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林[著名書法家]

周祥林[著名書法家]

周祥林 ,字若溪,號青堂,又名平江,平江鎖金,江蘇南京人。齋號若溪草堂、青堂、草青堂、豆閣、明和書屋。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周祥林工作室導師、中國電視劇導演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平江鎖金在很小的時候就到部隊里當了一名文藝兵。

周祥林[著名書法家] 周祥林[著名書法家]

自1986年起在全國各文學刊物發表散文、小說多篇,書法、繪畫作品多次參加各類藝術大展並獲獎。1989年,從部隊復員後工作的工廠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深造書畫篆刻,受業於黃惇教授。研究生畢業後,在老師的推薦下來到北京參加一套書法叢書的編輯工作。32歲那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系,開始了導演生涯。

現為中國著名書畫家、藝術評論家、導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周祥林恩師),沈鵬對他評價頗高:“有紮實的傳統功力,同時自己的面貌明顯,知識結構全面。”2016年12月,當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

拍了一部大型的紀錄片《中國打拐啟示錄》,電視連續劇有《走出藍水河》、《青花》、《月影風荷》、《飛花如蝶》《愛在來時》、《書聖王羲之》等

藝術年表

周祥林先生同高級編輯王克煜教授(左)合影 周祥林先生同高級編輯王克煜教授(左)合影

1999年,畢業時拍了一部大型的紀錄片《中國打拐啟示錄》,曾跟隨公安部門深入到犯案現場解救被拐女性,並在後來的生活中給予她們許多幫助。2001年,接拍電視劇《走出藍水河》,因其浸染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深受觀眾好評,並使他獲得了“中國電視十佳導演”的稱號。

2003年,與趙雅芝、斯琴高娃合作,接拍制瓷世家的傳奇故事連續劇《青花》;

2004年,導演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月影風荷》;

2005年,與書法家朱永靈、張智重(周祥林之弟子)開啟巡迴書畫展,首站為湖南長沙。

2006年,為紀念越劇誕辰百年,導演由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影視劇中心、浙江嘉興電視總台、上海華敏泰格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拍攝的三十集電視連續劇《飛花如蝶》;

2006年,與舒暢、喬振宇、崔林等年輕演員合作拍攝其第一部“青春偶像”劇《愛在來時》;

2007年,其主題為“唐詩之旅”的書畫展在安徽開幕,一共展出了近60幅他的書畫作品,畫中所作均是唐詩描繪過的地方。

出版專著

生活照片 生活照片

《花箋一百聲》、《匆匆的三月》、《風雅若溪系列》(九卷本)、 《周祥林書法集》、《周祥林中國畫集》、《周祥林書古詩冊》、《蘇軾評傳》、《青堂山水小品》、《草書古詩卷》、《周祥林畫集》、《風雅若溪周祥林書法展作品集》、《翰墨唐韻——周祥林書李白詩書法集》等。

藝術論文

《徐渭與四聲猿》、《論歌代嘯的自傳色彩》、《論東方電影中的寫意精神》、《黑澤明與小津安二郎的同與異》、《論演員的個性與角色的完成》等。

獲得榮譽

《匆匆的三月》獲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協會等單位頒發的金獎。

《走出藍水河》第三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導演。

2004年被評為第四屆中國電視藝術十佳導演。

作品欣賞

書法作品系列一 書法作品系列一
山水作品系列 山水作品系列
書札作品系列 書札作品系列

藝術感言

理想者的踐行

——當時只道是尋常展代序

中國人都知道杞人憂天的故事,也看不起不認腳、只認尺碼的鄭人,更笑話以為只有一片天的井底之蛙。

但回想近一百年來發生的一切,再看這三個故事,我們的想法可能就會改變。

近一百年來,人類不僅從地上挖到了地下,從地下挖到了海洋,而且早已挖到了天上,這天究竟怎樣,能不能掉下來,還真的很難說?

冷靜想想,杞人的憂患意識比我們早了幾千年呢!

對聯扇面書法系列 對聯扇面書法系列

只認尺碼不認自己的腳,當然顯得呆板,但像現在,有理不據,有法不依,有規不循,完全憑著自己,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是不是也太靈活的過了頭。

鄭人小愚,損害的只是自己之足,而今人如此,損害的就絕不僅僅是自己了。

僅從傳統文化的學習創作來看,如今的很多行為,已經損害到了幾千年優秀文化的根本,這些人要比井底之蛙無知、可笑的多。

求新是當下的總趨勢。新,誰也違背不了,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尤其是藝術,一個藝術家,其最終能感染人的也一定是他充滿己意的作品,這個“己意”,應該就是新意。

新,充滿魅力,人人敬重。

但新和舊,尤其是和好的尋常的舊,不應該對立、對抗。有些尋常的東西,即使人類再先進,再發展、再求新也不會過時,換句話說,人只要還要吃飯,還要睡覺,還要結婚生子,這些尋常就依然尋常地存在。

遺憾的是,我們卻在一片求新的喊聲中,把許多好的尋常丟失了,自從把古文、古詩、古詞翻譯成白話,把中國畫當成了純美術,把中國書法當作純藝術,中國傳統文化最致命的破壞就開始了。沒有了最尋常的審美方式,最精美,最誘人,最神采的地方也自然蕩然無存了。

書法作品系列二 書法作品系列二

翰札是中國人最優雅也是最直接、最本能、最真摯傳遞內心情思和感受的一種形式。古往今來,翰札所創造的文化燦爛,可以說是無以儔匹,書法史上,《蘭亭序》、《張好好詩》、《赤壁賦》等不朽之作 ,無不是以翰札為之。

可悲的是,翰札在當下,則幾近消亡,這也意味著中國文人氣質行將絕滅。即使在二十年前,翰札書寫也是一件尋常事,為什麼剎那間就要消亡了呢,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到底喪失了什麼,我們難道還不要反思?

當然,反思之外,我們更要吶喊,我以為,一切有文化良知的中國人都要吶喊!

北京子州美術館為我們掀起了吶喊的序幕,一批優秀的書畫名家,以“當時只道是尋常”為題,舉辦了一個專門的翰札展,作品多姿多彩,字、文、情、韻並茂。

古樸、高雅,簡約、沉雄,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我忽然覺得這群人很了不起,很有點杞人、鄭人的味道,只是和杞人、鄭人相比,他們更多的是抱負,是擔當。

雖然任重道遠,理想者已經踐行!

丙申夏,周祥林於豆閣即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