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品的製作與傳統文化所講求的致中和核心大體相同,自漢代開始就已逐步形成了整套完整的和香製作體系。和,有相應、相安、和諧、諧調、中和等義,與人文、美學、哲學等相關,是一種由不同要素所構成的和諧狀態,其包含了事物產生與發展、矛盾對立與統一。和香一直是我國古代制香用香的主流,南朝宋時期著名史學家范曄所著《和香序》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關於和香的著作,而成書於宋代的《陳氏香譜》、洪氏《香譜》、明代的《遵生八箋》、《香乘》等著作所表現的內容主要為和香的調配製作,“和香”(亦有“和合香”一說)在那時早已被廣泛認知。特別是明代的《香乘》,作者周嘉胄傾畢生精力所著,共收錄有和香方400多種,內容更是完整齊備。
和香是由多種香料經過各種調配製作及其香料間藥性中和作用後形成的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香品,從香料到香品的蛻變,需要通過長時間的攪拌和研磨,特別是香料的調配與炮製,是和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香料間藥性產生中和作用的過程,其目的是為了減少新香本有的燥味。香方的確立,香材的配伍,香料的炮製,時間的撐控,將直接影響著香的品質,閩南天然香製作技藝(和香)的過程是:應時採收天然香草香料,因人因時而異設計香方,配伍炮製香材,搗碎研磨諸香,和合成品,收入瓮缸,窨藏數日,做成各式香品及香丸、香餅等,經陰乾或烘乾處理,過一段時間窖藏後使用,具有驅疫避穢、安神助眠、靜心養生、淨化空氣等功效,可以紓解壓力、提高人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