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
冬季9:30~17:30;夏季9:00~18:00
最佳旅遊時節
四季皆宜,各有特色。
建議遊玩時間
3-5小時
交通信息
市內乘坐22、224、212、504路到曲江池調度站(終點),715路,933路在重陽廣場,609路在曲江遺址公園,下車步行2分鐘即到。
主要景點
園區由張錦秋院士設計規劃,以曲江池水面為中心,曲江流飲的出口為邊界,分為八大景區:漢武泉景區、藝術人家景區、曲江亭景區、明皇棧橋景區、閱江樓景區、煙波島景區、雲韶居景區、暢觀樓景區。
入口
沿著唐城牆遺址走到東南角,就是曲江池遺址公園的西入口。舉目遠眺,能看到湖心仙島,波光中依仙島而設的荷廊恰似一朵盛開的水蓮花。若是向更遠處,能望到閱江酒樓在曲江池南岸的柳色掩映中,酒旗招展似乎要引得遊人快步,而重重柳堤、香花和池水卻致人流連漫步。性急的遊客,這時候也可以直接駕車取曲江池西路直接繞到公園南口進酒樓,然而這未免饕餮了一路由北向南的盛景。春可以看花,夏可觀柳堤,秋夜賞明月,冬日品雪晴,何必心急,效法盛唐的名士仕女們,且慢慢行品味古今盛衰。憶昔開元盛世時,從城門魚貫而出直奔曲江池畔的香車寶馬川流不息,即使是感傷的詩人仍不得不讚嘆這邊的“夕陽無限好”。今日在唐城曲江看到的曲江遺址公園不負大唐氣象,千畝園林和半園曲水張開懷抱誘人神遊昔日的盛世,同時也使古都的公共空間在今日再現。
院落
從入口沿著池岸的環路向南走,左手邊是浩蕩的池水,右手邊是散布的小丘和樹林。沒走多久,會發現藏在樹林裡的幾座院落,這立刻給人驚喜。疏落的古松、挺拔的銀杏和虬曲的桃樹點綴這派院落,景如其名叫做疏林人家。這是9棟兩層樓的唐式建築,名字也很別致,以詞牌取名分別叫做:風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滿庭芳、水調歌頭、臨江仙、念奴嬌、憶秦娥和水龍吟。
在這裡能看到秦腔、皮影戲的表演,也能看到鳳翔泥塑的成列。其中有一棟甚至是一個小型博物館,展示著考古發掘所發現的曲江遺址,包括從新石器時代直到明清時期的文物,見證了曲江兩千多年的盛衰。
曲江亭
參觀完這些保存著陝西文化遺產的院落,在疏淡幽靜的樹林中漫步,看水鳥在水面上嬉戲,循鳥語而行,不知不覺中即走到了曲江亭。這座兩層樓的仿古亭設於池邊,進入曲江亭,只覺得池面上清風徐來,胸懷暢意。在這裡可懷古、可賦詩、可放歌。有時也能見到三五人結伴在這裡高吼秦腔,激昂的曲調應和著暖暖日光下的曲江公園,江灘跌水的“嘩嘩”水聲也似乎在回應遊園人的舒暢心情。
閱江樓
閱江樓是曲江池邊最大最高的建築,總共有地上4層,地下一層,高近28米。外觀仿古的建築風格使之看似建築在一層夯土台基上,實際上它的內部結構設計精緻,總面積接近1000平方米。“細草岸西東,酒旗搖水風。樓台在煙梢,鷗鷺下沙中。”在閱江樓可憑眺曲江池之景,憑弔大唐昔日的繁華盛世;也可讚嘆與民同樂的山水樓台,並挑戰詩仙鯨吞千鍾玉山將傾的豪放。閱江樓把觀景樓和酒樓的功能合而為一,使在這裡能夠體驗到大唐名士登樓飲酒做賦的情趣。在樓上回首向南看,出了南門就是秦時的御花園宜春園遺址;遠眺曲江池北岸是唐城牆遺址。一時間秦時名園唐時關,如詩如夢如畫。每當夜色降臨,金黃色燈光勾線的閱江人家更加迷人。背襯著黑夜裡模糊的山色草木,亮起的閱江人家倒映在池水中,展現出朦朧一線的波光,好像金子撒進了池水,遊人如痴如醉如夢回大唐曲江。
湖心仙島
島上山坡起伏,與東岸10米高岸相呼應。通過30米長的木橋登島,山路迴轉,濱水路暢。島上布置著三處開敞式的園林建築,供遊人流連、休閒,有釣魚台可供垂釣。島周遍布荷花,以應韓愈“曲江荷花蓋十里”之說。島上還飄逸著不染閒塵的“仙”氣。木橋引渡,此組建築與山池花木密切組合,荷廊建築為其重要組成之一。追求一種天然之趣和自然情調,營造出一種優雅飄逸的園林景觀。“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邊,或花畔,制亦隨態。”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寫竹橋,正是藕香榭的真實寫照。
雲韶居
雲韶居因水循勢而建,也坐落在湖的東岸,地勢高。站在雲韶居頂端的上巳廣場上登高遙望,湖景美色盡收眼底。
