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①見《外科啟玄》卷九:“小小孩疳食透腮頰。初生時如米豆大小瘡。次則漸大,蝕破腮頰。故名含腮瘡。若不早治,破透了治尤難。急用二金散方。用雞內金、鬱金各等分末。先用鹽湯漱淨,次用藥上之效。”
②痄腮之別稱。
指新生兒面頰近頤頷部位的瘡腫,初為豆粒狀,逐漸增大,重證可蝕破頤頰,多由熱毒所致。指「痄腮」。
①見《外科啟玄》卷九:“小小孩疳食透腮頰。初生時如米豆大小瘡。次則漸大,蝕破腮頰。故名含腮瘡。若不早治,破透了治尤難。急用二金散方。用雞內金、鬱金各等分末。先用鹽湯漱淨,次用藥上之效。”
②痄腮之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