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73年,考慮到哈市是國家一類人防重點城市的重要戰略地位和原來修建的小幹道幅員小、質量差,適應不了人員機 動疏散和作戰需要的情況,決定修建一條貫穿全市,連通山區和“五能”(能防、能打、能機動、能生活、能生產)大型機動幹道工程,並於1973年8月1日經省委批准,取名“7381”工程。經過6年連續施工建設,完成工程埋深21米、高6米、寬7.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幹道工程111800平方米,幹道全長9.5公里。根據“7381”工程跨度大、埋層深、地層土質比較複雜等特點,參考國內外地下工程建設經驗,主要採取了“暗挖、上導洞、先拱後牆、跳挖馬口”的施工方法。主幹道施工,採取短開挖、強支撐、快襯砌,以築好的拱部襯砌支撐主體,然後在已築好的上孔保護部下挖中槽,跳格開挖馬口,澆注側牆,最後修築拱底,形成一個環形閉合結構。
據哈爾濱人民防空史志材料記載,“在大規模地構築防空工事的民眾運動中,哈爾濱的人民,從工人到機關幹部,從青少年學生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在黨的領導下,為保衛祖國、保衛哈爾濱,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一鎬一鍬,挖洞不止,打了一場氣壯山河的人民戰爭,同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顯示了偉大的創造力。”
“7381”工程參加施工單位有68個,平均每天參加施工的人數達1.5萬人,總投工量720多萬個工日,建成面積11萬多平方米。工程包括主幹道、支幹線、捷運車站(這項工程是按捷運規模設計的)、汽車引道和專項工程共5個組成部分,採取圓拱曲牆加仰拱的封閉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曲線街斷面加寬到7.8米、8.5米,道岔斷面的最大跨度為13.6米,支幹線從東大直街延伸至和興街路,西至動力區進鄉街。
建設過程
“7381”工程在當時來講,可算是一個天字號工程,由於當時不僅是市里領導重視,就連普通的老百姓對“7381”工程也是充滿期待。為了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各廠成立了“7381”工程指揮部,施工隊設連、排、班等編制,還從廠里抽調了廚師、會計、出納、醫生、護士,一應俱全。能抽調到“7381”工程勞動的人,都是經過全面考核的。當上面派下來幾個用人指標時,便有許多工人積極申請要求到“7381”工程去,這時廠里領導就要根據平時工人們工作的表現進行考核,如果符合條件的人太多時,廠里還要看看申請的員工家裡的生活條件。因為除了正常工資外,廠里每個月還給參建“7381”工程的工人補助20元至30元,在同等條件下,廠里儘量照顧家庭生活困難的工人。
上世紀70年代,對於普通的家庭一個月能吃上兩三頓肉就不錯了,但是“7381”工程的工人則是幾乎每天都有肉吃。為了保證工人們有充足的體力幹活,“7381”工程的一伙食費是一筆任何人都不能挪用的“巨款”,那時廠里的領導常常和“7381”食堂的工人一起去選購一伙食,而且,每隔幾天,廠里領導還專門派人到江里打魚回來給工人們改善一伙食。那時領導們常說的就是,“7381”工程是個體力活,決不能讓工人們餓肚子幹活。施工挖出來的土方並沒有白白扔掉,賣的錢都給工人們改善一伙食了。
由於沒有建設地下隧道的經驗,包括他在內的工程技術人員曾多次到北京、天津等地進行考察學習,並專程赴陝西九燕山鐵路土質隧道施工現場學習,指揮部還專門抽調了哈爾濱規劃設計院、哈爾濱市政設計院、建工學院地下工程教研室和電車公司的近百名技術人員,進行規劃設計。又專門在哈市近郊的黃山建了3公里的實驗段工程,積累了施工經驗,培養了施工隊伍後,才開始建設“7381”工程。“7381”工程結合了哈爾濱的地質特點,在施工時採用先拱後牆分段進行,保證了施工的安全,減少了土方量,節省了大量支撐材料,可謂人防工程的一項創舉。
當年臨時抽調的工人大都沒有施工經驗,只能摸索著乾。按照市里指揮部的規劃,畫出施工路線後先在地面上開挖,挖出一個類似菜窖的洞。挖到地下21米後,開始橫向挖。雖然大家不是專業的建築工人,但“7381”工程的質量無可挑剔。不說別的,就連沙子中有一塊木屑都得挑出去,石頭上有點泥,就用水洗乾淨了再用。工人的認真勁特別讓人佩服。
“這么大個工程都是一鍬一鍬挖出來了,工人吃的苦頭可想而知,手腳上的水泡都變成老繭了。”在閒暇之餘,工人就把手伸出來,比比看誰的繭子多,說明誰幹的活就多。
