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先有長條李,後有潞村城”,指先有李村,後有運城。據清乾隆54年(1789)《河東鹽法備覽》記載:“運城出境的鹽道共十五條,”其中臨晉道、猗氏道從李村通過,故先祖將此地稱為“長條李”,清朝年間有一位三品道引官——李二虎在此地統管鹽商,村內有座娘娘廟,廟裡有個寶秤,夜間稱東西就會發出熠熠光彩,而且斤兩絲毫不差,因而四面八方的鹽商都慕名來到這裡。因長條李南邊南邊的村也叫李村,李二虎因此為區分長條李改叫為“南李村”。
新中國成立前,村中建有祖神廟和官老爺廟,村內有馬王廟、火神廟、月王廟、老君廟等,村中建有露台,每逢佳節都會舉辦社火表演,村東西兩大門各有一座門樓,村民輪流在此值班守衛本村安全,日本侵華時,所有文物均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