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吳祖鯤,男,二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61年1月18日出生於吉林省通化市,原籍遼寧省遼陽市。1970年5月8日隨父母走"5.7道路"和"6.26道路",被下放到通化縣快大茂人民公社快大茂第四生產隊插隊落戶。1979年9月以通化縣七中(以前的農中)首屆高中畢業生考入吉林大學歷史系,1983年畢業到中共吉林省委黨校任教至今。1997年底破格晉升為教授;吉林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兼職教授;吉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2001年至2003年於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ofCalgary)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文化史、文化社會學和社會發展理論研究。重返卡爾加里大學[1]
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5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1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文摘報》等刊摘編20餘篇次;被《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16篇以上,被國內外同行學者引用、評介百餘次,知網下載頻次12000餘次,獲省部級優秀成果獎十餘次。主要論文
.中國古代書院及其文化影響《長白學刊》1992年6期
[1]《新華文摘》1993年1期全文轉載
.海內外學者關於大陸國民黨政權崩潰原因的研究綜述(第二作者,郭永學合作)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5期
《新華文摘》1992年11期全文轉載
[1]張軍亭《抗戰結束後美蘇對華政策的變化及其對國民黨政權的影響》(《中州學刊》2009年3期)引用
[2]盧毅《國民黨軍隊政工的發展歷程及其痼疾(1924-1949)——兼與中共軍隊相比較》(《黨史研究與教學》2010年4期)引用
[3]汪朝光《全面內戰初期國民黨軍事失利原因之辨析》(《民國檔案》2005年1期)引用
[4]劉斌斌《解放戰爭軍事史研究述評——中國近代軍事史研究述評(續二)》(《軍事歷史研究》2002年4期)引用
[5]張濤《國民黨政權潰敗的政治學分析》(《中州學刊》2001年4期)引用
.中央蘇區文化建設論
《長白學刊》1993年4期
[1]《新華文摘》1993年10期論點摘編
[2]《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1993年10期全文轉載
[3]田輿圖、林小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文化史研究述評》,《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5期引用、介紹
[4](1995)第三屆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鼓勵獎
.中國古代方誌及其文化價值
《《新華文摘》1993年12期全文轉載
[2]《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地理)》1994年1期全文轉載
[3]張勃《地方志與北京歷史民俗研究》(《民俗研究》2012年4期)引用
[4]劉俊《中國唯一入選《四庫全書》的村志——《杏花村志》》(《中國地方志》2008年9期)引用
[5]王維新《旅遊文獻信息的開發與利用》(《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3期)引用
[6](1995)第三屆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論檔案的功用和文化價值(第一作者,吳桐合作)
《長白論叢》1993年6期
[1]《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檔案學)》1994年1期全文轉載
[2]丁梅《論歷史檔案的文物價值》(《學術交流》2008年10期)引用
[3]張貴華《論檔案價值形態》(《檔案學研究》2003年3期)引用
.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論
《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5期
[1]《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1995年9期全文轉載[2]田輿圖、林小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文化史研究述評》,《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5期引用、介紹
.抗日根據地的文化特點
《理論探討》1995年5期
[1]郜世奇、鄭欣《抗戰時期文化運動的歷史貢獻》(《黨政幹部學刊》2008年5期)引用
[2]陳旭清《近年來山西抗戰研究評述》(《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4期)引用
.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行者:“西學東漸”中的郭嵩燾
《社會科學戰線》1995年2期
[1]《新華文摘》1995年6期全文轉載
[2]《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1995年6期全文轉載
[3]黃林《百餘年來郭嵩燾研究之回顧》(《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2期)引用
[4](韓國)曹世鉉《最近五年來關於晚清時期“西學東漸”問題的研究略述》(《近代史研究》1998年1期)引用
[5](1998)第四屆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東北佛教文化述論
《長白論叢》1995年1期
