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相傳,四官撐凳是齊國開國封候姜太公所創。姜太公有垂釣的習慣,畢生不綴,常釣於淄河。由於年邁,屁股不適久坐,便創出撐凳。最早的撐凳只有架子,後經姜太公的四大家臣(徐、王、劉、趙氏)不斷改進,幫其完成撐面,製作日趨完美,形成了現代四官木藝撐凳的雛形。
發展
四官撐凳製作工藝世代流傳。至明清時期,經能工巧匠的雕酌改進,和材質檔次的提高,已成為達官貴人休閒、下棋、釣魚的高檔用品,被清廷指定為貢品。
隨著四官撐凳名聲的擴大,四官村製作撐凳的人也越來越多。至抗日戰爭以前,該村每年可生產撐子2萬餘個,成為名副其實的撐凳生產專業村。
新中國成立後,該村成立了木業生產合作社,統一組織經營。1992年,四官村建立了木器廠,專門製作撐凳和其他木器。後來,木器廠被各家的生產作坊代替,湧現出了大批撐凳製作專業戶。
經過不斷的發展,四官撐凳已經從單一的小撐子發展到了多個品種,成為一個整體品牌。
材料與工藝
四官撐凳一般精選上乘檀木(紫檀、紅檀、黑檀)、烏木、紅花梨等進口木料和本地多年生紅芯棗木,經蒸餾脫脂、烘乾,使其永不變形、不乾裂,用手工精心雕磨,其光澤、色澤均來自木質本身。撐面用高檔棉麻線手工編織呈藏青、白相間的菱形圖案或其他福、壽字等吉祥圖案。撐梁、撐底兩端用黃銅裝飾,撐柱中間用銅軸、銅頭相連線,撐樑上面用白銀鑲嵌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山水等各種圖案,古樸典雅、莊重大方,既是使用性很強的日用品,又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藝術價值。
結構
撐凳的結構,一般分為撐楂、撐軸與鑲嵌、撐面三個部分。
撐楂是撐面和撐底的橫樑,是撐凳的主要構成部分。在撐面橫樑內側,刨成扇面形,傾斜面鑽上一行小孔,做串線用。直立的支架,做成對稱的長方形的木框2個,一寬一窄,相互交疊,直條兩邊交疊處貫串一根銅(或鐵)軸。撐凳的卯榫用材輕、卯榫小、負荷重,要經得住搖晃擺動,必須卯榫嚴實牢固。做撐凳的卯榫上下內外,四貼四靠,多採用 “包榫”(俗叫插皮)和“陰榫”的做法。這樣卯眼與榫頭,渾然接合為一體,不會變形或活動。
撐軸與鑲嵌是撐凳的裝飾部分,簡單的只用一根銅條或鐵條,兩端用特製的銅片或鐵片固定撐軸。高檔的撐凳則用特製的銅器進行固定和裝飾。撐面四角,鑲以彩雲形銅片,內墊綠色呢絨。
撐面一般用細白線繩為經,以藏青、白兩色棉紗合股線為緯,手工編織成幾何對稱的各種圖案花紋(俗稱“斗底紋”)、壽字、福字等各種圖案。
榮譽獎勵
•民國五年(1916年),國家農商部在北京召開國貨展覽會,四官村趙永祥的撐子獲三等獎。
•1935年,在山東省手工業展覽會上,四官村的馬扎受到各界人士的讚譽,榮獲特等獎。
•2012年,在山東省文博會上,四官撐凳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