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東面緊鄰商貿古鎮——石龍,南連風光秀麗的東江河,西與民族英雄袁煥崇故鄉--水南村依傍,北鄰繁華興旺的天涯亭商業區,是石碣鎮最東面的行政村,傳統商業芬圍濃厚,戶籍人口1772人,常住人口5000多人。2008年,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氣候下,全村經濟總收入2300多萬元,增長18%;總資產達1億2千多萬元;人均純收入過萬元。 近年來,唐洪村委會在石碣鎮黨委的直接領導下,乾群團結一致,齊心努力,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穩步增長,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先後獲得了“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市級示範社區”、“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星級婦女學校”“東莞市固本強基工程市級示範點”、“東莞市文明村”、“東莞市文化達標村”、“東莞市村民自治示範村”以及“石碣鎮社會治安綜合整治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經濟發展
唐洪村的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以廠房、商鋪物業出租,經濟結構比較簡單和穩定。目前,唐洪村共有外資企業3家,民營企業40家,個體工商戶528戶。主要產品有活性防潮材料、五金、服裝、電子等;特別是遠近聞名的金星南路飲食一條街——“唐洪食街”,是唐洪村集體具有配套齊全、服務方式多元化、集美味飲食、娛樂服務於一體的特色產業。“唐洪食街”內有大型酒家四家、中小型食肆近十家,高、中、低檔次的廣東菜、客家菜、湘菜、川菜等特色美食豐富多樣,是食之不盡的美食天堂,其中癩蛤蟆更是唐洪村特有的特色美食;“君豪休閒會所”、“尊皇娛樂城”更給“唐洪食街”增添多姿多彩的活力。“唐洪食街”已成為唐洪村的特色產業。市規劃建設的輕軌列車石龍站的選址在唐洪村境內,對我村“商貿興村”的發展理念注入了新鮮血液,將給村帶來無限商機和發展潛力。唐洪村兩委幹部積極因應國內外經濟環境氣候,在原有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潛力,圍繞“商貿興村”的發展思路,大膽創新,積極推動唐洪村新一輪的經濟發展。目前,金星南路“唐洪食街”的升級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已啟動,座落在明珠東路邊的“栢金廣場”、以及多項商業項目已在規劃招商中。
村區工作
唐洪村在任兩委幹部7人,其中總支部委員7人,村委會成員5人,兩委幹部全部交叉任職,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由唐志華同志擔任。唐洪村下屬部門辦公中心12個職能部 門,各部門各司其職,互相協調,團結合作,在唐洪村兩委班子的領導下,上下一心,大膽創新、大膽改進,管理完善,在加強招商引資基礎上,積極做好各項配套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使投資者滿意,企業穩定,村經濟得到持續穩定發展。提高村民福利、為村民辦好事實事,是唐洪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心聲。唐洪村為村民發放的集體分紅年年有增長;集體為第個村民購買了養老保險和東莞市農民基本醫療保險,每月發放老人金;對考上大學的就讀生,集體一次性發放2000元獎學金;對失業村民,村委會積極幫助其就業,幾年來共為近百名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十分重視文體方面的建設。為開展文化活動,唐洪村委會特別增設多項硬體設施,建有10000㎡的村中心廣場,內設兩個籃球場、中心大舞台、文化長廊、健身徑,並設有多個運動器材、石凳和綠化、休閒小公園;有存書5000多冊的東莞市圖書館唐洪分館,直接與市圖書館聯網。每天晚上,村內的婦女們都在村中心廣場練習健身舞,太極拳、太極扇等活動。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7.5畝(其中:田42.6畝,地244.9畝),人均耕地1.05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137.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411畝;荒山荒地2530.8畝,其他面積1623.5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0戶飲用井水,有5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9.29%)。有5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83.6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89.29%和72.73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4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8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2.65萬元,占總收入的68.55%;畜牧業收入18.6萬元,占總收入的24.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8頭,肉牛31頭,禽121隻);林業收入7.8萬元,占總收入的10.16%;第二、三產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3.13%;工資性收入4.1萬元,占總收入的5.33%。農民人均純收入1123.3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萬元。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3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04%。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55戶,共有鄉村人口273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128人。其中農業人口273人,勞動力18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57人,少數民族10人,布朗族6人。
到2008年底該村有五保戶4人,享受低保人數2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18.18%。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里強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酒房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7公里,距離中學2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8人,其中小學生38人,中學生80人,入學率均達100%。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7.51畝。農村集體總收入76.8萬元,固定資產總額36.5萬元,村集體經營收益40.30萬元,村內財務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進行財務公開並成立民主理財小組。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2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7 人,女黨員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飲水;電力改造方面。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烤菸、核桃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