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少有人把金沙稱為古沙,但在當地書畫家的作品上還偶而看到“書於古沙”或“畫於古沙”的落款。其實,我們的祖輩把金沙稱為古沙早就習以為常。清嘉慶五年(1800年)纂修的《兩淮通州金沙場志》就曾列出“古沙八景名跡”。其中一景是“橫橋落霞”,詩曰:
古沙市上小橋橫,飛落殘霞分外明。
一葉野航爭晚渡,半天好雨正新晴。
低連雁齒隨雲卷,遠散魚鱗傍水生。
隱隱斜陽孤鶩影,低徊不盡為詩情。
這裡所指的古沙市即金沙鎮;橫橋,即虹橋,或稱西虹橋。此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舊城改造時拆除。
《金沙場志》所列“古沙八景”以及詩中把金沙稱為古沙,也許是文人墨客追求風雅所為。然而,《金沙場志》是一部官修志書。書中在《考古金沙場》一文的開頭就講:“金沙亦名古沙。”並在“志原”中講到,“此書本為九場志而設”,“今匯為金沙一場專志,細加考核補遺編為凡例”,再呈報審閱存稿,“更名曰《古沙全志》。”由此可見,古沙很早就是金沙約定俗成的別稱。
那么,金沙為什麼又稱古沙呢?這需要從金沙成陸時說起。據《南通縣誌》及此前纂修的多部志書所載,在距今1400多年的南北朝梁代前期(502~530年),長江口外相繼漲出胡逗洲、南布洲等沙洲。現在的南通城區,原先就是胡逗洲;金沙鎮,原先就是南布洲,唐天佑年間(904~907年),胡逗洲與南布洲漲接,形成東西長、南北狹的大沙洲,合稱胡逗洲;後又與大陸漲接。
胡逗洲於唐武德年間(618~626年)為鹽亭場;乾符二年(875年)置狼山鎮遏使;於五代十國時的楊吳天祚三年和南唐昇元元年(937年),立靜海都鎮制置院;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升靜海都鎮為靜海軍,同年改稱通州。至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置利豐監於通州,轄西亭、永興、呂四、石港、利和、金沙、餘慶7鹽場。天聖元年(1023年)改通州為崇州,又名崇川。明道二年(1033年)仍改稱通州。直至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5月,廢州設縣,通州改為南通縣。
屬通州利豐監管轄的金沙場,即位於原南布洲上。對此,南宋地理總志《輿地紀勝》第四十一卷也有記載:“南布洲舊是渺然大海,其中沙漲後為布洲場;今為金沙場。”志書還說,南布洲最初設定的鹽場宋以前稱布洲場,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取“披沙揀金”之義命名金沙,設金沙場。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設鹽課司,漸成集鎮,稱金沙鎮。就金沙鎮而言,已有600多年歷史。金沙作為古沙,歷史則在14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