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歐陽詢九成宮碑/歷代法書技法教程叢書

貞觀元年(627),太宗設立弘文館,命歐陽詢與虞世南在此執教書法。 碑文記錄了唐太宗在九成宮發現“其清若鏡”的醴泉,因敕命魏徵撰文,歐陽詢書碑的盛事。 有篆額“九成宮醴泉銘”六字,疑為歐陽詢所書。

內容介紹

《唐歐陽詢九成宮碑》主要內容: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早年生活坎坷,在隋朝時曾出仕為太常博士。入唐後,歷任給事、太子率更令、渤海縣開國男,世稱“歐陽率更”。貞觀元年(627),太宗設立弘文館,命歐陽詢與虞世南在此執教書法。歐陽詢初學王羲之書法,後又汲取了北方銘石體筆法,逐漸形成了勁險峭拔而又清和秀潤的書風,號為“歐體”。傳世碑刻有《九成宮》、《化度寺碑》、《皇甫誕碑》、《虞恭公碑》等,存世墨跡有《夢奠帖》、《卜商帖》、《張翰帖》等。書名昭著史冊,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被並稱為“初唐四大家”。其影響在唐初極為深遠,不僅僅限於中原一代,史載鄰國高麗也“甚重其書,嘗譴使求之”。
《九成宮》是歐陽詢的楷書代表作。碑文記錄了唐太宗在九成宮發現“其清若鏡”的醴泉,因敕命魏徵撰文,歐陽詢書碑的盛事。
此碑於唐貞觀六年(632)立於陝西麟遊。有篆額“九成宮醴泉銘”六字,疑為歐陽詢所書。碑總計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九字。原碑後毀去,後世翻刻較多。由於長期人工椎拓及風雨剝蝕,碑字筆畫逐漸變細,破損也比較嚴重。本冊選用舊藏明拓本影印出版,以饗廣大書法愛好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