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址
南鮑村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名勝古蹟很多。得 到重點保存的有組建新泰縣委舊址紀念館、鮑叔牙墓、李成墓、漢墓葬群、古墓、管鮑分金台、老君廟、關帝廟、九位奶奶廟、龍王廟、碑碣、家廟、四源堂舊址、秦宅《梁家寨》青龍街、月牙橋、正陽橋、齊魯橋、拴馬槐、上馬石等。
相傳南鮑村為春秋時期鮑氏立村,亦稱“鮑叔牙故里”。鮑叔牙為齊國大夫,以知人薦賢著稱,“管鮑遺風”的故事流傳民間。鮑叔牙墓葬位於南鮑村東,現墓址尚存。
漢墓葬群位於南鮑村青龍街月牙橋東南50米處,1997年夏,經省、地、市考古專家挖掘考察,鑑定為西漢古墓葬。其葬穴為3層,呈上圓下方,每層都用巨石雕刻。雕刻為陰陽兩種手法兼用,線條流暢,圖案精美,戰車戰馬古樸雄壯,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和考古價值。
老君廟,原名老君堂,位於李氏家廟後。相傳老子曾在此居住,後東蒙李氏李成來南鮑定居後,為瞻仰和祭祀始祖老子而建老君廟。今有正殿3間,塑像3尊,廟貌初具規模。
南鮑村素有文化之村著稱,村民逢年過節就聚集在村中李氏祠堂唱大戲,有外來班子,也有本地班子。村民李大星演唱的拉魂腔,很受歡迎。後李大星去新汶創辦大眾劇團。新中國成立後,村民自發組織唱古裝戲,劇目有《楊家將》《五鳳嶺》《打金枝》《大花傳》等。後唱新戲《紅燈記》《朝陽溝》《李雙雙》《調解主任》等。
經濟
近幾年來,村兩委一班人團結帶領全體黨員民眾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牢樹科學發展觀,以改革開放,擴大招商引資為主動力,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抓好工業,帶動農業,推動民營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大發展。2009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6億元,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先後獲得國家法務部標兵人民調解委員會,全國協會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先進婦代會,泰安市泰山巾幗文明標兵隊,泰安市先進基層黨校,新泰市“五個好”村黨組織,泰安市經濟百強村,市級文明村,山東省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山東省創安工作示範村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