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山[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吳瑞山[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吳瑞山[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瑞山(1913.05.10~2012.10.24 ),男,安徽六安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1931年參加紅軍。曾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二師三十五團連長。吳瑞山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後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等職。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簡介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丁集鎮明墩村人,1913年5月10日出生。1931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簡歷

吳瑞山[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吳瑞山[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在紅四方面軍4軍歷任通信隊隊長、指導員、連長。抗日戰爭在晉察冀軍區擔任營長、團參謀長、晉察冀軍區熱遼縱隊第二十七旅七十團團長、東北民主聯軍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十七旅副旅長。解放戰爭到東北,任第四野戰軍十二兵團四十五軍一三五師副師長,這個師原任師長是丁盛,丁盛升任副軍長後,吳瑞山升任師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三、第四次反“圍剿”作戰,百團大戰,遼西楊家杖子戰鬥,遼瀋等戰役戰鬥。1952年10月,44軍和45軍合編為54軍,吳瑞山任陸軍第四十五軍副軍長,再次成為丁盛的副手。1953年丁盛、吳瑞山率54軍入朝作戰,在朝鮮,丁盛離任後,吳瑞山升任陸軍第二十三軍軍長。吳瑞山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吳瑞山回國後,任陸軍第三十一軍軍長。1962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任閩北指揮部司令員,1964年擔任江西省軍區司令員。他在文革支左中遭到批判,1967年6月7日晚7時在南昌人民廣場和劉陪善、林忠照一起向民眾作檢查。1967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處理江西問題的決定》,中央認為:江西省軍區及部分軍分區某些領導人,在支左工作中犯了嚴重方向路線錯誤,支持保守派,鎮壓了革命派。中央作出決定改組江西省軍區,任命程世清為福州軍區副政委兼江西省軍區政委、楊棟樑為江西省軍區司令員、並調溫道宏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吳瑞山被免去省軍區司令員職務,“、應對所犯錯誤作認真的檢查”、。1967年12月,、中共中央同意了江西省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的報告,決定成立江西省革命委員會,程世清為主任、楊棟樑、黃先、於厚德與萬里浪為副主任。1970年,溫道宏和劉雲、白棟材、潘世告、樊孝菊、塗烈擔任副主任。林彪事件後,佘積德(少將、福州軍區炮兵政委)和楊尚奎任副主任。程世清被關押後,1972年6月佘積德接任主任。1974年12月江渭清擔任主任。吳瑞山後來擔任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和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吳瑞山夫妻合影 吳瑞山夫妻合影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原武漢軍區副司令員吳瑞山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10月24日22時1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100歲。

吳瑞山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武昌殯儀館舉行。

吳瑞山同志逝世後,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賈慶林、習近平、王剛、俞正聲、徐才厚、郭伯雄、梁光烈、遲浩田、張萬年、張震、李繼耐、傅全有、于永波、張陽、章沁生、徐粉林、魏亮、蔡英挺、鄭衛平,鄭勤、呂丁文、王治民、邢書成、劉長銀、賈曉煒、王玉仁、閻力平,曾思玉、傅奎清、劉書田、楊德清、陳國令等分別以不同方式對吳瑞山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對其親屬表示親切慰問。

全國政協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中共廣州軍區委員會,廣州軍區司令部、政治部、聯勤部、裝備部,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海艦隊,河南、江西省軍區,以及軍區各大單位等分別發來唁電或敬獻花圈。

上午9時許,在低沉的哀樂聲中,田義功、楊志琦、范小兵、侯長安、汪金玉、陳大民等軍地領導在吳瑞山同志遺體前肅立默哀、鞠躬,與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

參加送別儀式的還有:駐漢部分老同志、部隊官兵和吳瑞山同志生前友好、家鄉代表等。

吳瑞山[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吳瑞山[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青山垂首,史河含悲。2013年1月27日上午9時,載著百歲開國將軍吳瑞山骨灰的靈車在家人及工作人員的護送下緩緩駛入九峰山。吳瑞山將軍的老伴李煒攜4個子女和孫輩們含淚將覆蓋著黨旗的將軍骨灰輕輕地安放在青松翠柏中的革命公墓。軍地代表參加了安放儀式,向將軍骨灰敬獻了花籃和鮮花。

個人經歷

革命經歷

1931年的初秋,18歲的吳瑞山緊牽著15歲的弟弟吳紹榮的手,一起報名參加紅軍。與許多紅軍戰士一樣,他們參加紅軍的理由很簡單———-當紅軍能夠吃飽飯。8歲那年,母親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1932年7月,吳瑞山隨28團圍攻湖北麻城。戰鬥中,他左腿中彈,被戰友強行抬下陣地,送到後方醫院治療。清點隊伍時,弟弟哭喊著到處找他。戰事急促,容不得弟弟繼續尋找,他隨大部隊繼續前進。吳瑞山出院歸隊,被分配到少共國際團一連當戰士。自此他們兄弟倆分頭作戰。

