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
保護區位於和溪盆地內,氣候條件優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4℃,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極有利於喜熱性植物生長,土壤為磚紅壤性紅壤。
植被
區內林木從明洪武二年(1369年)開始成為風水林,距今已有600多年。據調查,保護區內有千餘種植物。種數較多的科有茜草科、豆科、大戟科、樟科、薔薇科和紫金牛科,其中茜草科、樟科、大戟科和紫金牛科均為熱帶性科。雨林群落結構較為複雜。區內生長著1100多種植物,80多種鳥類。林內植被完整,古木參天,有珍稀植物10多種。其中最為名貴的刺妙楞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植物,並被科學家譽為植物活化石樂土。雨林被世界林業會議定為“珍貴稀有的亞熱帶雨林”。樂土亞熱帶原始雨林常年雲霧繚繞,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景觀獨11特,資源豐富,是一個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區內僅藤本植物就達184種,巴乾天、七葉一技花、靈芝、竹蓀等名貴藥材300多種。”網紋革、觀音座蓮、建蘭和紅葉藤本植物——密花豆藤(被稱為中華第第一藤)使樂土雨材倍放光彩。樂土亞熱帶原始雨林還是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避難所。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刺鈔欏、二級保護植物觀光木、三級保護植物閩楠,還有雲豹蘇門羚等14種珍稀獸類,以及94種常見昆蟲活躍林中。
據調查,保護區內有千餘種植物。種數較多的科有茜草科、豆科、大戟科、樟科、薔薇科和紫金牛科,其中茜草科、樟科、大戟科和紫金牛科均為熱帶性科。
雨林群落結構較為複雜,喬木層可分三層:第一層高達22~28米,主要由紅栲、大葉赤楠等組成。株數雖不多,但長勢好,樹幹高大,胸徑在70~86厘米之間,均具明顯的板狀根;第二層高16~22米,主要樹種有大葉赤楠、厚殼桂、毛茜草樹、山杜英、海南杜英、黃杞等;第三層主要有鵝掌柴、亮葉圍涎樹、多種茜草樹、白背新木姜子、毛五月茶,樹種較多。
灌木層很發達,有兩層:第一層以羅傘樹、九節木占優勢,高約2~3米;第二層高1米以下,主要成分有多種紫金牛、杜莖山、硃砂根、百兩金及喬木幼樹。草本層較稀少,主要有耐陰濕的單葉新月蕨、淡竹葉、華山姜等;此外還散見有高2.5米以上的省藤和擬桫欏。林中藤本植被物種類十分豐富,包括蔓性灌木在內,達到54種,其中木質大藤有密花豆藤、花皮藤膠等。群落中大喬木的板根、多木質大藤本、小筒木和水冬哥的莖花、榕屬絞殺、華山姜和柏拉木的滴水葉尖,以及出現省藤、擬桫欏等現象,都反映了雨林特徵。因此本保護區在研究雨林生態的特徵和演變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動物資源有穿山甲、山貓、眼鏡蛇、蟒蛇等。
群落中大喬木的板根、多木質大藤本、小筒木和水冬哥的莖花、榕屬絞殺、華山姜和柏拉木的滴水葉尖,以及出現省藤、擬桫欏等現象,都反映了雨林特徵。因此本保護區在研究雨林生態的特徵和演變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動物資源有穿山甲、山貓、眼鏡蛇、蟒蛇等。
新近在南靖縣山城鎮虎伯寮發現一片原始雨林,面積1900公頃,也已被列為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