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橋[貴州省貴陽市南門橋]

南門橋[貴州省貴陽市南門橋]

南門橋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是鎮遠侯顧成主持修建的。明萬曆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撰《黔記》中的《貴州城圖》上將該橋寫作“霽虹橋”,《南嶽壽山圖》中則稱為“湘(襄)陽橋”,明(嘉靖)《貴州通志·城池》卻記載為:“(霽虹橋)在治城南,南明河上,貴陽八景曰‘虹橋春漲’即此。”,因此,南門橋舊時的稱呼有多種說法。

歷史考證

南明河在城南的一段,古代又稱南津,所以舊志還有“南津在治城南門外,霽虹橋跨其上。”的記載。明宗禎年間,徐宏祖的《徐霞客遊記》中這樣記南明河:“貴州東三里為油鑿關,其水西流……四面之水,南最大而西次之,北穿城中又次之……東經襄陽橋,東北抵望風台(即觀風台)……乃東搗重峽而去。”文中的襄陽橋,就是霽虹橋,也就是南門橋。通過這段文字,我們還可以推斷霽虹橋改稱襄陽橋可能是在明崇禎年間。按《貴州圖經新志》和《南嶽壽山圖》載,霽虹橋有九孔,比建於萬曆二十五年(1579年)的浮玉橋早193年,且為貴陽八景之一,所以有人懷疑老民謠“九眼照沙洲,長江水倒流,財主無三代,清官不到頭。”中“九眼照沙洲(芳杜洲)”的“九眼”,不是指浮玉橋,而是指南門橋。現年90高齡,在貴陽市地方志辦公室工作的王守文老先生說:“光緒十三年(1887年),日本以貿易為名,設在上海的間諜機關‘日清貿易研究所’,經詳細考察編定的《新修支那省別全志》中,記貴陽八景的第一景,就是‘九眼照沙洲’。原文為:‘九眼照沙洲,下南嶽(山)經馬棚(馬棚街,今新華路),即到南門橋,橋砌成九孔,長臥河上,如從下游遠望,人馬來往,如畫一般……’。可見‘九眼照沙洲’的說法由來已久,但因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特大洪水把甲秀樓淹了一半,芳杜洲也從此消失,‘九眼照沙洲’的景觀應在道光十一年之前存在。”

改建

民國時期,南明橋改名“中正橋”。民國37年(1948年),市政部門對橋進行改擴建。還未完工,貴陽就解放了。貴陽市人民政府繼續將此橋修完。是以鋼筋混凝土及石料相結合修建的拱橋。橋身長52米,引橋約長20米,寬13·2米。由九孔減為六孔。橋面有高出車行道,寬1米左右的人行道,橋兩側的欄桿為石雕,設有歐洲中世紀風格的路燈,每個橋礅上砌有突出橋面的半圓形露台,可供四、五人憑欄觀賞河上風光。

20世紀80年代中期,南明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為了緩解交通擁擠的壓力,南明橋有過一次拓寬。1995年,配合新華路的改擴建,南明橋加寬至40 米,長84米。兩側為白雲石雕護欄,增設14座雙叉裝飾性路燈,保持了古橋風貌。2003年前後,南明橋的周邊出現了一批新式商住樓、街心花園和休閒廣場。使南明橋成為甲秀樓風景區的組成部分。

正確命名

南明河古代的樣子,早已在人們記憶中消失,但不少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南門河(橋)與南明河(橋),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稱呼呢?”明嘉靖年間編寫的(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和(嘉靖)《貴州通志》中,都稱“南明河”,但在景泰七年(1456年)出版的《環宇通志》和天順二年(1458年)出版的《大明一統志》中卻只有“南門河”而沒有“南明河”。說明景泰和天順年間還叫南門河,這與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治城的南門(朝京門)建在附近沿河有關。貴陽方言中“明”和“門”發音接近,久而久之發生轉音而變成南明河,橋以河名,出現兩種不同的叫法。再就是,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南明河還是城南市民的重要飲用水水源,站在河邊看,河水清澈見底;站在高處看,南明河白光閃爍,像一條明亮的玉帶,圍繞著貴陽城。叫她南明河,很貼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