3個月後,紅10師和少共國際團在棗陽與敵展開激戰。交戰雙方都使出了全部氣力,陣地上血流成河。吳瑞山和他的連長秦基偉都負傷了,一顆子彈穿透他的左上臂,另一顆子彈打在了秦基偉的右臂,兩人被同時送進了隨軍醫院。

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四軍通信隊隊長、連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三過草地,部隊減員十分嚴重,不得不進行緊急補給。紅四軍政治部主任洪學智決定讓吳瑞山到連隊當連長。

平津戰役 平津戰役

1937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決定以原紅四方面軍的第4軍、第31軍為主組建“援西軍”,由劉伯承任司令員。3月初,紅4軍奉命從陝西三原地區出發,接應受困祁連山的西路軍。當紅4軍將士日夜兼程趕到甘肅某地時,突然接到“原地待命”的通知。此時西路軍已被打散,紅4軍將士兩眼含淚,翹首西望,期盼親人回歸。

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抗大二分校區隊長,晉察冀軍區營長,冀熱遼軍區團長、副師長,東北野戰軍師長。參加了遼瀋、平津、衡寶等戰役。

解放戰爭平津戰役中,吳瑞山任135師副師長。1949年元月,135師在結束白塘口阻敵東逃任務後,繞道楊柳青進至天津東北的大畢莊一帶集結。

攻城開始,守敵早已被我軍的勢如破竹之勢打慌了。吳瑞山所部403團一營一連僅用三分鐘,似神兵天降,將紅旗插上了民權門。就在敵人的防禦被我撕開缺口的一剎那,驚恐萬狀的敵人發瘋似的反撲過來。

敵我雙方展開激戰。副師長吳瑞山親率404團沖入敵陣,“雙方打紅了眼”。此時,軍首長得知他率部打開突破口,已在戰場最前沿,果斷下令,讓他指揮兄弟部隊從民權門突進。

1949年10月2日黃昏,吳瑞山率部從潭市出發,晝夜不停地穿行在往南延伸的崎嶇山路上,沿途遇敵就打,但不戀戰。一路急行軍,他們與上級失去聯繫。5日拂曉,他們突進靈官地區。打開電台,失靈幾日的電台居然恢復了功能。當師部把部隊所在位置電告野總時,野總對他們神出鬼沒,悄然潛至敵腹部深感吃驚,回電讚賞:“很好,你師已插入敵人的心臟,現就地待命,下步行動由野總直接指揮。”

抗美援朝

與金日成首相一起視察部隊(右一為吳瑞山) 與金日成首相一起視察部隊(右一為吳瑞山)

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軍長、軍長。

1952年10月,44軍和45軍合編為54軍,吳瑞山升任54軍副軍長,再次成為丁盛的副手。

志願軍跨國鴨綠江 志願軍跨國鴨綠江

1953年丁盛、吳瑞山率54軍入朝作戰,在朝鮮,丁盛離任後,吳瑞山升任54軍軍長。吳瑞山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吳瑞山回國後,任31軍軍長。

1962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任閩北指揮部司令員。江西省軍區司令員,福州軍區、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是第六屆人大政協委員。

1964年擔任江西省軍區司令員。他在文革支左中遭到批判。

1967年6月7日晚7時在南昌人民廣場與劉陪善、林忠照一起向民眾作檢查。

1974年12月,江渭清擔任主任。吳瑞山後來擔任福州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1992年,頭髮花白的吳瑞山將軍執意要回四川。進川後,他帶著老伴驅車直奔弟弟犧牲的地方。茫茫草地,那棵標記弟弟長眠的地點的楊樹蕩然無存。他帶來了一套他珍藏多年的軍裝,深深地埋進了草地。

個人軼事

奮勇殺敵

1935年春天,吳瑞山鬧了幾次“笑話”。那天,陳錫聯團長奉軍政委之命,策馬來接吳瑞山到29團就任政治處主任。“我一聽嚇了一跳,”將軍回憶道,“打仗我不怕死,可那時就怕當官。我沒有文化,怕誤事。”

吳瑞山託辭不去,軍政委氣得臉色紫青。後來被授予上將軍銜的陳錫聯見狀,忙給他們打圓場。政委一言未發,氣鼓鼓地策馬而去。幾個月後,在紅軍撤退途中,政委又令人將他招至軍部,以命令的口吻通知他到30團三營當營政委。吳瑞山又要推諉,政委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警衛員,把扁擔給我找來!”

