的最大的標誌。讓客群一聽就懂,感覺信服。
本欄目要突出農民類節目的特色,以輕鬆歡快的音樂收尾,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要用事實說話,真正走進農民,體會農民真正的感受。並且多拍攝一些田間地頭的生活。用農民的語言或行為動作輔助表達出本欄目的宗旨——關注農民,由心開始。
2、法治欄目
1)欄目名稱《法治連線》,在四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我台加強電視法制節目的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普法教育的傳媒效應。
2)欄目宗旨:普及法律、推動立法與監督執法、弘揚法治精神,推動國家法治化進程。欄目還將注重法與德的融合,寓德於法、以法明德,大力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科學理念,在進行法制宣傳教育的同時加強對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引導,力爭使節目成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依法治國、以德治國”這一基本治國方略的優秀精神產品。
3)欄目定位
首先,立足於法,傳達法治理念。欄目要緊跟國家法治建設的步伐,扣緊社會熱點,從法律和道德的視角觀察社會現象,為廣大觀眾提供和揭示法律事件背後所蘊含的法律與道德價值,著重宣傳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努力提高客群的法律水平和道德素質。
其次,加強人文關懷,凸現地域特色。四平電視台只是區域性的城市電視台,無論是資金設備還是人才資源,都無法與省台相比,根不用說中央電視台了,因此,在欄目的發展定位上絕不能盲目“攀比大台”,而必須紮根地方現實,辦出地域特色。只有這樣,才能使節目真正與當地民眾打成一片,為廣大電視客群所認可和接受,從而取得最佳的宣傳效果。新辦的《法治連線》將加強人文關懷,密切關注發生在我市老百姓身邊、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事件及事件當事人的前途命運,並不斷強化服務功能,增強節目的互動性,多為四平本地市民和外來打人員提供及時準確的法律幫助,把普法教育的宣傳效果落實到實處。
4)欄目要求:立足法治性、突出思想性、增強服務性、加大監督性、提高可視性、不斷社會化。
a. 法治性:指欄目的選題首先應具有普遍的法治性,即我市百姓普遍關注,它已經是或者至少可能成社會的熱點。
b. 思想性:指欄目在傳達事件表層信息之外,尤其要加入理性的思考和解說。以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這兩種特殊的意識形態為準則去把握選題、關注人物,在客觀解說的基礎上依據法律或道德的尺度對新聞事件做出分析和評價,正確引導輿論,把報導內容提升到理性的高度。
c. 服務性:指在進行普法教育與道德指引的同時,儘可能多地為廣大市民提供有針對性的免費法律服務,為民眾排憂解難,幫助他們認識並尋求到解決糾紛的正當渠道。
d. 監督性:指充分發揮新聞媒體所特有的輿論監督功能,對一切偏離法治軌道和道德準則的社會醜惡現象進行曝光、鞭撻,尤其要對司法機關和行政部門的法律執行情況實行監督,促進我市司法公正和執法公平。
e. 可視性:首先,欄目的選題應當與老百姓生活息息有關,為老百姓所普遍關注,而且題材內容要儘可能生動曲折,儘可能包含多一些的故事情節。其次,在節目創作中應當巧妙地融入人文關懷,關注案件背後的真相及當事人的情感命運,善於挖掘出枯燥深奧的法律條文中所蘊含和折射出的人文精神,以真實、真誠和真情感染觀眾。
f. 社會化:指在確保節目質量、完成播出任務之餘,加大欄目的宣傳推廣工作,要經常與有關部門合作開展與欄目宗旨相關的社會公益活動,全方位打造欄目品牌,提高欄目的社會知名度,更好地發揮法制教育與道德引導的社會功能。
5)欄目形態
a. 表現形式:本欄目將通過法律專家和欄目主持人圍繞“選題”挖掘深層次的法律實質,解答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選題”廣泛採選立法、執法、司法及法律實務等諸多法治領域內的題材,並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共同把普法主題作“厚”作“深”。
b.傳播方式:隨著觀眾法律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自我維權意識的增強,由欄目律師直接為來電來信投訴的觀眾解決他們碰到的實際困難。
6)欄目設臵
《法治連線》每周五期,每期為一個固定的選題,節目長度均為35分鐘。這五期節目統一包裝、統一主持人,但內在形態卻不同。
7)欄目播出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周六周日製作二檔一周節目的精編版播出。
8)欄目風格
平實不失嚴謹,鮮活不乏深度。重視人文關懷,突出文化品位。
9)節目時長:每期時長35分鐘。
10)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每天11:15—12:00。
11)欄目可行性預測
在法治化進程不斷深入、民眾自我維權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的當代中國,電視法制節目同其它媒體的法制專欄一樣,擁有著無可限量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