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提林陰謀

但使他們極為惱火的卻是,就在不久之前,公元前67年度的執政官、兩個保守派蓋烏斯·卡爾普爾尼烏斯·皮索(CaiusCalpurn iusPiso)和瑪爾庫斯·阿奇利烏斯·格拉布里歐(MarcusAciliusGlabr-io)正是通過明目張胆的行賄而“當選”的。 競選公元前63年度執政官的有7人,除了喀提林之外,他們是瑪爾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蓋烏斯·安托尼烏斯·敘布里達(GaiusAn

路奇烏斯·塞爾吉烏斯·喀提林(LuciusSergiusCatilina)公元前108年出生在一個有廣泛上層聯繫,但是破落的貴族之家。他在不久前的內戰里站在蘇拉一面,是一位賣力的打手。蘇拉獨裁進行大屠殺大沒收(公敵宣告)時,喀提林又是他的一個急先鋒,這期間他當然撈到了不少的油水,但總的說來沒有受到蘇拉的重用。他什麼時候開始從政,史無明文,但公元前68年他已經是行政長官了;公元前67年他從阿非利加長官任上返回羅馬後曾因勒索罪而被控於法庭,因此在公元前66年提出競選公元前65年度的執政官時,他的訴訟問題因尚未了結而被取消了競選資格。由於羅馬當時外放者幾乎無人不貪贓枉法,因而行省長官回來後被控乃是常見的情況,對這一問題本來是可松可緊的,偏偏主持此事的執政官沃爾卡奇烏斯·圖利烏斯(VolcaciusTullius)對此毫無寬假之意,就和對待另兩名候選人普布利烏斯·奧特洛尼烏斯·帕伊圖斯(PubliusAutroniusPaetus)和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蘇拉(PubliusCorneliusSulla)(獨裁官蘇拉的侄子)一樣。後兩個人也是在當選之後因發現有行賄行為而按照公元前67年的卡爾普爾尼烏斯法(LexCalpurnia)被取消了執政官職位和元老資格的。這一點只反映出派別鬥爭的激烈而並不說明這個“可以出售的”羅馬在政治上已經有了執法嚴明的跡象。但使他們極為惱火的卻是,就在不久之前,公元前67年度的執政官、兩個保守派蓋烏斯·卡爾普爾尼烏斯·皮索(CaiusCalpurniusPiso)和瑪爾庫斯·阿奇利烏斯·格拉布里歐(MarcusAciliusGlabr-io)正是通過明目張胆的行賄而“當選”的。其實這些當選的執政官幾乎都是權門子弟,高級官吏的職位照例是由他們包辦了的。這些人就像在《朱古達戰爭》里馬略的演說中所描寫的那樣:“我個人就知道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在當選為執政官之後才開始首次誦讀我們祖先的歷史和希臘人的軍事論文……“他們的祖先把他們所能留給後人的東西全留給了他們——財富、胸像、關於他們自身的光榮的回憶;但是他們卻沒有給後人留下品德,而且他們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只有品德是不能像禮品那樣授受的。“……他們那些人間最無恥的人用他們的罪行玷污了他們自己之後,竟還要奪取有道德的人們應得的報償!”
