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小龍

嚴小龍

嚴小龍,男,1960年8月生,廣東陽春人,1982年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獲美國加州大學碩士學位,同年底回國執教,1993年獲華南農業大學與美國賓州大學聯合培養的作物遺傳育種學博士學位,同年晉升副教授,199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同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曾任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植物營養系主任、根系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植物營養學省級重點學科首席專家、植物營養遺傳與養分資源省級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常務理事暨根際營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土壤學會植物營養與施肥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植物營養學會(IPNC)常務理事、國際專業核心期刊“Plant and Soil”編委、第七屆酸性土壤-植物相互作用(PSILPH)國際研討會組委會主席。

個人榮譽

1995年被列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學術骨幹培養對象,1995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師基金”,1996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對象,1997年獲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和廣東省“勞動模範”稱號,1999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0年獲國務院授予的“全國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2001年被評為全國師德建設先進個人,2004年被評為廣東省高等學校特聘教授,2005年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研究成就

嚴小龍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08年8月9日13時在廣州逝世,享年48歲

嚴小龍教授的研究領域為植物營養遺傳學和根系生物學。主要的研究成就包括:開拓植物營養遺傳學和根系生物學研究研究新領域,成立了我國第一個植物營養遺傳研究室以及根系生物學研究中心,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國際合作科研項目,承擔的科研項目的經費合計近1000萬元。

研究進展

在如下研究中取得了較大進展:1)首次建立水稻"種子植株-愈傷組織-再生植株"耐鹽研究系統,闡明鹽分離子吸收運轉與水稻耐鹽性的關係,提出水稻耐鹽性"子性狀"新概念,據此進行了重要子性狀的遺傳分析及QTL定位,為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先進育種技術水改良稻耐鹽性提供了依據;2) 通過多年大量的田間、溫室和實驗室試驗,對菜豆、大豆耐低磷核心種質進行系統篩選評價,獲得了磷效率差異顯著的對比材料,鑑定到了與磷效率密切相關的形態和生理生化指標,並在分子水平上初步定位到了根形態和分泌物的QTLs,為菜豆、大豆磷效率的遺傳改良打下了基礎;3)率先開展磷誘導植物根構型變化的根系生物學基礎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小組創建了營養袋紙培等系統,模擬根系在土壤介質中的空間分布,並通過計算機掃描和圖象分析技術結合計算機模擬方法嘗試定量測定根構型性狀的各項參數,探討了菜豆根構型的遺傳差異、生理調控機理及其分子生物學基礎,從分子水平上證實菜豆根構型與磷吸收效率密切相關。

論文資料

上述研究共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專著上發表了論文80多篇,其中有16篇論文被SCI收錄,共被SCI期刊引用60多次,有20多個國家的數百位學者來函索取論文和交流。五年來8次應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其中6次作會議大會或特邀報告。所撰寫的學術專著《植物營養遺傳學》是國內外第一部關於該學科的系統專著,被國內多家重點高校列為教材或參考書。分別被評為廣東省 "千百十工程"學術骨幹培養對象(1996), 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996),"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獲得者(1999)。最近以 "大豆適應華南熱帶亞熱帶地區低磷土壤的根系途徑"為題申報美國麥克耐特基金會(McKnight Foundation)的國際合作作物研究項目,經多次遴選,在國內外近400份標書中脫穎而出,獲得83.5萬元的資助。

勇於創新

嚴小龍教授作為一名傑出的中青年科學家,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勇於創新,把與國際熱帶農業研究中心合作研究的“植物營養遺傳改良”研究成果帶回國內,開拓出植物營養學和作物遺傳學兩大學科交叉的新領域,並在新的學科領域裡勤奮耕耘,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後主持了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美國McKnight基金會國際合作作物研究項目和美國農業部國際合作項目等重要科研課題。系統開展了以提高養分高效吸收利用為目標的植物根系形態、構型、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學基礎等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在《科學通報》、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Plant and Soil 等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60多篇,獲得專利6項。其中40多篇論文被SCI或ISTP收錄,共被SCI引用300多次。

嚴於律己

出版《植物營養遺傳學》、《高級植物營養學》和《根系生物學:原理與套用》等學術著作3部,開展作物適應酸性缺磷紅壤的遺傳育種工作,育成耐酸鋁、耐低磷國審大豆品種7個。嚴小龍教授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執教二十多年,一絲不苟,嚴謹治學,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主講了《植物營養學》、《植物營養生理與遺傳進展》、《植物營養遺傳學》、《高級植物營養學》、《研究生專業英語》等多門博士、碩士研究生課程, 培養指導的研究生有不少已成長為重要的學術骨幹,他師德高尚,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廣大師生員工尊敬和愛戴的楷模。作為一名學科帶頭人,嚴小龍教授心胸博大,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他以正直、公道、謙遜、寬容、誠懇的人格力量,聚集了一批涉及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聯合攻關,工作中他以集體利益、大局利益為重,團結好老中青三代人,充分調動整個學術團隊的積極性,他甘為人梯,積極扶掖年青教師,使他領導的學術團隊後繼有人,充滿希望。

科研項目

1.豆科作物適應酸性缺磷紅壤的機理研究,廣東省科委科學基金項目, 1993-1996,已完成

2.水稻耐鹽特性的遺傳分析及基因定位,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3-1997,已完成

3.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項目"水稻耐鹽基因的RFLP/RAPD 連鎖圖定位"(1995-1997,已完成)

4.酸性紅壤中菜豆磷效率基因型差異的形態和生理生化基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6-1999,已完成

5.菜豆細胞大小和根構型對磷效率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賓州大學國際合作項目,1996-1997,已完成

6.菜豆耐土壤低磷的遺傳差異及其機理研究,國家教委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基金資助項目,1996-1999 ,已完成

7.植物營養性狀的遺傳改良,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資助項目,1996-1999

8.大豆對華南酸性缺磷紅壤的適應性研究,廣東省科委重點科研項目,1996-2000,已完成

9.水稻磷效率的遺傳分析及其基因的分子圖譜定位,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優秀人才培養基金項目,1997-1999,已完成

10.磷礦粉在果樹上的施用效果研究,與國際磷肥研究所(IMPHOS)合作項目,1998-2001

11.大豆種質適應缺磷土壤的根生物學基礎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999-2002

12.菜豆根構型的生理和遺傳基礎研究,美國農業部NRI項目,1999-2002(與美國賓州大學國合作項目)

13.菜豆耐低磷特異根系分泌物的分離鑑定及其控制基因定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0-2002

14.磷脅迫誘導的植物根構型變化定量分析及其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0-2003)

15.水分、養分誘導植物根構型變化的定量描述及其相關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項目)子課題,1999-200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