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願景
“創造參與的過程。”
我們的關鍵對象是“有意識地參與社會改變的人”,這包括NGO工作者、行動者、義工等。我們給予了這些不同類型的人一些定性描述:首先是“有意識”,即主動參與者;“參與社會改變”即帶著改變之心的行動者。另外,我們希望和我們的夥伴創造怎樣的改變,我們與這些人有能力創造和轉化社區/社群,使其擁有具創造力的、具生命力(可持續的)、參與的、自治的、立足本土問題/社群問題又有社會整體想像的、有機的社區文化/社群文化。
行動策略
我們生活在一個日益多元且急速變化的時代,人們面臨越來越多“複雜性”的問題——它們往往涉及不同利益相關者、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也越來越少地可以用現有權威來約束。儘管“參與”已經日益成為這些複雜性問題的解決路徑,人們要參與到社會協作的過程中、發揮解決問題的主體性,卻是困難重重。這一方面來源於人們在生活中缺乏參與的機制和參與的訓練、也來源於根植多年的文化。
公益組織具有越來越鮮明的推動參與的意向,而公益領域現在也不乏“參與”,然而當我們真正面對日常生活層面的參與的時候,卻發現達成共識仍有巨大挑戰,公益組織在其中體現出來的是協作能力的缺乏,也是轉化自己作為理念灌輸者的角色。
參與和社會協作在未來定會日益普及,整個社會都需要參與的方法,而更重要的是促進協作式解決問題的人,我們稱之為協作者我們認為培育一個廣泛的協作者社群,促進協作者的成長與增長,能夠促進生活層面的中的參與的發生,從而培養參與的能力與文化。
我們透過提供參與式的培訓、參與式的會議協作、以及參與式的項目研發等服務,分享參與的價值,從而吸引人們成為協作者。“協作技術”(Facilitation)及“套用戲劇”(Applied Drama)是我們兩個專業知識譜系,我們基於這兩個專業為協作者開發及提供一系列的培力學習。這些學習不僅僅是具體的協作技術,也包括對協作者個人內在力量的培養以及外在社會意識的鍛鍊。因為協作者作為一個整全的人在發揮它的價值。
我們同時發起並維繫這個實踐的社群,讓協作的文化能夠在社群的生活中培養。我們相信擁有協作意識、技術與視野的“協作者”能夠促進社區和社群的轉化,使促進人們在參與中學習參與,從而培養有能力面對問題的個人與社群。
服務項目
1、參與式培訓
•針對人群:NGO機構的管理者、一線員工、社區/社群發展工作者
•內容概述:基於對成人學習的理解以及對夥伴價值的重視,善導長於創造平等開放的學習空間,提供有效的參與式培訓,使學習者和學習機構能夠,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而促進人的自主成長和社群團結。
案例1: TOT參與式培訓 針對從業者進行培訓,在課程結束後,使參與者對協作者的意識及視角有深入的了解;掌握更多作為協作者的技巧和能力;能帶領活動,以及運用工具創造出自己的培訓設計。 | |
案例2: TAF會議協作培訓 針對從業者進行培訓,學習並實踐如何設計一個會議,從會議場景入手學習協作,容易掌握,又能經常在工作中練習和進步。 | |
案例3: 義工團隊發展培訓 針對義工組織及義工個人提供專業培訓,通過專業培訓,提升其服務設計、團隊發展、服務創新等能力。 |
2、 會議協作
•針對人群:基金會、公益組織、行業論壇及活動
•內容概述:針對機構內部及NGO網路議事,如經驗梳理、團隊/網路建設、衝突處理、策略規劃等需要,善導提供豐富的會議協作服務,以此增進理解、解決分歧、找到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促成長效共識;
案例1: 2012、2016年,中國零廢棄聯盟會議協作 | |
案例2: 2015年 ,麥田計畫年會 | |
案例3 2009年,行動援助ActionAid International年會 |
3、 參與式項目研發
•針對人群:各類公益組織、社會企業及跨界商業機構
•項目概述:善導擁有豐富的跨界合作能力和多元議題處理經驗,可以與不同類型的機構/團隊進行參與式項目的開發、,透過綜合性的培訓、會議協作和陪伴,解決社會問題。
案例1: “正向教養導師訓練營”及“正向教養社區親職教育服務方案” 由善導與國際救助兒童會合作開發,旨在支持社區服務機構和非盈利組織建立基於社區的親職教育服務,促進社區家長掌握非暴力管教的方法。至今為止,已成功舉辦六期訓練營,訓練超過180名教師、社區工作者及諮詢師成為家長教育協作者,吸引超過20家的國內服務機構參與到開展親職教育服務的嘗試中。 | |
案例2: 基金會項目官員協力營 為國內首個面向非公募基金會項目官員的系統學習班,致力於提高非公募基金會項目官員的對社會發展和公益實務的理解、項目設計及管理能力、以及夥伴式的溝通能力。並形成項目官員的社群網路。共30名來自國內主要非公募基金會的項目官員及管理者參與了為期三個月、集中15天的學習。 | |
案例3: 綠芽農村婦女兒童基金會性安全教育TOT 培訓綠芽招募的種子教師讓其擁有開展性安全教育的能力,增加在不同的地區實踐性安全教育及性安全教師培訓的機會,同時生成配套課程套。共培育16名種子導師,以廣州和珠三角為主;教師、社工師、心理諮詢師為主,參與了為期4個月的學習,總計受益人群超過一千人。 |
4、協作者社群發展
•針對人群:中國公益組織協作者及潛在協作者
•項目概述:善導重視協作者的個人發展及協作者的社群成長,我們嘗試建立國內第一家“協作者專業能力譯介資料庫”,舉辦社群交流活動,個人能力培訓及長期陪伴,帶動協作者及協作者社群的成長,從而推動社會的前進。
•案例:
•協作者專業能力譯介資料庫,以譯介冰傳播國外專業文章為主,2016年年底完成推動社群參與的協作專著《The Art of Building Facilitation Capacities》一書的翻譯
主要合作夥伴
(以下名單排名不分先後,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公益組織: 807創新空間 NGOCN WHYHOW思維創造社 安徽益和公益服務中心 北京工友之家 東莞恩派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 佛山市南飛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佛山市南海區樂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廣東善緣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廣東省殘培教育發展基金會(GETCH) 廣東省春桃慈善基金會 廣東省廖冰兄人文藝術基金會 廣東省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 廣東省綠芽鄉村婦女發展基金會 廣東省麥田教育基金會 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 廣州公益慈善書院 廣州市燈塔計畫青少年發展促進會 廣州市番禺區小金雁社區公益服務中心 廣州市恭明社會組織發展中心 廣州市廣碧關愛兒童中心 廣州市海珠區恩友社會組織服務中心 廣州市海珠區藍信封留守兒童關愛中心 廣州市海珠區滿天星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 廣州市優勢力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廣州市越秀區新南社會發展中心 國際救助兒童會(英國)北京代表處 洪橋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 慧愛公益教育機構 木棉劇團 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廣州、南海) 三粒豆親子工作室 叄樓青年空間 蛇口社區基金會 童益兒童安全工作室 微辣青年 香港婦女動力基金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 香港樂施會 香港社區夥伴 香港聖雅各福群會 香港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 映諾社區發展機構 招商局慈善基金會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 | 政府機構: 佛山南海區義工聯及下屬各街道義工聯 佛山市志願者聯合會 共青團佛山市南海區委員會 廣州市婦聯 廣州市民政局 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 廣州市社會組織培育基地 企 業: 廣東教育出版社 廣州拙石坤成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藍色游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