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法學教程

商標法學教程

《商標法學教程》,作者是胡開忠,由人民大學出版社於2008年1月1日出版,本書不僅細分了傳統民商法的各個部門,也包括了許多邊緣學科,總計六十餘種,可供不同層次、不同需要的讀者選用。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商標法學教程

21世紀民商法學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選題全面,規模宏大。
第二,體例新穎,結構完整,不僅打破傳統教材的編寫體例,而且還大膽引進英美法教材的編撰模式,每本教材除了體系化地講授本門課程的基本內容之外,還穿插引用資料、案例或事例加以評析,每章之後還列出推薦學生進一步閱讀的著述;第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材中特辟理論探討與實物研究專欄,選取理論界和實務界的爭議問題。

作者簡介

胡開忠法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高校智慧財產權研究會理事,著有《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合著)、《權利質權制度研究》、《智慧財產權法比較研究》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曾獲2002年度法務部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武漢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目錄

第一章商標概述
第一節商標的起源
資料介紹白兔兒商標
第二節商標的概念與特徵
一、商標的概念
二、商標的特徵
第三節商標的功能
第四節商標與相關標記的關係
一、商標與商品名稱
二、商標與商品裝潢
三、商標與商號
四、商標與商務標語
五、商標與特殊標誌
六、商標與地理標誌
典型案例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控告浙江省金華市生產金華火腿的企業侵犯“金華火腿”商標案件
第五節商標的分類
一、商品商標與服務商標
典型案例四川南充製冷技術開發公司訴北京安迅金融設備系統有限公司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二、製造商標與銷售商標
三、個體商標、共有商標和集體商標
四、聯合商標、防禦商標與證明商標
五、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
第二章商標法概述
第一節國外商標法律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一、國外商標法律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二、商標保護的國際化
第二節我國商標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一、舊中國時期的商標制度
二、新中國的商標制度
第三節商標法的概念、調整對象和淵源
一、商標法的概念
二、商標法的調整對象
三、商標法的淵源
第四節商標法的內容和作用
一、商標法的內容
二、商標法的作用
第三章商標的構成
第一節商標的構成要素
一、可視性標記
二、可視性標記的分類
第二節商標的顯著性
一、顯著性的含義
二、顯著性的判斷
典型案例“奇妙特翹”商標駁回複審案
典型案例“夜光”商標註冊案
典型案例四川宜賓杞酒廠“杞”字商標的顯著性
第三節標誌的合法性
一、不得違反商標法規定的禁用條款
典型案“薩達姆”商標註冊案
……
第四章商標註冊
第五章註冊商標無效的撤銷
第六章商標權的內容、保護期限和終止
第七章商標權的利用
第八章商標權的限制
第九章商標管理
第十章商標權的保護
第十一章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
第十二章與商標有關的國際公約
參考書目

文摘

第一章商標概述
第一節商標的起源
商標是商品的生產經營者或服務的提供者在所生產經營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上使用的一種標記。這種標記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產生的。有學者認為,商標使用的在史右追溯到自人類有交易生活開始,甚至有人認為在物品上使用標記的歷史與人類和宗教的歷史一樣悠久。從歷史記載來看,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埃及,人們在斧子、標槍、匕首等物品上已開始使用一些標記;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陶器、金器、燈具等物品上,也已刻有文字或圖形等標記。不過,這些標記並非是現代意義上的商業性標記,而是用於官方徵稅、作坊主與工匠記賬而使用的一種標記,或用以表示官方壟斷經營的標記。在西班牙遊牧部落時期,人們已經使用烙印在自己的牲畜身上作標記,以此標明該牲畜歸該農場主所有。所以,在英文中,“烙印”(brand)一詞常常被視為“商標”(trade—mark)一詞的同義語。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標記、符號已廣泛使用在商業上。及至13世紀,歐洲的行會逐步盛行,每個行業都有同行業行會的組織,從事某一行業的人必須加入行會才能開展經營,而且,加入者必須在商品上籤刻自己的標記,這一方面便於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持行會對外的壟斷。與此同時,國家的市場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標記檢查粗製濫造、假冒他人產品的行為,作為追究責任的根據。於是,商標在西方社會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到了16、17世紀,許多歐洲國家開始制定法律來保護商品上的標記。到了19世紀,隨著商標制度的產生,現代意義上的商標終於在歐洲誕生了。
我國商標的產生與西方社會存在類似之處。一些學者認為,遠在漢代之前,我國就已經開始使用商標了,甚至有人將商標的起源追溯到傳說中的“三皇”時代,認為當時在陶器上繪製的一些標記、符號是區別器物所有人、製造人的標記,是商標歷史的源頭。但人們通常認為,在以自給自足為基本特徵的自然經濟條件下,那些繪製、鐫刻在器物上的標記,雖然具有一定的區別作用,但它們所標識的商品不是為了交換,因此不能算作是現代意義上的商標。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產生了剩餘產品,出現了商品交換,商品經濟開始出現。為了便於交換,人們開始在商品上使用標記,由此便產生了區別商品來源的商標。在西漢時期,人們在筒瓦上刻有陶器工匠“陶彥”的名字,這是以名字作為商標的例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