[1]黃夏年《1995年中國佛學研究綜述——兼談當前佛學研究有關問題》(《宗教學研究》1996年4期)引用
.近代愛國主義的主題變奏──救亡圖存、向西方學習和留學運動
《長白學刊》1995年1期
[1]《新華文摘》1995年4期論點摘編
.抗日根據地文化理論和文化實踐
《長白論叢》1996年1期
.論鄧演達平民革命思想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6期
.鄧演達土地革命思想
《長白學刊》1996年3期
.解放區文化建設論
《長白學刊》1997年3期
[1]《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1997年8期全文轉載
[2]朱竑、司徒尚紀《行政建置變更對海南島區域文化歷史發展的影響研究》(《地埋科學》2006年4期)引用
[3]王蓉《1927—1949年國共兩黨文化取向之比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4期)引用[4]田輿圖、林小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文化史研究述評》,《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5期引用、介紹
.東北解放區新民主主義農業經濟構成
《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2期
.民主革命時期民盟與國共關係的演變
《珠海論壇》1997年3期
.陝甘寧邊區精神文明建設
《延安大學學報》1997年4期
5.提高農村人口文化素質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長白論叢》1997年3期
[1]《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人口)》1997年4期全文轉載
[2]石英《略論貧困山區人口素質的提高》(《科學·經濟·社會》1999年1期)引用
.文化環境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解放學刊》1997年3期
.論孫中山的現代化思想
《理論學刊》1997年2期
.孫中山的現代化建國思想
《孫中山與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商埠開闢與近代城市對外貿易的發展
《東北亞地區和平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琿春對外開放史略
《哈爾濱與東北亞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哈爾濱出版社1997年8月
.論長白文化的內涵與特色
《長白學刊》1997年6期
[1]劉彥臣、谷芃《長白山區滿族歷史文化研究述評》(《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9期)引用
.從《實業計畫》看孫中山的現代化建國思想
《學術交流》1997年4期
[1]《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1997年12期全文轉載
[2]李東泉、周一星《中國現代城市規劃的一次試驗——1935年《青島市施行都市計畫案》的背景、內容與評析》(《城市發展研究》2006年3期)引用
.論東北農業近代化
《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1期
[1]白宏鍾《移民與東北近代社會文明的建構(1860-1911)》(《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6年)引用
[2]王大任《市場、權力與資源流失——近代東北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的再探討》(《近代史研究》2012年5期)引用
[3]王大任《近代東北地區農業機械化經營的退卻及其原因》(《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1年2期)引用
.東北近代農業發展的經驗與教訓
《長白學刊》1998年第3期
[1]《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1998年7期全文轉載
[2]彭懷彬《論奉天當局對朝鮮移民開發水田的政策》(《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5期)引用
.蘇聯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富農政策的轉變及其影響(第一作者,王雪雁合作)
《東歐中亞研究》1998年6期
.評《新編中國通史》(民國卷)
《光明日報》1998年1月13日
.新的史學視角,撰寫民國信史
《江漢論壇》1998年1期
.論20年代末東北當局的對外政策
《東北亞論壇》1998年2期
.中西價值觀念與文化傳統探析
《通化師院學報》1998年3期
.論革命根據地文化建設(第二作者,郭永學合作)
《長白學刊》1998年6期
[1]《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1999年2期全文轉載[2]14田輿圖、林小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文化史研究述評》,《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5期引用、介紹
2000年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對武裝鬥爭問題的認識
《長白學刊》2000年3期
.論清代吉林的驛路交通
《長白學刊》2001年1期
[1]藍鷗、王萬盈、孔明、華倫、國平、楊君、之愷《2001年中國經濟史研究述評》(《中國經濟史研究》2002年2期)評述 .中國近代農業教育的興起及其特點
《長白學刊》2003年6期
[1]袁野《論日本對清末中國農業教育的影響》(《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13期)引用
[2]魏露苓《晚清西方近代農業科技在基層的推廣活動》(《學術研究》2007年4期)引用
[3]傅瓊《美國與近代中國高等農業教育》(《中國農史》2007年1期)引用
