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大學體育學院始建於2001年。2006年原吉林大學公共體育教學與研究中心整合劃歸到體育學院,整合後的體育學院承擔體育專業課教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和全校的公共體育課教學、學校民眾體育活動的組織、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與競賽、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工作。

師資力量

現有教授23名,副教授61名,講師91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9名,袁雷院長被教育部聘為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從事專業體育教學的教師30人,其中教授8 人,副教授 8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人,在讀博士 6 人,具有碩士學位的 16人。學院設有社會體育、體育教育、運動訓練3個本科專業和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課程與教學論3個碩士點。建院至今,已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在體育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同時,有2篇入選雅典奧運會、奧林匹克體育科學大會,有3篇入選第2屆學校體育國際會議。還主持、承擔國家、部委、省級科研項目20餘項,可支配研究經費39萬元,出版專著5部,教材8部。

從事公共體育教學的教師156人,其中教授 13人,副教授 47人,在讀博士4人,具有碩士學位的17人。

辦學宗旨

學院在公共體育課教學中,堅持“健康第一”,面向全體學生,保證人人受益的辦學理念,通過教學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理念,掌握體育鍛鍊方法,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在完善教學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努力創新體育課程的設定,開發了選項分層式體育課程和俱樂部式體育課程,在兩種課程體系內開設多種項目的選修課,並根據北方的氣候特點開設了滑冰、季節課 ,給學生提供了多種選擇的可能,較好的滿足了學生不同層次的體育運動需求。為適應教學需要,吉林大學體育學院先後編寫了相應的教學大綱以及《體育與健康》、《體育》、《野外生存》、《新編體育與健康》等4本教材。

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促發展。目前,公共體育課教師以主持人身份負責的科研課題25項,其中國家級重點課題2項;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264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1篇。

學院為學生開創了多層次、多項目的民眾體育活動的新模式,並將每年的體育活動安排製作成精美的掛曆、檯曆下發到院系和學生寢室,便於學生及時參與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的民眾性體育活動組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學院重視運動訓練水平的提高,現有多項高水平運動隊和運動員,在國內外體育競技賽場上不斷取得佳績。張淑晶同學獲得巴黎女子馬拉松世界錦標賽第12名、雅典奧運會女子馬拉松比賽第12名、四大洲馬拉松女子組冠軍;韓玉成同學獲得2004年世界50公里競走排名第12名、獲得多哈亞運會20競走金牌;徐丹同學獲得2003年義大利世界盃射擊總決賽男子50米冠軍;何影同學獲得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團體射箭銀牌。2006年我校桌球隊在中國大學生桌球錦標賽中,獲得專業組男子團體第8名,並獲得男子雙打銅牌。在吉林省內的各項競技比賽中,吉林大學保持著整體優勢。

學院重視國際交流,同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多所高校保持著良好的交流,經常聘請國內外知名教授、學者來我校擔任客座教授或講學、交流。

學院將進一步發揮優勢,統籌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積極擴大辦學空間,在保持本科生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將吉林大學體育學院建成規模適度、功能齊全、結構合理、特色突出、管理科學、國內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體育學院。

科研規劃

“十一五”

建設的意義

吉林大學是國家布局在中國東北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擁有強大的學科綜合實力。在學科建設方面,吉林大學充分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優勢,老牌學科實施重振雄威的“學科振興計畫”,優勢學科實施瞄準世界前沿的“學科攀登計畫”,新型交叉學科實施開拓創新的“學科發展計畫”;堅持“最佳化結構、鼓勵交叉、促進融合、重點建設、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建設方針;積極構建基礎學科力量雄厚、套用學科前景廣闊、交叉學科活躍強勁、新興學科不斷生長、基礎與套用相互促進,文理工醫多學科相互支撐、交叉滲透、協調發展,能夠較好適應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趨勢的、充滿活力的、充分體現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內涵和特徵的學科體系。吉林大學學科建設目標和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對我校體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體育學院必須在較短的時間裡實現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以確立體育學科在學校整體發展中的應有地位。

體育學是我國設定的88個一級學科之一,體育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在社會生活和人類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體育學科建設是每一所大學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因素之一,是大學學科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體育學科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人才培養方面,截止到2005年,體育學共有159個碩士點,分布在全國7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共有1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其中體育專業院校8個,綜合性大學4個,師範類院校體育院系7個,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和華南師範大學各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學術研究方面,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全民健身計畫和奧運爭光計畫的提出與推行,體育科學研究極為活躍,出現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涵蓋了體育科學領域的各個學科專業。吉林大學體育學科建設起步較晚,但已經取得過比較輝煌的成績,其綜合實力和學科地位應該在全國占據一定位置。

