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董源夏山圖卷

【名稱】唐董源夏山圖卷 絹本,水墨淡設色,縱:49.4厘米,橫:313.2厘米。 董源,字叔達,江南鍾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生年不詳,卒於南唐建隆三年(962年)。

【名稱】唐董源夏山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故宮博物院
【簡介】
絹本,水墨淡設色,縱:49.4厘米,橫:313.2厘米。
為傳世作品中最能說明作者“平淡天真,不裝巧趣”風格特色的典型傑作。
董源,字叔達,江南鍾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生年不詳,卒於南唐建隆三年(962年)。事南唐,中主時任北苑副使,故稱“董北苑”。善山水,水墨類王維,設色如李思訓,多寫江南風景。嵐色蒼鬱,枝幹勁挺,小樹點綴而成,墨氣淋漓,其小山石謂之�頭,山上多雲氣,坡腳多碎石,乃金陵山景。著色者皴紋甚少,用色甚淡。釋巨然傳其衣缽,世稱“董巨”。
《夏山圖》畫一片崗巒重疊,煙樹沙磧的景致,其間點綴了一、二人物橋亭,牛羊牧放的生活情景。畫中用點極多,蒼蒼茫茫,渾厚華滋,不斤斤於細巧;畫山上小樹,做到“淋漓約略,簡於枝柯而繁於形影”;畫山,畫陂岸,都不作奇峭之筆,且無雕琢習氣。畫中景物的高低暈淡深淺,都極自然,表現出江南山光水色的特有情趣。
卷後有董其昌長跋二則,乙亥(崇禎八年,1635年)年跋全文,敘述自己苦心搜羅董源真品及歷代畫家繼承董源風格之得失。云:予在長安三見董源畫卷,丁酉(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得藏瀟湘圖,甲子(天啟四年,1624年)見夏口待渡圖,壬申(崇禎五年,1632年)得此卷,乃賈似道物,有長字印。三卷絹素高下寬狹相等,而瀟湘圖最勝。
丙子年跋文記敘:“癸酉天啟六年(1626年)所收三幅董源”,稱“余自壬申出山,三載宦遊,往返八千,所得清曠賞心之樂,惟此最勝。丙子六月廿七日閱卷識。思翁老人。”
此卷曾為南宋賈似道藏,元史崇文藏,明黃琳、袁樞、董其昌藏,清齊梅麓、徐渭仁、黃芳、沈樹鏞藏,近人龐元濟藏。鈐有“長”朱文印,“黃琳美之”朱文印,“袁樞之印”白文印,“明袁樞鑑賞書畫之章”朱文印,“徐紫珊鑑藏”朱文印,“徐紫珊秘篋印”朱文印,“上海徐紫珊收藏書畫金石書籍印”朱文印,有“黃芳之印”白文印,“星沙黃荷汀鑑藏書畫印”朱文長方印,“鹹豐丙辰後黃氏所藏”朱文印,有“龐元濟書畫印”白文長方印,“虛齋珍賞”朱文印,“吳興龐氏珍藏”,“虛齋至精之品”,“龐萊臣珍賞印”,“虛齋審定”,“虛齋墨緣”,“萊臣審藏真跡”朱文印等。
此卷見於歷代重要著錄的有明張醜《清河書畫舫》、汪珂玉《珊瑚網》、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和近人龐元濟《虛齋名畫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