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清初,王姓自本鎮樓底村遷來定居,因地處樓底山後,故命村名后庄。
大事記
1941年本村解放。
1954年成立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4月黨支部書記王樹先、大隊長王樹芹帶領村民,參加大煉鋼鐵運動。
1964年2月在村東溝建第一個微型水庫(泉水眼水庫)。同年秋,又在村北溝建起了一座小型水庫(臥龍庵水庫)。
1970年王鋒雲從部隊離休回村,被選為黨支部書記,帶領民眾在村大小河流的上游建起壩頭地,改變了本村糧食產量不高的局面。
1975年村黨支部派人到萊陽農學院學習果業技術,並邀請有關技術人員來村指導,使后庄一舉成為朱吳公社的果業大村,經濟收入空前增加。
1980年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1982年黨支部帶領民眾在村東溝栽植了6.7公頃紅富士蘋果。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0年黨支部書記王建國、村委會主任王樹松帶領民眾,用了一個冬天的時間,修建倒虹吸水槽240多米,鋪設管道2400米。
1992年投資9萬元,全村吃上了自來水。
1993年投資7萬元,安裝閉路電視。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1955年,糧食畝產80多公斤,總產約2.5萬公斤。
1970年,糧食畝產250公斤,總產12.4萬公斤。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提高到350公斤。
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653公斤,總產達到26萬公斤。
1970年以來,本村大力更新蘋果品種,並栽植板栗、銀杏6.7公頃。2000年,水果、乾雜果總收入達到80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649萬元,其中農業311萬元,林業5萬元,畜牧養殖業300萬元,其它收入33萬元。
第二產業
建國初,本村僅有手工業作坊,經濟收入很少。
1982年以來,先後建起了印刷廠、麵粉加工廠、小型榨油廠等。
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86人,總收入160萬元,其中工業130萬元,建築業30萬元。
第三產業
1982年,建村辦商店1個,從業人員2人,只經銷些油、鹽、醬、醋等日用品。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第三產業逐步興起,先後發展起運輸、電氣焊、飲食服務業等。
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56人,收入117萬元,其中運輸業50萬元,商飲業46萬元,服務業21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建國後,本村辦起國小,後併入朱吳完小。
1983年,村又辦起了幼兒識字班。
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相繼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6人。其中有24人為1985年後考取的。
建國初期,本村文化娛樂以觀看民間文藝節目為主。改革開放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家家有了電視、冰櫃、洗衣機,統一規劃房屋,村民全部住上了瓦房,街道也進行了整修,村民的文化生活煥然一新。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
1942年1月,王方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秋,王樹良、王樹楷入黨。同時成立黨小組,王方玉任黨小組長。
1943年10月,成立黨支部,王樹良任黨支部書記,王樹楷任副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開展反奸、反霸、反特鬥爭,組織開展參軍、參戰、支前等工作。
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王樹良、王樹楷、王樹先、王福榮、王壽閣、王鋒雲、王建國、欒法平、欒發波。
1983年,村黨支部被中共煙臺市委、海陽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45人。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42年7月,成立村公所,村長王樹楷。
1943年,改稱村政府。
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
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
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
曾任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樹楷、王寶玉、王建富、王樹芹、王樹良、王建芳、王仁雲、王樹友、王樹松、欒發波。
人物
人物簡介
王桂南(1922-1978):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青島某公司經理、北京市總工會科長、甘肅省總工會主席等職。
王濤,字建春,1917年生。194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參加工作。曾任中共海陽縣高山區委副書記、書記,鳳城區委書記,海陽縣副縣長、黨組副書記,山東省行政學院辦公室副主任,山東省政法幹部學校副校長,撫州師範學校校長,華東地質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書記等職。
姜振東,1924年生,中共黨員。1945年參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共五龍縣野頭區委宣傳委員,新華社南海支社記者,《膠東日報》編輯,《展望》周刊社管理部副主任,新知識出版社辦公室主任,上海教育出版社編輯室主任,上海市教育局人事處副處長、黨組辦公室主任、局機關黨總支書記等職。
烈士名錄
王建起、欒進友、王福禮、 王平雲、王周雲、王樹科、王樹斌、王樹祥、 王和雲、玉樹基、王建堂、王喜南、王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