科研建設指導思想

(一)基本指導思想

1、以質量和特色求生存和發展。

質量是人才培養的生命。吉林大學體育學院在各級體育專業人才的招生、培養、管理過程中,必須強化質量意識,辦出特點和品牌,將數量和質量有機結合起來,不求多、但求精。吉林大學體育科學研究必須確立自己相對穩定的研究領域和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優勢和特色,並與研究生招生和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2、理論和實踐並重,教學與科研並舉。

體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體育運動的理論和知識與大眾的健康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體育理論研究應以體育實踐為指導,並反過來促進體育實踐的發展。吉林大學體育學院的定位是“教學研究型”學院,體育教學是學院長期工作的重心。吉林大學體育學科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公共體育教學效益、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運動訓練水平提高,促進學院整體工作上新台階。

(二)基本建設準則

1、分清發展態勢,明確建設目標和主攻方向,發揮團隊力量。

分清國內外體育學科理論前沿和主流趨勢,以國內體育學科建設一流水平的大學為參照,把握國家需求,圍繞所制定的學科目標,結合學科特徵和學校具體情況,最佳化學科發展方向,培育學科新增長點;組織力量,採取各種措施,培育學院核心競爭力;發揮學院領導班子和整個學科隊伍的帶頭作用,團結協作,努力實現建設目標。

2、立足重點方向,推學科帶頭人,抓課題申報,出標誌性成果。

在學科建設中,學科特色主要靠學術方向與標誌性成果來體現,其關鍵在於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的水平對學科水平的提高起者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學科的發展將立足已選定的主攻方向,推出高水平學科帶頭人,並特別注意培養青年學術帶頭人;同時,在主攻方向上積極爭取承擔省部級以上重點項目和課題;通過完成項目和課題產生一批高水平標誌性成果。

3、優環境,穩隊伍,出成果,育人才。

高水平學科離不開一流的學科環境,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培養。通過本規劃的實施,體育學院將大力加強高水平、開放式的學科研究平台和環境建設,構築條件一流、結構合理的學科研究和教學基地;通過改善工作環境和明確工作目標,來穩定教師隊伍,在整體上提高本學科師資隊伍的水平和素質;通過完成各級各類課題,創出標誌性科研成果;通過實施多層次的人才教育戰略,培育一大批具有吉大品牌的一流體育專業人才。

吉林大學體育科研建設的現狀

(一)師資情況

截至2005年,我們現有專業教師31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講師7名;助教:8人。獲得碩士學位的14人,獲得博士學位的:3人。在讀博士:6人。碩士、博士占教師總人數的54.8%。這在全國體育同類院校中也是位於前列的。近5年來,申請到省部級以上課題5項,橫向課題8項,出版著作和教材10部,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吉林大學體育學院已經被批准為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單位,現有在校研究生17名, 2006年,吉林大學體育學院的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兩個二級學科授權點將同時招生,屆時在校研究生將達到60人左右。

(二)存在的不足

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吉林大學體育學科建設在某些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第一,學科結構和層次需要進一步拓展。主要表現在:從學科的總體發展來看,吉林大學體育學科體系尚顯單一,優勢不明顯,缺少重點學科;體育本科專業處於論證階段,培養方向還需要改進;碩士授權點建設的特色還不夠明顯,研究生培養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無博士授權點。第二,學科研究方向特色不明顯。主要表現在部分學科的研究方向偏窄,缺乏優勢和特色,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新興學科,特別是交叉學科發展比較緩慢。第三,學科隊伍需進一步最佳化。主要表現在國內有影響的高水平學科帶頭人數量不足;一些學 科人才梯隊結構不夠合理;高學歷、高水平的青年教師不足;青年教師隊伍的科研素質有待提高;科研人員教學任務繁重,學術交流的頻度和廣度需進一步加強。最後,學科建設經費投入尚顯不足,缺少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的配套實驗室和支撐學科建設發展的研究基地。

科研建設目標

(一)總體目標

根據吉林大學體育學院戰略發展目標,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將吉林大學體育學院建設成為學科門類齊全,人才培養體系完整,科學研究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具備國內一流體育學科研究環境和條件,學科綜合實力位居全國普通高校前列、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教學研究型體育學院。

(二)階段目標

1、發展壯大階段(3~5年)