藝術人家
藝術人家景區主要由九棟建築,名稱取自唐詞的“曲牌”,分別是“風入松”、“浣溪沙”、“滿庭芳”、“水調歌頭”、“臨江仙”、“念奴嬌”、“憶秦娥”、“水龍吟”。
歷史沿革
曲江是中國唐代著名的風景區,在唐長安城東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這裡在秦代稱州市,秦始皇在此修建離宮“宜春院”。漢武帝時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並修建離宮稱“宜春苑”,漢代在這裡開渠,修“宜春後苑”和“樂游苑”。隋營京城(大興城)時,鑿其地為池。隋文帝稱池為“芙蓉池”,稱苑為“芙蓉園”。唐玄宗時恢復“曲江池”的名稱,而苑仍名“芙蓉園”。據記載,唐玄宗時引水,經黃渠自城外南來注入曲江,且為芙蓉園增建樓閣。芙蓉園占據城東南角一坊的地段,並突出城外,有圍牆,園內總面積約2.4平方公里。
曲江池,興於秦漢,盛於隋唐,歷時千年,是中國古代風景園林之經典。秦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稱為隑洲,建有著名離宮——宜春宮。漢武帝時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廣陵之江”,取名“曲江”。隋代修建大興城,曲江被納入城廓之中,改稱芙蓉池。唐代大規模建設曲 江,鑿黃渠,辟御苑,築夾城,建大雁塔,修新開門,曲江池成為水域千畝、名冠京華的游賞勝地。“曲江流飲”、“雁塔題名”、“杏園關宴”、“寒窯故事”等典故傳說,更使曲江池聲名遠播,文脈流長。唐末,曲江池因戰亂宮殿廢圮,池水逐漸乾涸,後被墾為田圃,園林盛景幾無所存。公元2007年7月,西安市決定,由曲江新區投巨資,依照曲江池歷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規劃建設占地1500畝,集歷史文化、文物保護、城市遊憩為一體的大型開放式園林生態工程——曲江池遺址公園。作為西安市重點建設項目,歷時一年,於2008年7月1日建成開放。曲江池遺址公園彰顯秦漢雄風,傳承隋唐源脈,跨原帶隰(xi),湖泊連延,是歷史盛景的完美再現,也是西安“皇城復興計畫”的扛鼎之作,被譽為人文西安、古今融合、人與自然和諧的建設典範。
園內風景
全池水面約0.7平方公里,池形曲折,南北長,東西窄,因地勢開鑿,極為自然。原來曲江兩岸,宮殿連綿,樓閣起伏,垂柳如雲,花色人影,景色綺麗,是唐長安城著名的遊覽勝地。 盛唐時期,貴族仕女,車馬侍從,樽壺酒漿,笙歌畫船,悠遊宴樂於曲江。新中的進土,在考場及第之後,也每每成群結伴,到曲江大擺筵席,飲酒作樂,所謂“曲江流飲”,被稱為“長安八景”之一。此外,在每年的“上巳”(三月初三)和“中元” (七月十五日)兩個節日,唐朝的貴族們還要在這裡舉行集會飲宴,一般居民也由四方趕來看熱鬧,形成一年兩度的盛會。 安史之亂後,曲江兩岸的建築物大半被毀,只在唐大和九年對紫雲樓和彩霞亭稍作維修。唐末及以後的戰亂,曲江所有的宮殿樓閣全被毀壞,渠道乾涸,曲江變成陸地農田。昔日碧波蕩漾、柳綠花紅的曲江,如今留下來的僅僅是起伏的堤岸,逶迤的渠道,江流的余痕和紫雲樓的遺蹟。 唐明皇每年兩次在此宴會群臣,那些進士考試及第後,成群結夥到曲江大擺宴席,飲酒作樂,此即“曲江流飲”,為長安八景之一。
曲江池遺址公園由我國著名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院士擔綱總規劃設計,依託周邊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恢復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飲、漢武泉、黃渠橋等歷史文化景觀,再現曲江池地區在歷史上“青林重複,綠水瀰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建成後的曲江池遺址公園與周邊的曲江寒窯遺址公園、秦二世陵遺址公園、唐城牆遺址公園等,形成1500畝的城市生態景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