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彩繪舞蹈女俑[揚州博物館藏品]

唐彩繪舞蹈女俑[揚州博物館藏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此展品為唐代的陶瓷器,女舞俑面目秀麗,舞姿優美,為唐代優秀的雕塑藝術。現收藏於揚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簡介

唐彩繪舞蹈女俑高28厘米,1977年出土於揚州城東鄉林莊的一座唐代磚石殘墓中,面部造型極為秀美,豐腴的面頰、秀麗的口、鼻、眉眼,尤其是嘴角微微內陷,十分生動感人,既有笑意,又不溢於外表。靈活的體態,顯示了女性獨特的柔美。

特徵

俑灰陶質,面部豐滿,頭梳並立雙高髻。腰身彎曲,低頭側目,作舞蹈姿態,面部施粉,唇塗朱紅,著襦裙,披帔肩。短溽殘存金彩,裙為鮮艷的水綠色,雲頭履亦施金彩。女舞俑面目秀麗,舞姿優美,為唐代優秀的雕塑藝術。

賞析

鑑賞

我們還可以通過這件女舞俑和同時出土的伎條俑,了解當時與市民生活聯繫最密切的藝術形式之一——條舞。由於唐代胡人大量湧入,西域各地的民間舞蹈也流傳到中原,這種能直接抒發人的情感的條舞,頓時在唐代城市中有所流傳,從揚州出土的這件女舞俑和伎條俑來看,揚州雖位於東海之濱,也深受其影響。所謂條舞,包括音樂和舞蹈兩方面內容,音樂是其主體,舞蹈是對音樂的補充。當時城市中流行的胡舞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等,觀其這件女舞俑,當屬於最具特色的一種軟舞,我們站在這件舞俑面前,似乎感到她婀娜的體態,或前或後,或徐或急,在慢慢的轉動,又仿佛聽到了白居易《琵琶行》詩中“輕攏慢捻抹復挑”之聲。女舞俑雖殘缺了雙臂,其舞姿動態十分明顯。舞俑的頭部向右傾,頸肩隨頭部向右。右側腰向右前方作彎腰動作,衣裙褶紋隨身體的線條而擺動的“輕歌漫舞”之態,真有“風吹仙袂飄飄帶,猶似霓裳羽衣舞”之境。由此可見,唐代條舞的流行,深為唐代各階層人士所偏愛,唐代城市中的那種胡化色彩更加撲朔迷離。
這件女舞俑,頭梳實心丫髻聳於發頂,從年齡上看應為一年輕女子。成年女子則改梳其它髮髻,故“丫頭”之名即源於此。唐代婦女在穿著上屬於一般流行的袒領,即袒露半胸於外的作法。唐詩中有“粉胸半掩疑暗雪”,以及“長留白雪占胸前”等,說的就是這種裝束。女舞俑上著絲質透明上衣,顯露了肌膚之美,胸前還配用了披帛,這條披帛長達2米多,往往繞於雙臂之上,走起路來,酷似兩條飄帶。女俑正在舞蹈,披帛呈S形繞過胸前,遮擋了過於袒露的胸部肌膚,向後拖至腰下,這種只給人以想像,而不直接表現的手法,堪稱高妙,顯示了陶俑藝人匠心。女舞俑下穿曳地長裙,唐代婦女的裙子長度超過前代,裙裾曳地是當時常見的現象。唐代婦女為顯示裙子修長,著裙時多將裙腰束至胸部,舞俑面部豐腴正體現了盛唐豐滿的美,而體態輕盈又表現了“楚腰纖細”的江南靈秀的氣質。輕盈的體態離不開修長的裙裾。唐代婦女的裙子的寬度,以廣博為尚,大多婦女的裙子,集6幅而成,因而有“六幅羅裙窣地”、“裙拖六幅湘江水”的形容。當時婦女穿這種長裙勞作時,多將裙幅撩起,以帶系之。當其舞蹈時,寬擺長裙則隨舞姿身體線條而擺動,看起來十分優美。唐代婦女的裙子色彩非常豐富,年輕女子最喜愛紅裙與綠裙,當時綠色的裙子名“翠裙”、“翡翠裙”等等。女舞俑下著翡翠高腰曳地長裙翩翩起舞,突出了長裙色彩的艷麗。女舞俑長裙裙擺正好蓋住腳面,露出了軟質錦鞋的翹頭。履頭高翹是唐人的時尚,《唐會要.輿服志》中就有“以彩帛縵成高頭履”的記載。女舞俑錦鞋翹頭露出裙邊,翹頭呈圓形,造型準確生動。

歷史

揚州城東鄉林莊唐墓出土的這批彩繪陶俑,從數量上看,正與“五品以上七十事”規制相符。而“人生只合揚州死”的東南一大都會,設有專門製作陶俑的“像生鋪子”乃情理所至。當時除了長安、洛陽之外,揚州處“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陶俑被大量用於墓葬之中。揚州出土的這件“東方維納斯”——唐代女舞俑的發現,反映盛唐社會開放與創造的精神面貌,同時也反映了城市市場生活的活躍,同時也反映了揚州制俑藝人的高超藝術水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