2006年體育本科專業重新開設招生,通過5年左右時間形成吉林大學體育本科專業人才招生和培養特色;進一步加強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養質量,申報成功1到2個體育二級學科(體育教育訓練學和體育人文社會學 )博士點,完善學院體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有計畫、有步驟地積極引進專業學科帶頭人、加強體育科學研究,使吉林大學體育科學研究的地位在吉林省和全國普通高校中有顯著提高,進一步鞏固和確立吉林大學在全省普通高校體育學術研究的領先地位;建立科學合理的科研競爭和激勵機制。

(一)研究方向建設

學術研究方向的建設在較大程度上體現學科和專業的學術水平、發展方向和研究特色。學術研究方向是否穩定、科學,對充分發揮本學科專業的優勢,促進學科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吉林大學體育學科研究方向的設計應體現以下基本要求:首先,應在總體上對二級學科的主要研究領域有一定範圍的覆蓋面,既不宜過窄,又要避免重複;其次,研究方向的調整在力求相對穩定的同時,注意開拓新的研究方向;第三,研究方向要從本校、本省、本地區的實際出發,要能夠展示自身優勢、特色鮮明;最後,應鼓勵設定一些跨學科的研究方向,以促進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和新興學科的建立與發展。基於以上思路,吉林大學體育學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建設計畫初步確定如下。

1、主要研究方向

(1)體育人文社會學

學校體育學;體育社會學;體育心理學;

(2)體育教育訓練學

體育系統工程、現代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

(3)運動人體科學

人體體質測量與評價、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運動營養與衛生;

2、研究方向建設計畫

(1)2006年12月底以前,組織學院學科建設精英,完成吉林大學體育學科學術研究方向的論證、確定和宣傳工作;

(2)2007年6月底以前,圍繞確定的學術研究方向,組建相應的學術團隊,制定相應的科研計畫。

(3)2010年以前,圍繞學科研究方向,每個專業出版一批標誌性的專業學術成果。

(二)學術隊伍建設

建設一流的學術隊伍是吉林大學體育學科建設的重要目標。一流的學科帶頭人,應能站在學科發展領域的前沿,具有解決學科領域中科研攻關的能力,具有引領學院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作用;一流的學術隊伍應具有合理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知識和能力結構,能夠建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形成新的有特色的學科群和學科生長點。學院的學術隊伍不但要擔負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任,而且要能帶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和學術探討,從而逐步提升學院的學術風氣和辦學水平。吉林大學體育學院將根據學科建設的需要,充分利用學校人才引進的政策和優惠條件,努力實施高水平人才引進和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策略,鼓勵本院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學位,聚集和造就一支以學術帶頭人和青年學術骨幹為核心的學術隊伍,提高本學科的綜合競爭力。

(三)體育科研建設

現代科學技術已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和人類活動的重要領域,是現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現代國際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其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同樣,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場上的競爭,實質上是各國科學技術的較量”。通過體育科學研究工作,可以不斷提高體育專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促進體育專業人才的成長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因此,大力開展體育科學研究工作,對於促進中華民族的體質和中國體育事業的騰飛,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體育科研工作不僅僅是體育專職研究人員的事情,也是所有體育教師和教練員們份內的重要工作。吉林大學體育學院體育科學研究的近期目標是,通過5至10年的努力,使學校體育科研綜合實力位居全國普通高校前列,構建學院體育科研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

1、體育科研建設計畫

(1)2006年12月底以前,組建2至3個體育科研突擊團隊,並分別制定5年科研計畫;

(2)2008前,重點在體育教育訓練學和體育人文社會學兩個專業內產生一批標誌性成果,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3)2010年前,體育學院教師每年在體育和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篇以上,完成1至2部體育專著或教材的出版工作,申請省部級以上體育科研項目和課題1項以上。

(四)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對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嚴峻挑戰。知識經濟的到來、全球競爭的加劇、對科技理性的反思、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等,都要求對傳統的人才觀念、素質要求、質量標準、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刻的反思。培養主動適應、敢於創新、善於競爭的新型人才應是我國高等教育新時期的價值追求和工作目標。為此,吉林大學體育學院決定從四個方面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第一,以“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有機結合作為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第二,加強學科和專業基礎教育,積極拓寬專業口徑;第三,大力推進課程改革,注重寬基礎和複合性;第四,注重教學、訓練和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

1、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計畫

(1)2006年開始新招收體育專業本科生,主要招收高水平專業運動員,或運動成績達到要求、文化成績優良的學生,主要目標為高水平教練隊伍和高校科研隊伍培養後備人才。招生人數前3年穩定在50至80人;

(2)2006年體育教學與訓練,運動人體科學碩士點開始招生,從而實現體育學一級學科下三個二級學科專業碩士授權點全面招生。用5年左右時間進一步加強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形成自己的培養特色。在校生控制在100人左右;