[4]王先明、邵璐璐《清末實業教育述論》(《晉陽學刊》2008年3期)引用
[5]劉麗、胡槿、杜華《2003年中國近代史論著目錄》(《近代史研究》2004年5期)引用
[6]李霞《近代中國實業教育的歷史考察》(《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2期)引用
.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吉林日報》2004.4.25
.科學發展觀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
《長白學刊》2004年6期
.培育和諧社會的文化理性
《長白學刊》2005年5期
《新華文摘》2005年23期論點摘編
.美國文化政策述評
《吉林黨校報》2005年11月9日
.論東北地區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
《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2期
[1]《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06年7期全文轉載
[2](2008)第三屆全國黨校系統科研成果三等獎
.傳統年畫及其民間信仰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6期
[1]《新華文摘》2008年3期論點摘編
[2]《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2期論點摘編
[3]《文摘報》2008年2月21日論點摘編
[4]《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08年3期全文轉載
[5]《文化學刊》2008年3期論點摘編
[6]雷禮錫《中國傳統環境藝術的信仰精神及其現代使命》(《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4期)引用
[7]蔡惠姝《中國農村民間年畫考略》(《農業考古》2009年4期)引用
[8]張昕《“現代化”、“全球化”語境下河南傳統美術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美與時代(中)》2011年6期)引用
[9]代芙蓉《綿竹年畫文化產業研究》(《電影評介》2011年18期)引用
[10]曾麗《從年畫中看其民俗性特徵和漸進式發展》(《美術教育研究》2011年11期)引用
[11]苟雙曉、徐人平《年畫分類及功用探析》(《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3期)引用
[12]王長征《中國民間年畫的倫理教化功能》(《衡水學院學報》2010年6期)引用
[13](2010)第八屆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4]《光明網o理論o學術動態》2008.3.4論點摘編
[15]《光明網o文化日記》2008.2.23論點摘編
[16]《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網·學術動態》2008.3.7 [17]第八屆吉林省人民政府設社科優秀成果2等獎
.民間年畫的社會教化功能(第一作者,王慧姝、吳珺合作)
《長白學刊》2007年6期
[1]《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年1期論點摘編
[2]蔡惠姝《中國農村民間年畫考略》(《農業考古》2009年4期)引用[關武軍《鄉村民間年畫魅力賞析》(《農業考古》2010年4期)引用
.文化理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保證
《行政與法》2007年1期
[1]王俞波、李紫娟《論都市化進程中的都市文化理性》(《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2期)引用
.傳統文化的民間形態——文化視閾下的中國民間年畫
《學習與探索》2008年1期
[1]《新華文摘》2008年3期全文轉載
[2]董明《近十年來年畫研究現狀述評》(《河西學院學報》2011年1期)2次引用
[3]李霄飛《淺論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功用與保護》(《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年7期)引用
[4]宋和平、徐海燕《中國年畫的民間形態及其傳承流變中的文化思考》(《學術論壇》2010年11期)引用
[5](2009)第二屆全國行政學院系統科研成果三等獎
.文化產業與文化安全
《長白學刊(解放思想專輯)》2008.
.東亞文化格局:演變與應變(第一作者,商學君合作)
《長白學刊》2010年6期
[1]李銘娜、武振玉《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衰退與重建——以漢字的地位變遷為視角》(《東北亞論壇》2011年5期)引用
.論民主黨派與新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
《理論探討》2010年2期
[1]史獻芝、劉建明《關於新社會階層政治認同問題的思考》(《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1年4期)引用
.民間文化的價值支撐
《長白學刊》2011.6
.革命根據地文化建設的當代啟示(第二作者,吳桐合作)
《長白學刊》2012年1期
.中國主流文化之構建與民族凝聚力的歸宿
《湖南社會科學》2013年4期
[1]《新華文摘》2013年22期論點摘編
[2]吉林省人民政府社科三等獎
[3]第三屆國家行政學院優秀科研成果2等獎
.落實文化強國戰略任務加快吉林文化產業發展《繼往開來求實創新》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
.民族凝聚力提升與文化強國建設的文化分析《長白學刊》2013年4期(王慧姝合作)
.楊靖宇在長白山地區的主要活動《東北史地》2013年4期
.抗聯精神的文化內涵和當代啟示《長白學刊》2013年5期(周知民合作)
.文化視閾下宗族社會功能的反思《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王慧姝合作)
[1]《新華文摘》2014年第16期論點摘編