政委操起扁擔,朝著他的屁股就抽。吳瑞山緊咬著牙,梗著脖子,高聲叫嚷:“讓我在前線打仗,我行!這官我搞不了!”政委無奈,將扁擔摔在地上。“我的屁股都被他打腫了,”說到這裡,將軍孩童似地手朝身後摸去,忍不住地竊笑,“那個時候單純啊,給官都不要。”

兩次“抗命”,已讓政委感到傷心和憤怒,一氣之下,將他交給時任軍政治部主任的洪學智,洪主任笑哈哈地將他收納,安排他到政治部乾訓隊任副隊長,“職務與政委的安排差了一大截子。”

周總理設宴

1952年的冬天,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4軍副軍長兼參謀長吳瑞山跨過了鴨綠江。6年後的1958年3月,吳瑞山奉命率部回國。“我是最後一批撤離朝鮮的,”將軍說,“回到北京後,受到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熱烈歡迎。”

周總理設宴款待他們。席間吳瑞山將軍興奮異常,起身給周總理敬酒。楊勇司令員命令他:“你是軍人。你喝五杯,總理喝一杯。”將軍遵命,連飲20杯酒。“那次我真是醉了,讓人扶著才走下樓梯。”將軍咂著嘴說,“平時喝這點酒不當回事兒,那天實在是太激動太興奮,出了‘洋相’。”

給官不當,兩次“抗命”挨扁擔

1935年春天,時任紅四方面軍團長的陳錫聯(1955年被授予上將)奉軍政委之命,來接當時在軍部通信隊當隊長的吳瑞山去29團就任政治處主任。吳瑞山當時託詞不去,在場的軍政委氣得臉色紫青。陳錫聯見狀,連忙打圓場,結果軍政委一言未發,氣鼓鼓地策馬而去。

幾個月後,在紅軍撤退途中,軍政委又令人找來吳瑞山,以命令的口吻通知他到30團三營當營政委。吳瑞山又要推諉,:“警衛員,把扁擔給我找來!”軍政委操起扁擔就朝著他的屁股抽去。吳瑞山硬著脖子叫嚷:“讓我在前線打仗,我行!這官我搞不了!”軍政委無奈地將扁擔摔在了地上。

兩次“抗命”,軍政委一氣之下,將他交給時任軍政治部主任的洪學智,洪學智只好安排他到政治部乾訓隊任副隊長,職務與軍政委的安排差了一大截。

李煒笑著告訴記者,後來吳老在回憶這段歷史時曾笑著說:“那時不怕打仗就怕當官。我沒有文化,怕誤事。另外還一心想和國民黨反動派面對面真槍真刀地乾,為犧牲的弟弟和戰友們報仇!”

歪打正著,插入白崇禧腹地

解放戰爭中吳瑞山參加了遼瀋、平津兩大戰役,並曾以副師長的身份指揮本師和兄弟師打進了天津城。而最為傳奇的是在渡過長江後與白崇禧的一次交鋒。

1949年10月2日,吳瑞山率部從湖南湘潭市出發,晝夜不停地穿行在往南延伸的崎嶇山路上,不料,一路急行軍後,因電台故障與上級失去了聯繫。5日拂曉,當他們突進至靈官地區,再度打開電台時,失靈幾日的電台居然又恢復了功能。當吳瑞山把部隊所在位置電告野總時,野總對他們神出鬼沒,悄然潛至敵腹部深感吃驚。

正在指揮國民黨軍隊作戰的白崇禧突然發現,自己的腹部被插上一把尖刀。此舉徹底打亂了白崇禧的精心部署,他急調四個主力師實施堵截,想消除心頭之患。吳瑞山率部沉著應戰,與主力部隊裡應外合,最終白崇禧因腹背受敵,以慘敗而告終。

個人愛好

嗜酒

吳瑞山將軍一生嗜酒。戰爭年代水壺中裝滿烈酒,行軍途中以酒代水。古稀之年,每日仍必飲6杯白酒。多年不食牛肉。長征途中暴食流著血水的生牛肉,重傷腸胃,自此聞到牛肉腥味腹腔便翻江倒海。

彈鋼琴

吳瑞山將軍會彈鋼琴,那年部隊打下一所洋人主辦的教會學校,裡面有一架鋼琴,將軍沒有見過,便好奇地擺弄,無師自通。由此對鋼琴產生濃厚興趣,閒暇時以彈鋼琴自娛。不過,彈的都是紅軍歌曲。

花生米

將軍晚年對花生米情有獨鍾,每日佐以一碟花生米喝酒。“花生米必須是用陳醋泡過的。”放在飯桌上的一壇陳醋花生米。“喝完酒後,習練書法。”

客廳里掛著將軍書寫的條幅。有一幅題為《九十述懷》的作品十分醒目:

吳瑞山夫妻合影 吳瑞山夫妻合影

“鄙人出身最貧寒,舊時家中少吃穿,參加革命求解放,黨的培養恩如山。退休二十有餘載,組織關懷愛心田。工勤照料由衷感,鄰里友朋問寒暖。我惜今天這一步,怎不安生度晚年。”

個人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遭受迫害

1967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處理江西問題的決定》,中央認為:

江西省軍區及部分軍分區的某些領導人,在支左工作中犯了嚴重的方向路線錯誤,支持了保守派,鎮壓了革命派。中央決定改組江西省軍區,任命程世清為福州軍區副政委兼江西省軍區政委,楊棟樑為江西省軍區司令員,並調溫道宏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吳瑞山被免去省軍區司令員職務,“應對所犯錯誤作認真的檢查”。

中央還決定成立以程世清為主要負責人的江西省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楊棟樑、溫道宏、魯鳴、羅元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