那時工人們三班倒,24小時不停施工。地面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出土口,每天車來車往,熱鬧非凡。地面上的工人們夏天頂著太陽乾,穿著短褲、光著膀子。身上都曬紫了,後背和肩膀的皮曬掉了一層又一層;在地下的工人更是辛苦,日日夜夜工作在潮濕陰暗的隧道里,冒著塌方的危險奮力掘進。
哈爾濱電機廠負責挖的3處隧道歷時兩年多竣工。在這個隧道里灑過汗水的工人,現在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有一些人離開了這個世界。現在這個隧道重新啟用,就是對他們的最大的肯定。
“7381”工程全部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整個工程消耗鋼材料12501噸,木材20549立方米,水泥10萬噸,砂子24.7萬立方米,各種石料40萬立方米,工程總投資5308萬元(不含人工費和零星工具費),平均每平方米造價404元。
走下七層半樓梯
在博物館附近的一個鞋城,拾級而下,穿過兩層商服區,又穿過兩層辦公和貯物區,“7381”工程漸顯尊容。
從地下第四層開始,工程鋼混結構裸露出來,四壁質地和洞頂的稜角,讓人一下便產生了置身地下掩體、身外銷煙紛飛的感覺。走到地下第七層,洞頂已呈拱形而下,一塊塊水泥拱板冷森森地形成一個整體,抹接處鼓起一條條整齊的脈絡。
據人防部門工作人員介紹,“7381”工程不但浩大,而且建築質量相當過硬,雖然經歷了30年的寂寞歲月,但各處牆體、拱頂、通道等依舊堅固如初。
下至地下七層半處,是一個十餘平方米的空間,一道鐵門擋住了去路。門當中是一個大鐵栓,一名管理人員上上下下打開了五道門鎖後,三名管理人員一起動手,大鐵栓才在吱吱呀呀聲中艱難地被打開。
拉開鐵門,一股潮濕溫暖的氣息透了過來。
據了解,作為一項人防工程,本著平戰結合的原則,“7381”工程各入口處基本都被利用,或成為商服的一部分,或分段成為停車場,但主幹部分都相當保密,或有人防部門派人專職看守,或有相關單位人員把守,一般市民是絕對沒有機會深入其內的。
拉開最後一道鐵門,便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這是一條巨大的拱形通道,一個人站在通道里,頓生微不足道的渺小感。寬大的混凝土拱板高高地“扣”下,整齊而肅穆地排列,猶如一條伏息的臥龍。
腳下是粗糙積塵的水泥路面,每走一步都會發出清晰而迴蕩的聲響。記者極目前望,燈光所及不足二十米範圍。
這條通道可以輕鬆容納兩輛重型坦克並行,一輛大型消防舉高車通行時,甚至可以半展一節曲臂。在如此深的地下,挖掘如此規模的隧道,在那個沒有高科技手段的年代,所費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順著燈光,向黑暗處走去,卻總感覺燈光總在不遠處,腳下有不盡路。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們在定期維管時,開著吉普車從哈工程大學入口到工大入口,只要十分鐘時間。
據人防部門介紹,按照建設時的規劃,工大、博物館、哈工程大學等一系列出入口,又被稱作“捷運站台”,修建時就已參照了外國捷運建設的標準,而現在哈市修建捷運工程,這些“捷運站台”也就真的將被建設成捷運站台了。
不足
哈市計畫利用“7381”工程,建設捷運線路。“7381”工程,的確為捷運建設提供了一個好的基礎,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解決起來並不簡單,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捷運建設必將受到干擾。
“7381”工程主要採取逆作法施工,該技術也存在一些缺點。缺點之一就是施工縫多,接茬如果處理不好,對工程的結構強度和整體性有一定影響,對防水有一定影響。
據哈市人防部門介紹,現在對“7381”工程的維管過程中,已發現了防水問題。一些路段出現不明漏水,有的地點積水達半人深。為此,人防部門專門建立了管理隊伍,定期用水泵抽水。現在要建捷運,工程里的水患是第一個阻礙。
“7381”工程距離場面21米到22米,在如此深的地下建捷運並非容易事。從地面下到捷運處,光靠步行下台階肯定行不通,需要建設滾梯。建滾梯就需要一定坡面,這就可能涉及到了徵用土地問題。該工程雖按捷運標準設計,但站台位置並不寬闊,出入口也十分狹窄。建捷運肯定就要擴大面積,而在距地面這20米的距離內,30年間又增加了許多管道和線路,開挖時將涉及多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