[2]吉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獎1等獎
.宗祠文化的社會教化功能與社會治理邏輯《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第4期(王慧姝合作)
[1]《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9期正文轉載。
.敬祖文化的傳承及其當代價值《桂海學刊》2014年1期
.從唐宋文人的生活視角看民族文化傳承 《學習與探索》2014年10期(禚麗華合作)
.強化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紅旗文稿》2015年第9期(王慧姝合作)
[1]《新華文摘》2015年第16期論點摘編;
[2]25家網站轉載;
[3]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農村學校組織學習並寫出心得筆記。
.科舉制度的文化社會功能與影響《湖南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王慧姝合作)
.科舉文化的國家治理邏輯《理論學刊》2015年第5期(王慧姝合作)
.革命精神史視域下的東北抗聯精神《吉林日報》2015,9,10
.東北抗聯在革命精神史的地位《桂海論叢》2015年6期(管玄同合作)
.中共革命紀念活動與革命精神史關係初探 《貴州師大學報》2015年6期(周家彬合作)
.革命精神史視域下的東北抗聯精神《吉林日報》2015-9-10
.評《北滿開拓團研究》《東北史地》2015年第4期
.民族凝聚力視野下中共紀念活動的功能研究
《理論探討》2016年第3期
[1]《新華文摘》2016年第16期論點摘編;
[2]《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6年第3期論點摘編
.西方政治學引入與晚清社會
《深圳大學學報》2016年第4期
[1]《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6年第5期論點摘編
[2]《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12期論點摘編
.提升多民族國家的文化認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8-8
.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提升文化產業價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12-29
.東北抗聯精神及其當代實踐價值
《吉林黨史》2017年第2期
.國家文化安全視域下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探析
《桂海論叢》2017年第5期
[1]《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7年第6期論點摘編
.文化自信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靈魂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8-10
.漢真番郡考辨
《地域文化研究》2017年第6期
.傳承東北文化弘揚抗聯精神
《吉林黨史》2017年第5期
專著
1.《革命根據地文化史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1]《<革命根據地文化史論>一書公開出版》(《吉林黨校報》2007年3月30日)評介
[2]《開拓黨史研究新領域---評革命根據地文化史論》(《吉林日報》2007年10月13日)評介
2.《社會主義文化概論》(主編)吉林省委黨校本科教材 1995
3.《本土文化視域下民族凝聚力提升研究》(國家社科項目成果)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
科研項目
負責人:1.校重點科研課題:
“革命根據地文化史論”(《結項證書》科研處發2007.4.27)
2.2013年度校級合作調研重點課題:《抗聯精神相關問題實證研究》(校(院)字〔2013〕20號)
3.吉林省社科基金項目:
《民族凝聚力與文化強國建設研究》
(項目編號2013B016)立項時間:2013年1月10日
第二屆吉林省社科課題優秀成果2等獎
4.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本土文化傳承與民族凝聚力提升路徑研究》
(項目編號:13BKS054) 立項時間:2013年6月10日
《文化視域下國家整理能力現代化研究》(項目編號:2017zd0001)
7.2017年吉林省社科重點課題
《東北文化傳承與文化自信提升契合研究》(項目編號:2017A1) 8.2018年校重點課題
《新思想新理論引領文化產業發展實現路徑》(項目編號:2018)
9.2018年吉林省社科重點課題
《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17A1)
主要科研獲獎
1.1995第三屆吉林省人民政府設社科優秀成果3等獎
2.1995第三屆吉林省人民政府設社科優秀成果鼓勵獎
3.1997第一屆吉林省黨校系統優秀科研成果1等獎
4.1998第四屆吉林省人民政府設社科優秀成果3等獎
5.2008第六屆吉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優秀科研成果1等獎
6.2009第二屆國家行政學院優秀科研成果3等獎
7.2010第八屆吉林省人民政府設社科優秀成果2等獎
8.2011吉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優秀科研工作者獎 9.2013第二屆吉林省社科課題優秀成果2等獎 10.2014第三屆國家行政學院優秀科研成果2等獎 11.2014第十屆吉林省人民政府設社科優秀成果3等獎 12.2015第十屆吉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優秀科研成果1等獎 13.2015吉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獎1等獎 14.2016第十一屆吉林省人民政府設社科優秀成果2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