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堡錫器製作技藝

簡介

四堡錫器製作技藝有700多年的歷史,傳承至今已有26代。南宋末年,四堡梘頭村青年吳一郎公到杭州其岳父處學習打錫技藝,將學來的錫器製作技藝結合四堡當地的民間民俗文化傳統,探索出一套具有濃郁四堡地方特色的錫器製作工藝。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四堡鄉梘頭村人吳一龍因製作的錫器堅固耐用,美觀大方,被譽為“能工巧匠,世所罕見”的打錫師傅,被明萬曆皇帝所賞識,讚譽為“錫狀元”,四堡遂成為福建有名的錫器之鄉。

歷史淵源

南宋末年,四堡梘頭村青年吳一郎公到杭州其岳父處學習打錫技藝,將學來的錫器製作技藝結合四堡當地的民間民俗文化傳統,探索出一套具有濃郁四堡地方特色的錫器製作工藝。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四堡鄉梘頭村人吳一龍因製作的錫器堅固耐用,美觀大方,被譽為“能工巧匠,世所罕見”的打錫師傅,被明萬曆皇帝所賞識,讚譽為“錫狀元”,四堡遂成為福建有名的錫器之鄉。幾百年來,打錫匠們農忙的時候務農,農閒時挑擔出外,離鄉背井、走村串戶、以打錫為生。清代中葉,四堡有打錫匠多達500多人。在上世紀,四堡鄉仍有近百位打錫人經營於閩贛兩省。

基本內容

四堡錫器製作技藝流程包括:一、溶解與壓片;二、裁料、制胚、倒模與焊接;三、打磨與拋光;四、雕花、刻字與裝飾。相關器具有:錫原料、烙鐵、松香、銼子、焊錫、石制模具、名為“錫旋”的特製刀具等。

基本特徵

四堡錫器品種分為實用和工藝兩大類,所有製作工序全由手工完成。製作錫器的講究很多,每一環節都需要眼與心的相互配合。一件好的錫器,他往往要花上一周、半個月的時間來設計。在製作的過程中,最難的恐怕是焊接、敲打和雕刻。敲打是錫器製作的“硬功夫”,要一圈一圈,一點一點地敲打,用力均勻,密密麻麻,極其緊湊,形成美麗的雲紋。這樣不僅美觀,增強金屬質感,而且增加了錫體的預應力和強度。為了增加錫件硬度,便於焊接,有的錫件在敲打中還要“卷邊”、“勾縫”。

主要價值

四堡錫器製作技藝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它為客家文化和客家文明的延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作為客家文明的見證,可通過它深入研究客家人的發源與發展,客家文化的形成、發展與傳播以及客家人奇異的民風民俗,並研究明清時期的商品經濟;作為一種工藝美術,其在製作技藝的雕花、刻字與裝飾階段,表現出了極高的雕刻工藝,具有相當的工藝美術價值。

瀕危狀況

“我記得小時候,很多打錫師傅挑著錫製品走家串戶。”來看錫製品的一位李姓客人說。如今,我們很難在城鎮鄉村中看到打錫師傅的身影了。因為時代變遷了,成本低廉的鋁製品和塑膠製品漸漸取代成本高昂的錫製品。

保護措施

如今被列為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材料

錫原料、烙鐵、松香

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

熔解、壓片、裁料、制胚、倒模、焊接、打磨、拋光、雕花、刻字與裝飾

花樣或圖案

龍鳳、花卉、瑞獸、風景等

工具

銼子、焊錫、石制模具、名為“錫旋”的特製刀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