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鎮-資源優勢
唐昌鎮全鎮幅員面積29.5平方公里,轄18個村,5個居委會,人口3.67萬。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9.168億元。(其中農業產值達9441萬元)全年完成稅收1800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達3101元。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境內交通快捷,與成灌高速公路相接的溫(江)郫(縣)彭(州)快速通道由南向北貫通全境。由東至西從成都直通唐昌的沙西線(國家一級公路)已破土動工,明年竣工通車後僅需15分鐘車程。鎮域內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商貿等城鎮功能完備。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屬都在流灌溉水系的柏條河、徐堰河橫貫境內,水資源十分豐富,是郫縣大棚優質無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特色家禽、家禽、名優土特產的主要生產基地。
面積達4平方公里的淺丘台地-橫山也坐落其間,橫山地區常年氣候溫和,自然植被茂盛,電力、通訊網路設施齊備,交通便利,其地下蘊藏著豐富的地熱礦水資源。現已有省委組織部培訓中心、省農科院茶研所、省水電廳等單位在此投資開發。
唐昌鎮-行政區劃
轄:大雲村、留駕村、園藝村、聯合村、橫山村、青春村、金星村、先鋒村、建豐村、觀莊村、火花村、西北村、戰旗村、蔬菜村、鳴鳳村、龍口村、尚虹村、竹林村
唐昌鎮-歷史沿革
唐昌鎮三年多年前,一支疲倦的隊伍,艱難的從松茂高原來到了川西平原。他們沿著松茂古道,越過九峰山來到海窩子湔水河谷地帶,然後沿著天彭門經豐樂、桂花、慶興的淺丘,來到了沃野的唐昌。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河流生長著魚鱉類水生物。他們欣喜若狂,在唐昌這塊土地上過起了愜意的生活。這就是古蜀先民。在經歷了蠶叢、魚鳧、杜宇時代,他們漸漸從魚獵生活過渡到農耕生活,杜宇教民:“田於湔山”,唐昌肥沃的土地,優越的自然環境,使農耕文化得到了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強秦遣張儀、司馬錯帶領大軍攻入蜀中,滅了“開明”王朝。為了對付開明王朝的殘餘勢力,大批從秦移民遷入蜀中,公元前310年冬開始修築成都城、郫城。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蜀中豐富的出產為此後秦剿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秦以秦人為蜀守,掌握大權,秦對已經滅掉的“開明”政權採取懷柔政策,陸續分封蜀王后裔為蜀侯。但蜀王后裔不甘心臣服,武裝叛亂時有發生。
秦惠王時候蜀侯通國、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和二十二年(前285年)時蜀侯惲、綰均因武裝叛亂反對秦而被消滅。這種不穩定一直延續到漢朝初年。
漢仍然對蜀先民採取安撫政策,漢朝派遣著名文學家、資中人王褒到唐昌等地祭金馬碧雞可以窺見其中端倪。王褒字子淵,是漢代著名詞賦作家,有洞蕭賦等傳世。漢時蜀中交通異常不發達,以至唐時李白都還在感嘆蜀道之難難於上晴天。王褒四海沿人工運河上溯到的唐昌。
簡單的說呢,唐昌鎮是典型的歷史文化名鎮,早在3000多年前,古蜀人在杜宇王朝就從松茂高原,經豐桂淺丘地區進入唐昌地區,唐昌肥沃的土地、優良的自然環境使古蜀人從漁獵生活向農耕生活過渡逐步得到了發展。
唐昌鎮-經濟狀況
唐昌鎮2006年全鎮全口徑工業增加值實現37560萬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160萬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54620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0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562元,計畫生育率達96.9%。
工業方面:鎮域內初步形成了以電力、機械加工、建工建材、印刷、調味品釀造為重點的工業發展體系。
農業方面:有無公害蔬菜11000畝,花卉苗木3500餘畝,大棚蔬菜2000餘畝,形成了以青春村、金星村、火花村為主的大棚蔬菜生產基地,西北村的板鴨加工基地,戰旗村榨菜種植基地,青春村花卉苗木基地,金沙村、平樂村的水果基地。
小城鎮建設方面:城鎮建成區規模達1.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4萬人,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
社會事業方面:鎮域內有縣重點中學一所,初級中學兩所、國小三所、幼稚園一所、縣級醫院一所、衛生院一所,同時有寺廟1座。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郫縣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一年,鎮政府將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領導下,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新郫縣的總體要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全委會精神,以經營城鎮為重點,突出歷史文化特色;以產業支撐為重點,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重點,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以深化項目年建設為重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社會政治穩定為重點,全面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全面深入推進規範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為全力打造成都西部商貿文化旅遊重鎮奠定堅實基礎。