但這些權貴之間相互斗得也是十分兇狠的。兩位落選的執政官竟想組織暴徒,讓他們在通過補充選舉當選的執政官路奇烏斯·奧列利烏斯·科塔(LuciusAureliusCotta)和路奇烏斯·曼利烏斯·托爾克瓦圖斯(LuciusManliusTorquatus)元旦就職並同元老院成員見面(在朱比特神殿)時殺死他們,並奪取他們的棍束(執政官的權力標記)。他們的氣焰極為囂張,奧特洛尼烏斯本來就是個好惹事生非的人,負了一身債的喀提林更是乾起壞事來百無禁忌,所以新任的執政官在元老院的關照下作了相應的防範。即使按照撒路斯提烏斯在《喀提林陰謀》里的說法,這一暴力行動後來延期到元老院開會的2月5日,但終歸還是失敗了。
歷史上這所謂的第一次喀提林的陰謀,其主角其實並不是喀提林,喀提林只是一個參加者,是蘇拉出錢拉來的一名打手。其餘的參加者我估計也都是那些破了產的貴族子弟。我甚至懷疑這甚至算不上陰謀,而是一種表示不滿的武裝威脅,只是想給新執政官一點顏色看看而已,因為不可能有這樣明目張胆的“陰謀”。
在奧特洛尼烏斯·帕伊圖斯為行賄事受到審判時,他便有了利用自己的劍奴衝散法庭的打算。這時的選舉沒有一次不是刀光劍影,殺氣騰騰的,受到政敵的武裝威脅和人身傷害已經是家常便飯。這次許給喀提林的報償是支持他競選公元前64年度的執政官。許給另一個參加者格涅烏斯·卡爾普爾尼烏斯·皮索(GnaeusCalpu-rniusPiso)的報償是使他去兩西班牙(遠、近西班牙)任長官。
這場官司從公元前65年一直拖到第二年;對喀提林來說,競選公元前65年度執政官的資格被取消後,競選公元前64年度執政官的機會也隨之成為泡影。當選公元前64年度執政官的是路奇烏斯·優利烏斯·愷撒(LuciusJuliusCaesar)和蓋烏斯·瑪爾奇烏斯·費古路斯(GaiusMarcius?Figulus)。路·優·愷撒就是蓋烏斯·優利烏斯·愷撒在高盧作戰時擔任過他的副帥的那一位,也可稱得是一位戰將了。
喀提林據說還是用金錢才擺脫了訴訟的困擾的。
一身是債的喀提林哪裡有錢去競選執政官,去賄賂別人?從個人來說,像喀提林那樣的貴族家庭出身的人只要不揮霍、不放蕩,要競選執政官的錢和其他條件是會有的,做一任執政官也是不成問題的。現在他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弄來的錢揮霍光了,就只好指望再以同執政官(proconsul)的身份外放再去搜括一筆錢。
另一方面,從更高的層次來看,克拉蘇為了同正在外面的龐培相抗衡,他也有必要在羅馬拉攏一些鬧得起來的幫手,所以看來克拉蘇和蘇拉都給過他經濟上的支援是沒有問題的。至於正在高級營造官任上的愷撒,他為了討好民眾,把自己的產業花光了之後自己還負了債,當然沒有幫助喀提林的力量。
競選公元前63年度執政官的有7人,除了喀提林之外,他們是瑪爾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蓋烏斯·安托尼烏斯·敘布里達(GaiusAntoniusHybrida)、普布利烏斯·蘇爾皮奇烏斯·伽爾巴(PubliusSulpiciusGalba)、路奇烏斯·卡西烏斯·隆吉努斯(LuciusCassiusLonginus)、克溫圖斯·科爾尼奇烏斯(Quin-tusCornicius)和蓋烏斯·李奇尼烏斯·撒凱爾多斯(CaiusLici-niusSacerdos)。
其中以喀提林、安托尼烏斯和西塞羅三人占較大優勢。喀提林門弟高貴、聯繫廣泛、活動能力強,這一點連撒路斯提烏斯也不能不承認,再加上有後台在經濟上給予支持,應當是一個熱門。安托尼烏斯是死在馬略的屠殺之手的那位大演說家瑪爾庫斯·安托尼烏斯(MarcusAntonius)的兒子,此人也有一擲千金的浪蕩公子的一面,一度曾被元老院開除(公元前70年),但他和喀提林氣味相投,他們正是聯合在一起競選執政官的。安托尼烏斯的父親是元老院權貴的代表人物,所以有元老院的後台,在選舉中自然也占有優勢。西塞羅因其學識與口才早已聲名卓著,他雖然沒有門第的有利條件,但是比起善於搗亂的喀提林來,人們認為這個“新人”卻更保險一些。對於不久之前的血腥的動亂,人們是記憶猶新的。
可以說,正是喀提林的囂張氣焰促成了西塞羅的當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