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0年,太平區轄5個街道。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148785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紅樹街道44013,煤海街道25292,高德街道35317,孫家灣街道17251,城南街道26912。
2002年4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33號)調整阜新市部分行政區劃:將阜新市細河區的水泉鎮劃歸太平區管轄。
文物古蹟
阜新萬人坑
在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南山。這裡掩埋著1935—1945年被日本侵略者壓迫致死的近6萬名阜新煤礦工人的遺骨。日本侵占阜新期間,為了掠奪我國地下煤炭資源,施行野蠻的“人肉開採”政策,致使大批礦工喪生。不甚忍受的殘酷壓迫的礦工,因反抗而遭鎮壓,他們的遺體都被埋葬在這裡,形成占地5平方公里的萬人坑。阜新市人民為紀念死難同胞,1968年在坑址現場建起了“死難礦工遺骨館”、“抗暴青工遺骨館”、“百骨亭”等,展出了死難礦工的部分遺物、照片。
行政區劃
太平區轄5個街道、1個鎮,55個社區居委會、11個村委會,:紅樹街道、煤海街道、高德街道、孫家灣街道、城南街道、水泉鎮。
紅樹街道辦事處駐太平大街3號,人口6.56萬人,面積3.32平方千米,轄16個社區居委會:黃家園、康大、曙光、陽光、星光、紅南、泰安、紅北、民安、玉龍、佳家、金劍、紅安、富民、海河、玉帶園。
煤海街道人口3.43萬人,面積2.4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居委會:海興、煤城、海泰、煤海、海潤、太平、煤電、海隆、泰和園、露天。
高德街道人口4.34萬人,面積6.13平方千米,轄12個社區居委會:商貿、新綠、雙城、雙山、西城、鐵工、南地、東山、東風、水源、他拉廟、南小井。
城南街道辦事處駐海新路255號,人口3.06萬人,面積7.43平方千米,轄9個社區居委會:安城、麓城、碧城、芳城、興城、盛城、佳城、翠城。
孫家街道辦事處駐高新路1號,人口1.88萬人,面積8.65平方千米,轄8個社區居委會:育才、民主、長勝、新園、向陽、西溝、龍灣、四平。
水泉鎮人口2.16萬人,面積80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長哈達、前營子、大巴溝、塔子溝、那台營子、西山、五家子、高德營子、戶部營子、水泉、東水泉。
發展優勢
阜新市太平區位於遼寧省的西北部,面積87.6平方公里,人口18.3萬,是煤電企業集中的工業城區。它和其它城區相比,具有三大優勢:
(一)區位優勢。“一五”期間太平成為國家的煤電基地,海州露天煤礦、阜新發電廠曾聞名於世。太平區地下煤炭資源極其豐富。交通、通訊十分便利。新義鐵路橫貫東西,公路建設編織成網,阜沈公路東起省城,阜錦公路西抵錦州港。同時伴隨著區域內大巴溝隧道、紅樹路、細河東大橋等一批重大市政工程的竣工和細河治理、煤城路改造、阜新市南出口經由太平區工程的啟動,無不展現了太平區的地域優勢。
(二)經濟優勢。太平區內政治、文化、金融以區政府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服務門類齊全,服務設施完備。工業經濟,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電力、輕工、機械、化工、紡織、電子、建材、醫療器械等行業的企業群體,產品銷往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民營個體經濟快速發展,小食品批發市場貨全興旺,物美價廉。水果批發、建材、房地產市場更是日新月異,別具一格。進入新世紀,對外開放成績斐然。到目前為止,太平區已具有出口創匯型企業4戶,外資企業6戶,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區域經濟更是跨躍式發展,一批新的大中型工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區內有173萬平方米的工業園區、106萬平方米的農產品深加工園區等待著利用;有2.8萬平方米的地下商城等待著投資;有許多資源和地方特色等待著開發;有數十家渴求甘露的工業企業等待著重新啟用。
(三)政策優勢。2001年,國家將阜新市確定為全國經濟轉型試點市,太平區由此也成為了轉型示範區。為了推進經濟轉型,促進太平區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太平區對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生產加工型項目實施免五減五的優惠政策;對來太平區興辦第三產業、房產開發、建築安裝業及以種殖業、養殖業為主要原料的農副產品深加工型企業實施最優惠的政策服務。工業園區土地無償使用50年,免收一切行政收費。同時還建立了對外商企業納稅大戶及中介人的獎勵制度。在政策落實上,區委、區政府說話算數,取信於民,及時兌現。
交通運輸
“一五”期間太平成為國家的煤電基地,海州露天煤礦、阜新發電廠曾聞名於世。太平區交通、通訊十分便利。新義鐵路橫貫東西,公路建設編織成網,阜沈公路東起省城,阜錦公路西抵錦州港。同時伴隨著區域內大巴溝隧道、紅樹路、細河東大橋等一批重大市政工程的竣工和細河治理、煤城路改造、阜新市南出口經由太平區工程的啟動,無不展現了太平區的地域優勢。
太平區就近火車站——阜新火車站。 阜新火車站新站舍包括售票大廳、候車大廳、行包房、辦公樓等4部分。其中候車大廳面積達到2000餘平方米,較原有站舍擴大1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