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Ⅱ優312[博Ⅱ優312]

弱感光型三系雜交稻組合。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對照種博優998長6~7天。株型中集,分櫱力中等,抗倒力、耐寒性中。科高108.3~110.0厘米,畝有效穗16.5~16.7萬,穗長23.1~23.5厘米,每穗總粒數142~150粒,結實率81.6%~83.4%,千粒重23.6克。米質未達優質等級,整精米率66.4%~68.4%,堊白粒率9%~20%,堊白度1.5%~5.6%,直鏈澱粉22.3%~24.7%,膠稠度40~50毫米,長寬比2.6~2.7,食味品質分75~77。中感稻瘟病,全群抗性頻率77.0%~82.35%,對中B群、中C群的抗性頻率分別為61.54%~62.5%和91.7%~94.44%,病圃鑑定葉瘟2.3~3.25級、穗瘟3.5~6.0級;中抗白葉枯病(Ⅳ型菌1~3級,Ⅴ型3級)。

基本信息

審定編號:粵審稻2011045

品種名稱:博Ⅱ優312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博ⅡA/廣恢312

特徵特性

弱感光型三系雜交稻組合。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對照種博優998長6~7天。株型中集,分櫱力中等,抗倒力、耐寒性中。科高108.3~110.0厘米,畝有效穗16.5~16.7萬,穗長23.1~23.5厘米,每穗總粒數142~150粒,結實率81.6%~83.4%,千粒重23.6克。米質未達優質等級,整精米率66.4%~68.4%,堊白粒率9%~20%,堊白度1.5%~5.6%,直鏈澱粉22.3%~24.7%,膠稠度40~50毫米,長寬比2.6~2.7,食味品質分75~77。中感稻瘟病,全群抗性頻率77.0%~82.35%,對中B群、中C群的抗性頻率分別為61.54%~62.5%和91.7%~94.44%,病圃鑑定葉瘟2.3~3.25級、穗瘟3.5~6.0級;中抗白葉枯病(Ⅳ型菌1~3級,Ⅴ型3級)。

產量表現

2009、2010年晚造參加廣東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28.96公斤和420.53公斤,比對照種博優998分別增產0.24%和3.26%,增產均未達顯著水平。2010年晚造參加廣東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08.61公斤,比對照種博優998增產0.19%。日產量3.48~3.6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

注意防治稻瘟病和防倒伏。

制種技術要點

在廣州秋制,父本比母本早播15天;在海南三亞制種,父本比母本早播30天。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

博Ⅱ優312為弱感光型三系雜交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比對照種博優998長6~7天。產量與對照種相當,米質未達優質等級,中感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適宜廣東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區晚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防倒伏。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2007年海南審定,編號:瓊審稻2007001

特徵特性:屬秈型弱感光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09-132天,平均比博Ⅱ優15(CK)長1-3天,畝有效穗數約14.92萬,平均株高114.4cm,穗長23.3cm,平均每穗總粒數156.3粒,結實率85.6%,千粒重25.5克。主要農藝性狀:中等株高,株型適中,群體整齊度好,分櫱力弱,穗大粒多,結實率高,後期熟色好,米質經檢測一般,苗瘟加權病級3.5級,白葉枯7級。

產量表現:2005年晚造初試,平均畝產345.39公斤,比博Ⅱ優15(CK)增產6.71%,達顯著水平;2006年晚造再試,平均畝產483.92公斤,比博Ⅱ優15(CK)增產4.61%,達極顯著水平,增產點比例83.33%,居第一位,日產量4.02公斤;生產試驗在臨高試點受福壽螺危害,平均畝產385.78公斤, 比博Ⅱ優15(CK)減產5.48%。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插植、稀播培育帶櫱壯秧:秧齡20-25天,插足基本苗6-8萬(含分櫱),控制畝有效穗18萬左右;

2、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適施穗肥,注意N、P、K配合施用;

3、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

制種技術要點:1、用於制種不育系和恢復系必須是原種或原種一代,不能用多代繁殖的不育系制種;

2、在種子生產過程須按國家或省有關生產規程執行,選擇安全隔離區生產雜交種,至少有300米的空間隔離或者不少於25天的花期隔離,嚴格去雜去劣;

3、播插期安排:在海南三亞春制,父本比母本早播28±2天;

4、採用適當行比,父母本行比按2:12或2:14。母本見穗約3%至5%,適時適量噴施“九二○”。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

該品種全生育期與博Ⅱ優15(CK)相當,豐產性好,抗稻瘟,中感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我省晚稻種植區域與博Ⅱ優15(CK)相同的市縣種植,受颱風影響的沿海地區種植要特別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