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曹暉父子以個人名義,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向雲南、貴州等五省區市的貧困家庭捐贈善款2億元,但要求在半年內將善款發放到近10萬農戶手中,差錯率不超過1%,管理費不超過善款的3%。該次捐款被媒體稱之為“史上最苛刻捐款”。
解讀
之所以說“最苛刻”,無非是說發放金額數量大,時間緊,差錯率、管理費低,而且還規定違約責任。其實,在我看來,這些要求,絲毫沒有苛刻之處,比一些企業間簽訂的契約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寬鬆的了。
曹德旺作為企業家,將捐贈的實施,看著是自己與中國扶貧基金會之間的契約關係,本來無需大驚小怪。但是在中國這種特殊的體制下,慈善部門,往往作為民政部門的附屬機構,有級別,有編制,沾著政府的光,漸漸地養成了養尊處優的習慣,不適應市場的風吹雨打,所以媒體也就跟著“最苛刻”了。
影響
曹德旺甚至還聘請、組建了專業的監督委員會,對善款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這也開創了中國捐贈者對公益捐款問責的先河。
評論
“史上最苛刻捐款”也僅僅是對慈善組織的苛刻,這種苛刻對於捐款客群來講,卻可以稱得上“最慷慨”、“最大方”。如果沒有“史上最苛刻”的要求,曹德旺的2億捐款,可能就會被“雁過拔毛”,層層剝離之後,窮人們可能只剩得一點清湯清水。
“雁過拔毛”會產生三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後果。其一,我國慈善事業與公益事業的公信力將大打折扣,除了“被捐款”,很少有人主動捐,尤其對於富豪來講,捐款無非求個“人過留名”,但層層盤剝會讓他們的善心大打折扣,我國最需要捐款出錢的那部分人,也就失去了信心;其二,權力之手隨意自肥,腐敗叢生,社會弊病、社會矛盾越積越多;其三,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社會格局,以及這種格局下的社會對立情緒,也將自然產生。
“中國式慈善”,倒逼出了一個“史上最苛刻捐款”。也正是因為“史上最苛刻捐款”,公眾才真真正正看到了慈善究竟應該怎么做。具體說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大方面:慈善體制運營的成本,是可以降到1%以下的;慈善體制的運轉,原來也是可以接受第三方監督的;慈善體制,原來也可以做到這樣的透明陽光的……凡此種種,也正體現了“史上最苛刻捐款”存在的真正價值。2億捐款本身,固然珍貴,但體制之透明,遠遠比這2億捐款更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