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器分類
【鏢】
鏢,主要靠擲射傷人,一般由鐵、銅等金屬製造,長短輕重不一,宜近距離使用。但也有強者能接對方來鏢並還擊對方的,稱為“接鏢還鏢。”武林中屬暗器的鏢主要有帶衣鏢、袖鏢、簡鏢、錢鏢等。
帶衣鏢:鏢長約3寸左右,呈銳三角形,圓錐形、三刃形等狀,也有刃上帶勾的,鏢尾系紅綠綢,作平衡與固定方向用。帶衣鏢一般重3-4兩左右,藏於口袋內或腰間,出手時,手下壓著發鏢的叫“陽手鏢”,反之稱“陰手鏢”,回手同肘下向後打出的叫“回手鏢”,具有偷襲的作用。
袖鏢:不帶鏢衣,重量較輕,藏於袖內,遇到特殊情況時,隨手揮出,十分隱蔽、方便。
簡鏢:不帶鏢衣,重量較輕,藏於竹筒或手杖內,有開啟機關,運用突然射擊,快速似鞭,實在防不勝防。
錢鏢:又名金錢鏢,是以大青錢作武器的鏢類。其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刃的,一種是無刃的。有刃的錢鏢是用銼把青錢的邊緣銼薄,然後用細石打磨出刃,使其鋒利如刀。無刃錢鏢就是平常的青錢,擊敵的時候住手取出,劈擲傷人。
【飛石, 彈丸】
飛石又名飛蝗石,是以石塊製作而成,能就地取材,使用方便,故深受暗器使用者的喜愛。其選石大小均可,小如黃豆,大如雞卵,其擲法有陰手、摔手之分。目標遠的用摔手抖出;目標較近的用陰手向下擲出。
彈丸一般是由鐵、銅製成,大小不一,小者可藏於口中,近戰時出其不意從口中或手中發出。大者可藏於身上,用手出向目標。
【彈弓】
彈弓,是我國武術技擊中頗具威力的一門暗器。彈弓的製作最初是以竹為胎,外附牛筋牛角、首尾長十八拳;亦有鐵制者,名曰鐵胎弓,但稍短;後來又有用桑木和鸛鳥之筋外加牛角等飾物製成,練功者以拉圓為度。彈丸的製造,古時以石為之,後乃用鐵,又因鐵丸過重,影響射程,則採用粘膠土,用豆漿汁熬煮高麗紙,煮爛成漿,以此和泥,最後再摻少許鐵砂,團製成丸,風乾後既輕又堅。彈丸在雙方的對壘格鬥中,以快速準確見長,若擊中要害,對手立即失去抵抗能力,堪稱一絕。
【少林刺】
少林刺又名峨眉刺,其長約30公分,系中間粗,兩頭細的錐形體,中間有一圈環套在雙手中指上,手腕一抖可在手中轉動,運動方法以穿、刺、扔、挑為主,主要用於黑夜格鬥和水中格鬥的暗器,亦用於水中刺殺和刺穿船底。
【飛 叉】
叉,大概可分為兩類,一為兵器,一為暗器。暗器之叉總長約九寸,叉頭三分之一,通常以三股為多,鐵制。中間一股突出如槍頭,左右兩股為半圓形抱於中股兩側,三股相合,近似圓形,近叉頭處的叉柄較細,愈後愈粗,重量約在一至二斤,每九丸為一聯,用軟皮插袋盛之,斜縛於肩後。練時以手握叉柄的最細處,一把統握,虎口向柄之後端,腕之外側貼近叉身,以小臂之腕力發出。
【匕首(飛刀)】
匕首長約八寸,是一種短劍,因頭象匕,故名匕首。據《漢書.邵陽傳》和《通俗文》說:“匕首,劍屬。其頭類匕,故曰匕首,短而使用。”它跟劍的不之處不但在短,而且是單刃,是近距離比較實用的武器,用作暗器的匕首可分為三種,一種為帶衣刀;一種為光桿刀;最後一種是毒刀。其出手後刀身近似直線飛出,猛烈快速,令人望而生畏。
【飛 爪】
飛爪是用來擒人的暗器,盛行於唐代,飛爪的爪身由鋼鍛制,長約半尺,類似鷹爪形,後部為半圓形,半圓形後中部為一鐵環,軟索既穿結於此環之中,半圓形前端,有五股二至三截連線爪頭彎同而出,半圓形秘無勾無刺,為扁平狀,以備手握,軟索長約三丈,前端穿結於環內,後端有套,套在腕上。繩索的材料,以熟絲和頭絲混合編結為好。
【甩手箭, 袖箭, 背箭】
甩手箭又名竹箸代箭術,北方人也有稱其擲箭,其分為三種,一種是用純鐵打成,長有九寸,粗如小指,上端箭簇為三角形,箭桿的近簇處細,愈往尾部愈粗,每箭重約半斤,這種鐵箭,僅為初步練習使用,若欲隨身攜帶,每十二枝為一插即可。第二種為鐵竹合制,以鐵為簇,以竹為桿,狀如第一種而末端加羽,削竹使成渾圓,前尖削而後尾粗,狀如竹筷而頂端尖銳。練此箭之意義,完全在取其便利,功成之後,竹筷、樹枝之類,亦可用以代箭,且到處皆有,均可制敵於死命,其它暗器必須攜帶,而此種代用品,俯拾即是,表面猶可示人以不用暗器,而後冷然舉手發箭,人不易防。
袖箭,顧名思義,袖箭是藏在袖中的箭,自袖內突發以擊人。武林中的袖箭種類較多,但一般常用的有兩種,一種類似小匕首,有發條裝置、一按機關,小劍即彈出。一種是長3寸或5寸的小箭,裝於圓筒內。筒內有彈簧,有開啟的機關,適合於1-2米近戰。
