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米特人

含米特人舊譯“含族”,亦稱“哈姆人”。“含米特”意即“含的子孫”,得名於猶太經典《創世記》所載傳說。

含米特人

正文

舊譯“含族”,亦稱“哈姆人”。“含米特”意即“含的子孫”,得名於猶太經典《創世記》所載傳說。謂含米特人的始祖為挪亞次子含(Hamu)。在昔日非洲學中,含米特人一般分為北支和東支:北支系指柏柏爾人,東支指古埃及人、科普特人和庫希特各族。
19世紀末,德國的埃及學者R.萊普修斯在非洲語言學中首先使用“含米特”一詞,以表示北非和東北非具有某些共同特徵的語言,其中包括古埃及語、科普特語、柏柏爾諸語和庫希特諸語。20世紀初,德國民族學家、非洲語言學者C.梅茵霍夫在這一語言概念的基礎上創立了種族主義的“含米特論”(Hamitic Theory)。後經法國語言學家M.德拉福瑟和英國人類學家C.G.塞利格曼等人的宣揚,使這一理論更加系統化,流傳甚廣。根據“含米特論”的觀點,認為黑人低劣,不能創造文明,而是膚色較淺的含米特人給他們帶來了高度文明。這一學說曾在非洲學各個領域產生過消極影響。根據近現代的研究證明,實際上並不存在統一的“含米特語族”,舊稱含米特諸語言應分成古埃及語、科普特語、柏柏爾語族庫希特語族。而使用這些語言的各民族也不能構成統一的種族,埃及人和柏柏爾人屬於歐羅巴人種(白種人),庫希特人屬於衣索比亞人種(黑白混合種人)。那種認為黑人低劣、黑非洲文明由外面傳來的“含米特論”,實屬種族主義的偏見。在當今非洲學中已被否定,“含米特人”一詞也很少採用,而改用它原來所包含的各個民族的具體稱謂。古埃及人已與阿拉伯人融合,形成現代埃及人;科普特人為古埃及人中仍保持基督教信仰者的後裔,人口約400萬(1978),現為埃及的少數民族;柏柏爾人為北非的民族集團,人口約870萬(1978),主要分布於埃及以西的北非各國;庫希特人為非洲之角和部分東非地區的民族集團,人口達1950萬(1978),主要分布於衣索比亞、索馬里、吉布地以及蘇丹共和國東北部、埃及東南部、肯亞東北部和坦尚尼亞北中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