2006年主要奮鬥目標:全口徑稅收增長20%;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5000萬元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6%,達到8700萬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增長16%,達到4356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達到14000萬元;技改投資增長10%,達到2800萬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20%,達到65544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450元。
唐昌鎮-農業發展
水稻唐昌鎮地處都江堰、彭洲、郫縣交匯處,距成都市區27公里,幅員面積48.1平方公里,轄17個自然行政村,人口5.2萬人,耕地面積3.8萬畝,淺丘台地4平方公里,境內田園風光秀美,鳥語花香。
唐昌鎮地處成都“上風上水”,無工業污染之地。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5℃,全年風向以東南風最多,具有春早夏長、秋雨、冬暖、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冬季多霧,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色。土層深厚,肥沃,屬紫色沖積土壤,鎮內溝渠縱橫,灌溉便利,交通發達便捷,市場設施健全,客商雲集。
唐昌鎮常年種植有蔬菜、花卉、水稻等。
1、蔬菜:四季均產,現有規模達7萬餘畝次,產值1.2億元,主要特色有:簡單大棚蔬菜5000餘畝,產量1750萬公斤,產值2500萬元,榨菜6000餘畝,產量750萬公斤,產值450萬元,生薑2000畝,產量400萬公斤,產值800萬元,辣椒2000餘畝,產量450萬公斤,產值1350萬元,白菜2500畝,產量900萬公斤,產值450萬元,棒菜3500畝,產量560萬公斤,產值280萬元,窩筍5500餘畝,產量1210萬公斤,產值605萬元。
銀杏2、水稻:現種植規模達3.1萬畝,年產值0.3億元。
3、花卉:現種植規模達4000餘畝,主要以銀杏、桂花、紅葉李、紅葉梅為主,暢銷全國。
唐昌鎮蔬菜批發市場成立於2003年3月,地處郫縣、彭州、都江堰三交點,距郫縣城區17公里,與彭州市區毗鄰,離都江堰市區17公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便利通暢的交通環境,使蔬菜批發市場得以穩定、快速的發展。
唐昌鎮蔬菜批發市場站地53畝,建築總面積5000平方米,其中大棚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形成了集蔬菜、糧油、酒水、副食、農資、水產、信息、貨運、檢測、金融、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市場。
春季上市的蔬菜有:芹菜、韓國蘿蔔、園根蘿蔔、紅皮蘿蔔、胡蘿蔔、白菜、生菜、萵筍、棒菜、兒菜、韭菜、韭黃、豌豆尖、土豆、蓮花白、榨菜、菠菜、大蔥、火蔥、花菜、泡青菜、香菜、油菜尖、蒜苗、紅油菜等。
夏季上市的蔬菜有:芹菜、韓國蘿蔔、紅皮蘿蔔、白菜、生菜、萵筍、韭菜、韭黃、土豆、蓮花白、菠菜、大蔥、花菜、香菜、蒜苗、茄子、黃瓜、海椒、苦瓜(有本地和台灣苦瓜)絲瓜、冬瓜、四季豆、豇豆、通菜等。
蔬菜批發市場秋季上市的蔬菜有:香菜、蒜苗、茄子、黃瓜、海椒、苦瓜、絲瓜、冬瓜、四季豆、豇豆、通菜、白菜、芹菜、韓國蘿蔔、園根蘿蔔、、萵筍、蓮花白、榨菜、菠菜、大蔥、火蔥、花菜、香菜、油菜尖、芹菜、、蒜苗等。
冬季上市的蔬菜有:芹菜、韓國蘿蔔、園根蘿蔔、紅皮蘿蔔、胡蘿蔔、白菜、生菜、萵筍、棒菜、兒菜、韭菜、韭黃、豌豆尖、土豆、蓮花白、榨菜、菠菜、大蔥、火蔥、花菜、泡青菜、香菜、油菜尖、蒜苗、紅油菜等。
蔬菜在每年的4月下旬到9月中旬和11月上旬到第二年的2月下旬是蔬菜交易的旺季,每天的交易數量在200噸以上。主要銷往附近有:成都、都江堰省內有:廣漢、德陽、綿陽、廣元、內江、自貢、宜賓等地方。外省有:重慶、新疆、青海、蘭州、廣州、雲南等地方。
唐昌鎮-歷史文化
地方名吃:施鴨子唐昌鎮歷史的厚重體現在它建縣的悠久和濃重的人文。唐時設定唐昌縣,唐代唐昌經濟生活中的“草市”曾被中國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載入《中國通史》。唐昌鎮歷史上的文人墨客頗多,著名哲學家嚴君平、著名學者張午、明代郡王朱悅尊、清代的6個翰林都是這條綿延千年人文歷史上的明珠。
在1300年的歷史長河中,唐昌的歷史文化形成了它的多樣性。唐昌鎮歷史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流,與佛、道文化互相包容、互相補充。唐昌的建築精美也罕有其比,如現存的梁家大院是川西民居中不可多得的典型建築。
歷史遺蹟遍布唐昌鎮內,被譽為川西平原最有影響力的寺廟——平樂寺、玉皇樓、文廟等七宮八廟、崇寧老城牆、幽深的翰林院、東漢墓群、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典型的川西名居建築梁家大院、解放前公館、會館遺址、抗日戰爭時期保存下來的歷史革命遺蹟等都訴說著唐昌悠久的歷史。
唐昌的飲食文化發達,以自然健康為特色,著名的小吃有名震西川的施鴨子、“合興昌”糖果糕點、艾餑、三合泥、蔣抄手、周牛肉、譚豆腐、羅橋面、梆梆糕等,這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是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