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師範學院環境與規劃系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具備地理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學校、企業、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管理、規劃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畢業去向:可在中等學校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環保、城建、規劃、水利、旅遊等部門從事科研和管理工作。 畢業去向:可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建設、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園林綠地規劃與管理、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部門從事設計、科研、教學、技術業務與技術管理等工作。

簡介

歷史沿革 商丘師範學院環境與規劃系成立於2004年5月。環境與規劃系成立時,設有地理科學一個專業,其後,隨著該系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於2006年增設了測繪工程專業,2007年增設了城市規劃專業,2009年在地理科學專業的基礎上增設了地理科學專業(旅遊資源開發方向),現擁有三個本科專業、四個研究方向。地理科學專業是商丘師範學院特色專業,人文地理學是商丘師範學院重點學科。

二、師資力量

環境與規劃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人,博士14人(含在讀5人)、碩士22人。教師中有多人曾獲得“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百名一線技術英傑”、“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商丘市拔尖人才”、“商丘師範學院教學名師”、“商丘師範學院教學新秀”等榮譽稱號。設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測繪工程、城市規劃四個教研室。截止2010年10月,擁有全日制在讀學生共620人,全部為本科生。

三、人才培養

1、地理科學(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具備地理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學校、企業、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管理、規劃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地球概論、地質學、地圖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導論、現代教育技術等。主要實踐環節:教育實習、野外實習和畢業論文等。
畢業去向:可在中等學校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環保、城建、規劃、水利、旅遊等部門從事科研和管理工作。
2、地理科學(旅遊資源開發方向,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現代旅遊、餐飲、客房服務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豐富的人文素養,能在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和各類酒店從事管理與服務工作,在學校從事旅遊教育工作的複合型、套用型中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酒店經營管理、旅遊學概論、導遊學、旅遊資源開發、旅遊政策與法規、旅遊心理學、旅遊市場行銷、會展管理、社交禮儀、國際旅遊等。主要實踐環節: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和專業集中實習等。
畢業去向:可在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旅遊景區、旅遊諮詢公司、旅遊電子商務企業、旅遊規劃策劃機構、星級酒店從事旅遊開發和企業管理工作。
3、測繪工程(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紮實的測繪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夠從事國家基礎測繪建設、城市和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察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等測量工程、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實施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測量學、工程測量學、控制測量學、攝影測量學、GPS原理與套用、數字測土原理、測量平差、礦山測量、海洋測量等。主要實踐環節: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和專業集中實習等。
畢業去向:可在全國各級測繪單位,水利、鐵路、冶金等各大工程局,工程管理、工程監理、工業與民用建築、城市規劃等單位從事測繪、工程施工測量等內外業生產和管理工作。
4、城市規劃(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決策諮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城市生態規劃、景觀規劃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詳細規劃、中外城市建設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等。主要實踐環節: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以及專業集中實習等。
畢業去向:可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建設、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園林綠地規劃與管理、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部門從事設計、科研、教學、技術業務與技術管理等工作。

四、實踐教學

最佳化系內資源配置,挖掘社會教學資源,外部空間補充內部空間,建設系內——學校——社會——野外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保障系統;重點加強系內專業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把專業實驗室建設成為結構最佳化、功能完備的實踐教學載體,把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成為學生研究性學習基地、專業技能培訓基地和社會實踐活動基地。
在規定的專業基礎課程、專業理論課程教學中,加大實踐性課時,構築專業課程教學的實踐環節,增加野外實踐學時。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的25—30%以上,改建和擴建包括GIS實驗室、氣象觀測站、環境監測實驗室、普通測量實驗室、精密測量實驗室、城市規劃實驗室等10個專業實驗室,實踐課程開出率達100%;加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在原有登封嵩山世界地質公園、商丘市水文局、商丘市氣象局等8個實習基地的基礎上,擬增加3—5個實習實訓基地。

五、教科研究

1、教學成果
近四年來,該系教師主持了9項教學改革項目,發表教學改革論文15篇,為地理科學專業教學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借鑑。2008年、2009年、2010年連續三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2010年考研率達到24.2%。 近四年來參加學校教學技能大賽的12名同學全部獲獎,其中4人獲得一等獎,6人獲得二等獎。04級學生倪佑莉2007參加河南省第五屆高等學校師範專業教學技能大賽,獲得省級二等獎,06級學生張瓊2009年參加河南省第七屆高等學校師範專業教學技能大賽,獲得省級一等獎,07級學生谷楠2010年參加河南省第八屆高等學校師範專業教學技能大賽,獲得省級二等獎。
2、科研成果
在學院的大力支持和該系領導的積極帶領下,經過多年建設,該系在科學研究方面逐漸形成了自身優勢和明顯特色。在學術群體方面,已形成一支以史本林教授為代表的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實力較強、水平較高、高職稱、高學歷、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研團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以省部級規劃重點項目為主要支撐的一批高檔次的系列科研成果,近年來,該系教師共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項目以及河南省科技廳、河南省教育廳和地方政府委託項目40多項,項目研究曾獲得河南省一等獎、二等獎多項,出版著作16部,發表論文200餘篇。

六、學術交流

環境與規劃系國內外學術交流頻繁,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河南大學、商丘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商丘市公路局規劃設計院等相關機構保持著長期穩定的交流與合作,先後邀請了10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到學校做學術報告,該系教師經常參加進修、學習、講學、考察、合作研究、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廣泛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了該系的學術水平和學術地位,提高了師資隊伍素質,為該系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十分有益的基礎。

七、發展定位

環境與規劃系今後將實施開放性、為地方服務、加強學科交流和資源共享與公平分配的發展策略,引導科研上檔次、上水平,教學出質量、出成效,鞏固提高人文地理學,振興自然地理學,超常規發展測繪工程、城市規劃、旅遊資源開發,努力把該系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在國內有一定地位和特色的教學研究型院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