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在《唐詩比較研究》中,擬專注詩歌自身的藝術研究,抓住詩的形象、意境以及古黃詩歌諸多表現技法與成功運用,加以細緻的剖析,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採取多角度、多側面的評析,不求各節的視角一致。著者將對研究的對象詩歌,反覆閱讀、吟誦、辨味、體語,力圖有一些實際的感受,然後將體悟到的東西進行理論分析與歸納,這樣可能會顯得瑣細,但卻會談得實在一些,力避先入為主與架空分析。力爭凡的論述,都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說得清、道得明的詩歌特色,而不是玄之又玄或摸不著頭腦的丈二金剛。傳統的研究將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它反是非曲直了不同時期唐詩創作的不同風貌與太勢,揭示了唐詩發展的規律,是比較科學和接近唐詩創作實際的。儘管這種分法,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在更科學的唐詩分期出現以前,它還是為大多數研究者基本認可的。為了方便起見,擬仍採用。
在最後一章,我們將專門探討唐代詩人的繼承與影響,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有著極廣闊的研究空間與寬泛的內容,還有許多末開墾的處女地,這遠非個人力量或一《唐詩比較研究》的部分章節所能完成的。《唐詩比較研究》只想抓幾個點,欲從縱的方面說明唐詩的發展衍變狀況。如此,前四章將著重從橫的方面,檢討並稱詩人在同一時期的創作特徵,第五章則從縱的方面,探索唐詩發展漸進的脈絡。在縱橫交錯中,立體地看唐詩的發展。這樣做,或較清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