背箭和袖箭的原理一樣,但袖裝從袖中射出,而背箭從背上射出。箭筒裝在背上,一低頭,暗箭從背後射向對手,使對手防不勝防。
【梅花針,指針,點穴針,排針】
梅花針:狀如五刃形或多刃形,比現今的針略大,藏於口袋內,近戰時拋出,但威力不大,也有逃時撒於地上,傷對方的腳部。
指針:藏於手指間,用於刺傷對方面部。
點穴針:有三個尖,也有帶勾的,專擊對方穴道要害。
排針:也叫鞋針,置於鞋尖,專用踢打對方要害,多用於女子。
歷史故事
最早把唐氏暗器寫入小說的,是與萬賴聲同代的武俠名家,北派五家之一的宮白羽。宮氏注重武學來歷,多源於《武林匯宗》,這唐門想來也是源從於此。後世又經無數作家敷設推演,終使“蜀中唐門”名噪天下。
最早的史實記載則在明朝末年。據唐家武學弟子李千祿《開縣唐門考》記述,當時八大王張獻忠自陝入川後,在開縣黃陵城設伏兵,一舉殲滅了明朝在四川的主力,繼而攻克開縣城。當時,張獻忠的部分人馬駐紮在城外老關嘴至南河一帶,一些軍士過南河到三中村砍甘蔗吃,與一唐姓看守蔗林人發生口角,軍士依仗人多又有兵器,一擁而上,企圖降伏守甘蔗主人,此人雖是長工,但為唐門中人,他用鋤頭左鉤右攔,不幾回合便繳了幾位軍人的械。落荒逃回的軍士被統兵仗責,請來唐姓長工切磋武藝,不料,堂堂總兵競不能敵。佩服之餘薦於八大王帳下,但此人不願參軍離家,於是被封了個地方武官。現開縣城郊富厚村就有該武師墳地,其墓碑上有封號可考。
此後,開縣唐家拳在武林中廣泛傳播,並成為峨眉武術“五花八葉”中的“五花”一派。“五花”是從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即開縣的黃陵派(實指唐家拳)、涪陵的點易派、都江堰的青城派、通江的鐵佛派、豐都的青牛派;“八葉”是從技擊風格角度所分的八大門派“僧、岳、趙、杜、洪、化、字、會”。
清乾隆年間,開縣唐門開始使用暗器——竹鏢,時任唐氏掌門人唐天泰被聘為清宮庭侍衛,曾與八卦掌創史人董海川先生同朝當執。各派武林高手共同探討,優勢互補。唐氏掌門人告老還鄉後回開縣繼續傳授唐家拳術,湖北拳師余友智、余友福曾慕名來開縣以武會友,互相切磋,更充實了唐門武術的內涵。
抗戰時期,四川省代主席王陵基駐防萬縣,曾以募捐抗日為名設擂台,並請來開縣唐門武師唐興暢(排行老二,人稱唐二)老師一比高下,剛一動手,教官即感不對,自己的大指姆竟莫名其妙地斷了,方知遇到高人,當即拜服。打擂期間,王陵基部的手槍營營長十分了得,與各武師交手,傷其多人,連連獲勝,狂傲不已。唐二老師的徒弟峨眉人張敬誠一時興起,忘了師囑,跳上台與之對陣,營長因其背景強硬,出拳兇狠,處處陰招,招招損人,惹惱這位唐門徒弟,竟用唐門涮腿絕技將其鏟死台上。王陵基護兵欽佩唐門武功,在其護送下,才逃回峨嵋老家。故後“開縣黃陵派”(唐門派)成了峨眉武術“五花”大派之首。
打擂結束,王陵基在萬縣設國術館(武俠小說中稱“唐家堡”),請唐二老師及徒弟在萬縣設館授徒,教他手下軍官習武。一時間,除王部官兵外,川東各縣以及宣漢、萬源等川東北地區皆有習唐門武術的人。特別是1949年後,很多開縣籍人員及王陵基部屬在台灣就成了唐門武功的傳播者和宣傳者,也因之被現代武俠小說作為原型寫入書中,唐興暢即“唐二”其名也被一些小說直接引用。此後,“峽江唐門”、“四川唐門”、“蜀中唐門”等“替代”了開縣唐門而聲名遠播,以致於“唐門”遍天下,而後知道“唐門即開縣唐家拳”歷史本源的人卻寥寥無幾。
近代史學界認為,“四川唐門”經歷了“開縣唐家拳—峽江唐門—川東唐門—四川唐門”的演繹過程,符合傳播學客觀規律,特別是自清以後開縣水運不興(衰敗),嚴重阻礙了開縣唐門的傳播。
史料記載:“四川唐門世代居於四川恭州(今重慶)成都府大巴山中,是飲譽武林的暗器家族”。據李千祿《開縣唐門考》載,他自幼隨唐門武師張錦成先生學習唐家拳,長達四十餘年。重慶未直轄前,李千祿曾參加過四川省體委組織的挖掘整理民間老拳師瀕於失傳的武術套路工作,與川渝武術界交往頻繁。在研究中發現,除開縣史稱唐家拳的唐門外,無其它拳種稱為唐門,其它地方亦無證可考。
實際上,四川唐門除拳術外,還會使用暗器,但不會用“毒”,並不是武俠小說中所說“唐門即毒門”。唐門用“毒”一說,當屬後來的武俠小說作家們虛構演繹而成。
李千祿之師張錦成至今健在,1988年代表四川省參加過全國武術表演賽,表演了唐門拳的著名套路九滾十八跌、連八腿、定唐大刀等。之後,四川省體委還專門為其著名套路“九滾十八跌”錄像,以存史。張錦成亦稱:四川唐門即開縣(重慶內)唐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