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樓寺

南樓寺

南樓寺與延祥寺、華首寺、明月寺、延慶寺、龍華寺、寶積寺、資福寺、香積寺、大慈寺、華岩寺、花手寺、東林寺、護圓寺、法雲寺、太平寺、撥雲寺、佛跡寺並稱羅浮歷代“十八寺”。

基本信息

南樓古寺

鼓樓 鼓樓

南樓寺始建於梁武帝大同年間(535-546),已有1400多年歷史。南樓寺是有史可據、第一座修建在羅浮山的佛教寺院,修建者為廣州刺史蕭詧[chá]。據清康熙年間的《羅浮山志彙編》記載,梁朝時有頭陀僧景泰禪師“來羅浮?草為室,居焉”。景泰禪師建庵於此時,為弟子解決用水之難,曾“卓錫於地,泉涌數尺,流汲不竭”。蕭詧敬他為“聖僧”,因此在景泰禪師所居的庵廬建寺,並親題“南樓寺”名。

唐代時,又有名僧懷迪禪師住持南樓寺,奠定了南樓寺在羅浮山佛寺群里的特殊地位。據《唐國史補》記載,這裡還是唐代貢品“御園柑”的生產地。唐朝天寶二年(743),南樓寺的僧人在寺旁種出了一種色黃皮薄味美汁多的柑子。他們把這種柑作為貢品,獻給唐玄宗。唐玄宗通情達理,吃了嶺南佳果,禮尚往來,御筆賜寺門匾為“延祥之寺”。由此,南樓寺又稱延祥寺,成為名副其實的羅浮古剎。

宋代詩人張琬在 《南樓寺》中有“仙去不留丹灶藥,詩成惟記御園柑”之句,可見“御園柑”與“丹灶藥”都是當時羅浮有名的土特產。清初香山詩人劉世重曾有詩云:“何當信宿南樓寺,臥詠東坡小圃詩。”近代詩人蘇曼殊在《南樓寺懷法忍》中寫道:“萬物逢搖落,姮娥耐九秋;縞衣人不見,獨上寺南樓。”

新南樓寺

羅浮甘子 羅浮甘子

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南樓寺屢有興廢,但最終得以延續下來。今天的南樓寺,雖然唐宋遺蹟早已無跡可尋,但仍然是一處傳統文化與建築藝術、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清修之地。今天的南樓寺是近年來在原址重建的,昔日朝元洞的碑額石刻並沒有丟棄,而是鑲嵌在寺院內各處。比如原大門的石刻門聯“石峒雲封自古無人開秘竅,天門霧鎖我今有鑰透玄關”,以及大雄寶殿門前的“塵氛不到精修地,蘭宇報開古洞氰”,就被保存在新大門的石階旁。細心的遊客透過這些滄桑的碑刻,應該能感受到南樓寺悠遠的歷史。

喜歡歷史文化的遊客能在南樓寺找到不少明清時期的石刻。如進入大門前,有晚清名士祁玉開所書的“朝元洞”三個大字,不遠處又有“雲深處”石刻。朝元洞是清同治癸酉年(1873)間沈道文倡導“三教合一”而創建的精修場所,歷來是遊客必到之地。

南樓寺山門 南樓寺山門

聚霞峰下的朝元洞景區如今已成遊人夏日消暑的勝地。景區裡有完善的游泳設施與配套場所,能讓遊客盡享山澗帶來的透頂清涼。確實,朝元洞的北面,是巍峨屹立的山峰 ,雲霧繚繞;近處則鳥語清脆,濤聲悅耳,涼氣襲人。難怪古人都有“霧鎖”、“雲封”來讚美這塊風水寶地。

站在朝元洞向上仰望,飛雲頂就在眼前,一陣山風吹來,片片白雲從峰頂掠過,不愧是享譽千年的“飛雲絕頂”。上世紀30年代,民國名人陳君葆遊歷朝元洞時就曾這么描述此景:“朝元洞望上去都是整面的峭壁,拔地千仞”。自古以來,羅浮山主峰——— 飛雲頂一直是人們嚮往的登高之處,而登臨飛雲絕頂的登山線路不止一條。較受遊客和登山愛好者青睞的有四條,分別是從沖虛觀、黃龍觀、酥醪觀、南樓寺出發,直抵飛雲頂。事實上,古時人們從南樓寺登臨飛雲頂,要走的山路比其它路線都要險峻。《羅浮山志彙編》中記述從南樓寺登飛雲頂的路上有 “小飛雲”的古石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