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讀音:kě wàng bù kě jí
解釋:只能夠望見而不能夠接近,形容看起來可以實現而實際難以實現。“及”也可作“即”。
出處:宋代惠洪《次韻朝陽二首》之一:“如追薊子訓,可望不可及。”
示例: 郭沫若《月蝕》:“可望不可及的古人,你們的鼓聲透過了幾千萬重的黑幕.傳到我耳里來了!”
可望不可即"指可以望見而不可以接近。"即"本指"就食",又指接近,如《 詩經·衛風·氓》:"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即"既表接近,又可表親近,唐·宋之問《明河篇》有"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之句。
所以早期只有"可望不可即"而無"可望不可及",如元·薩都刺《偕楊善卿等游法雲寺》:" 鳳台錦袍人,可望不可即。"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白雲在青天, 可望不可即。""及"指趕上,如《論語·顏淵》中的"駟不及舌''-,或指至、到,如《論語·衛靈公》中的"師冕見,及階"。
由於“即”與“及”都有“靠近、趕上”等意思,於是較晚又出現了"可望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