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弗里獎

卡弗里獎

卡弗里獎,是於2005年由卡弗里基金會、挪威教育與研究部以及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共同成立的,由後者根據3個國際獎金委員會的提名來遴選獲獎者。

簡介

卡弗里獎卡弗里獎

卡弗里獎於2005年由卡弗里基金會、挪威教育與研究部以及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共同成立,由後者根據3個國際獎金委員會的提名來遴選獲獎者。獎項為:天體物理學獎、神精科學獎、納米科學獎。

自2008年起,卡弗里獎每兩年頒發一次,由三個學術委員會從世界各地提名的科學家中評選出該領域的獲獎者,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以外,每位獲獎者還獲得一塊純金的獎章。

相比於諾貝爾獎,卡弗里獎更加側重於對新的基礎學科的獎勵,獲獎者也更趨年輕化。縱觀獲獎者的資料和科研背景,比較顯著的特徵是這些科學家所選擇的研究領域並非是當時的熱門,他們只是因為在興趣的驅動下開展研究,而非由科研任務來驅動。

評選

卡弗里獎的評選流程首先由中國科學院法國科學院德國馬普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挪威科學與文學學院英國皇家學會提交候選者姓名和推薦理由,之後,挪威科學與文學學院指定的三個獎的評選委員會評選候選人,並將評選建議提交給挪威科學與文學學院,最後由學院主席宣布獲獎者名單。

資助方

美國卡弗里基金會是這個獎項的主要資助方,其創始人弗雷德•卡弗里(FredKavli)是一位在挪威出生的物理學家、企業家和慈善家。他相信,對研究和教育的投入和重視能夠改善人類的生存情況。“表彰優秀的科研成果、給予創造性的科學家以榮譽、促進公眾了解科學家和他們的工作以及科學界跨國際的合作”是卡弗里獎成立的初衷。

第一屆

挪威王儲哈康·馬格努斯向兩位天文學家頒發卡弗里獎挪威王儲哈康·馬格努斯向兩位天文學家頒發卡弗里獎

2008年9月9日,頒獎儀式在奧斯陸音樂廳舉行,並由挪威前任文化部部長阿塞·克萊夫蘭主持,挪威王儲哈康·馬格努斯頒發卡弗里獎。

卡弗里獎在這3個科學領域分設100萬美元的獎金,每位獲獎者還可獲得一枚獎章和一張紀念長卷。

7位在納米科學、神經科學以及天體物理方面的頂尖科學家將獲得由挪威科學與文學院頒發的第一屆卡弗里獎。

這7位科學家分別是:天體物理學獎共同授予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MaartenSchmidt和英國劍橋大學的DonaldLynden-Bell;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LouisE.Brus和日本大阪明浄大學的SumioIijima共同分享了納米科學獎;神經科學獎授予了3名科學家: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PaskoRakic,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ThomasJessell,以及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StenGrillner。

第二屆

2010年9月7日,挪威國王Harald在首都奧斯陸音樂廳為榮獲2010年卡弗里獎(KavliPrize)的8名科學家頒獎。

8位獲獎者每人獲得一枚金牌和一個捲軸之外,每個學科領域的獲獎者還將分享100萬美元的獎金。

獲獎者:

天體物理學獎頒發給JerryEarlNelson、RaymondNeilWilson和RogerAngel,以表彰他們研製出巨型天文望遠鏡,使人類的視野延伸到宇宙的更深處。

納米科學獎頒給DonaldM.Eigler和NadrianC.Seeman,以表彰他們史無前例地實現了對納米級物質的控制。

神經學獎頒給ThomasC.Südhof、RichardH.Scheller和JamesE.Rothman,以表彰他們揭開了從神經細胞向大腦傳導信號時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第三屆

2012年9月4日,卡弗里獎(KavliPrize)頒獎典禮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參加了頒獎典禮。三個獎項分別授予七位科學家。

獲獎者:

天體物理學獎由美國加州大學的大衛•朱維特(DavidJewitt)、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的劉珍(JANELUU)、加州理工學院的麥可•布朗(MichelE.Brown)共同獲得;

納米科學獎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米爾德麗德•崔瑟豪斯(MildredDresselhaus)獲得;

神經科學獎由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科妮莉亞•伯曼(CorneliaIsabellaBargmann)教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溫弗雷德•鄧克(WinfriedDenk)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安•格雷貝爾(AnnM.Graybiel)共同獲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