(3)2010年以前,完成體育教育訓練學和(或)體育人文社會學二級學科博士點的準備和申報工作,並開始招生;

(五)科研環境和條件建設

優良的科研環境和條件是學科建設的重要方面,某種意義上更是創造一流科研成果的先決條件。科研環境和條件既包括實驗室、圖書資料等硬環境,也包括科研管理、科研激勵辦法、學術人文環境等軟環境。吉林大學體育學院決定從三個方面加強和促進學院科研環境和條件建設:第一,通過全員性的討論和學習,轉變體育教師對體育科研和體育學術的認識,樹立尊重和重視體育科研工作和成果的風氣,並積極參與到體育學術研究工作中來;第二,建立規範的、體現吉林大學特色的體育科研和學術管理制度和規範,為體育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第三,投入專項資金,加強體育科研工作室、實驗室、圖書資料室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科研人員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1、科研環境和條件建設計畫

(1)實驗室建設。2007年9月以前,與基礎醫學院或臨床醫學院合作建立運動解剖實驗實、運動生理實驗室,進一步完善吉林大學體質測試中心的設備和管理建設;2010年以前,自主建立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2)圖書資料建設。2008年,學院專業資料室圖書總量達到3000冊,期刊達到30種;2010年,資料室圖書達到6000冊,期刊達到50種,儘量匯聚國內外有影響的體育專業刊物和最新出版的優秀體育專業書籍。

(3)科研人文環境建設。2007年1月底以前,本著促進體育學院學科建設儘快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精神,進一步完備和理順學院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形成積極向上、勇於進取的學院精神。

(4)科研管理制度建設。2006年起,根據學人事制度改革精神和要求,全面實施吉林大學體育學院有關學科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吉林大學體育學院根據學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精神,在學校有關部門的統一協調下,積極主動地開展同國內一流兄弟院校及吉林大學國際友好學校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對外交流與合作,吸收先進的辦學理念,改善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提高體育科研水平,促進學院工作跨越式發展。

1、對外合作與交流計畫

(1)2008年前,與國內1到2所知名體育院校或綜合性大學的體育學院建立聯合培養學生、合作研究、學術訪問等穩定的交流關係;

(2)2010年後,每年派遣1到3名教師到國外大學進修、攻讀學位、合作研究等,爭取每年有一定數量互派留學生。

建設策略和措施

(一)以人為本,抓好科研隊伍建設。

認真落實學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積極穩妥地推行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以及教學輔助崗位人員的聘任工作,創造性地實施具有持續激勵作用的人事分配製度,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的績效評價體系,形成有利於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分配激勵機制。

在積極爭取學校政策扶持的前提下,體育學院設立一定的人才建設配套經費,用於高層次人才引進和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和優秀教練員的培養。本著“不圖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實用觀念,制定體育學院兼職教授聘任辦法。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最佳化管理隊伍結構,建立管理人員學習、培訓、進修制度和業績建檔制度,提高管理人員的理論素養、服務意識和綜合能力。

(二)加大科研管理力度,提高科研學術水平。

強化體育科研意識,加強體育科研管理,制定體育科研激勵政策,產生一批優秀成果。建立和完善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科研獎勵與約束政策,逐漸加大要求力度。扶持教師申報和承擔各類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適時出台重大科研項目單位配套經費鼓勵政策。鼓勵多學科、校內外團隊協作,共同承擔重大科研攻關項目,產出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制定體育教師參加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有關規定,拓展信息渠道,提供交流學習機會。加大體育學院圖書資料室經費投入,擴大資料信息來源。

(三)以科研課題為驅動力,增強體育學院科研整體實力。

吉林大學體育學院一定要將科研項目的申報和高質量完成作為學科建設當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工作。科研課題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和主體,是經費的主要來源,是組織團隊攻關的旗幟。通過多年的努力,逐漸形成科研項目的獲得與科研隊伍和科研基地建設間的良性互動。在獲得重大科研項目後,要將部分科研經費,有計畫、有步驟地投入到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中去。通過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的驅動,吸引、凝聚、培養和鍛鍊一批優秀的科研人員,形成較強的綜合科研能力。

(四)發揮校內學科資源綜合優勢,培育新的學科研究方向。

充分利用吉林大學的多學科優勢,積極創造條件利用鄰近學科資源加強碩士授權點和博士授權點的建設,並把新上專業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同時,加強教材建設,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加強體育專業教學實驗室建設和實習基地建設,切實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環節;搭建體育專業、學科建設新平台,建設起點較高、特色明顯的體育專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努力探索體育專業、學科交叉發展的新機制,形成體育學科發展的優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