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歷史
三台在歷史上享有“川北重鎮、劍南名都”之美譽。
三台縣位於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北鄰綿陽涪城、遊仙,南連射洪,西靠中江,東接鹽亭。省道綿(陽)渝(重慶)公路和成(都)南(充)公路橫貫全境。三台是四川22個百萬人口丘陵大縣之一,2007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為四川省27個“擴權強縣”省直轄試點縣(市)之一。全縣幅員面積2661平方公里,轄63個鎮鄉(其中鎮41個、鄉22個)、933個村,106個社區居委會。2010年末全縣總戶數48.63萬戶,總人口147.56萬人,居四川省第3位、綿陽市第1位,其中非農業人口20.69萬人,農業人口126.87萬人。
三台1992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亦是旅遊勝地,現為全國文明縣城,中國米棗之鄉。縣境內文物古蹟 和風景名勝眾多,最負盛名的有先秦時期古郪國遺址—全國四大漢墓群之一的郪江漢墓、有清帝敕賜的四川第二大道觀—雲台觀、AAA級景區四川第二大杜甫紀念堂— 梓州杜甫草堂、川中最大人工湖魯班湖,還有蟠龍山大佛寶剎大佛寺、琴泉寺、省級鳳凰山城市森林公園、東山公園、小明湖等歷史、人文景點。三檯曆為州、郡、府、路治所,唐宋時就與成都齊名,被譽為“西南大都、川北重鎮”,這裡既是交通“襟喉之地”,又是商品集散地及經濟文化中心。
1992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亦是旅遊勝地。縣南的郪江流域為古郪國所在地;金鐘山漢墓群為全國四大漢墓群之一;雲台觀有清帝敕賜,乃四川第二大道觀 ;縣城保留有兩道古城樓和千餘米城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魯班水庫、團結水庫;融古典建築和現代園林於一體的牛頭山杜甫草堂、風景秀麗、素有“小西湖”之稱的“翠湖”;有省級鳳凰山森林公園和東山公園、蟠龍山大佛寶剎、靈峰寺古剎,都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歷為州、郡、府、路治所,唐宋時就與成都齊名,被譽為“西南大都”既是交通“襟喉之地”,又是商品集散地及經濟文化中心,現在是四川歷史文化名城。
三台發展
三台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文化工作先進縣,體育工作先進縣,首批市級文明衛生達標縣,是四川省的“足球之鄉”。
三台縣資源豐富,農業生態環境優越。糧食、蠶繭、油料、生豬、水果、水產、藥材等主要農產品總產量名列全省前茅,瘦肉型豬、麥冬、蠶繭、油橄欖、棉花皆為全國商品生產基地。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膨潤土、鹽井、石灰石、沙金、石英石、石油、天然氣等,極具規模開採價值。 三台縣工業體系完備。現已形成以電力、繭絲綢、五金機械、輕化工、食品加工為骨幹的門類眾多的工業生產格局,有30多萬種產品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工業正逐步成為富民強縣的主體。
三台民生
三台城市功能完備,商貿繁榮,名勝古蹟眾多。市政設施配套完善,現在城區常住人口20餘萬;各類商貿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已形成開放式新型流通體系;一系列古蹟文物、旅遊景點蘊藏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品位,食、宿、行、游、購、玩的一條龍旅遊服務到位,這裡已成為都市人娛樂、休憩的後花園。 三台城是省級衛生縣城,這裡街道寬闊,市容整潔,高樓林立,夜景流光溢彩,分外迷人。三台人民熱情好客,樸實勤勞。
三台交通發達,近幾年建成綿三、三射一級公路,三中、三鹽二級公路,縣城有通往五十多個鎮鄉的柏油公路,三台緊靠綿陽、德陽、成都、重慶等大中城市。省道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鎮享有路四通八達。信息通道已開通國際程控電話、圖文傳真、行動電話、國際網際網路與計算機區域網路。水、電、氣供給充裕。省級四川三台工業經濟開發區、民營經濟發展區已具規模。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各類服務日趨都市化。投資軟、硬環境優越,具有良好的投資開發前景。成綿高速公路的貫通,綿陽南郊機場、鐵路口岸的啟用,更為三台對外開放提供了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