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介紹
幼稚園裝修引發集體“中毒”
記者從南昌市西湖區教體局獲悉,南昌吉的堡國際華城幼稚園是一所民辦幼稚園,在園幼兒278人。據調查,這家幼稚園於2013年12月開始,利用雙休日對全園教室地板、牆裙、門進行了更換維修。維修過程中,有幼兒陸續出現了咳嗽、頭暈、皮膚過敏等症狀。截至4月30日,約有70餘名幼兒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過敏現象。
經與家長協商,西湖區教體局委託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對吉的堡國際華城幼稚園的空氣進行檢測。2014年5月5日,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公布了檢測報告,結果顯示,這家幼稚園有關室內空氣甲醛、甲苯、二甲苯、氨超標。
目前,西湖區教體局正協同吉的堡國際華城幼稚園做好幼兒分流就讀的工作。根據家長要求,吉的堡國際華城幼稚園將聯繫上海相關權威機構來南昌為幼兒做體檢,並根據體檢情況對有症狀的幼兒進行治療。
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出具的空氣檢測報告公布後,吉的堡國際華城幼稚園向家長道歉,並表示要做好園內環境整治和幼兒治療工作。但家長們認為,對孩子們造成的傷害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消除的,並譴責園方對孩子們的健康不負責任。
為何民辦幼稚園容易“出事”?
近段時間,幼稚園安全事故頻發。4月28日,北京市朝陽區威斯頓潤澤幼稚園被曝“一個班級內21名孩子一年內遭受3名老師不同程度地毆打”;3月19日,雲南省丘北縣雙龍營鎮平龍村佳佳幼稚園被人為投入摻入“毒鼠強”的零食致7名幼兒誤食中毒,其中2人死亡;3月15日左右,陝西省楓韻幼稚園和鴻基新城幼稚園先後被曝給孩子長期服用一種俗稱“病毒靈”的抗病毒處方藥……
記者調查了解到,包括吉的堡國際華城幼稚園在內,這幾所涉事的幼稚園均為民辦資質。其中佳佳幼稚園甚至手續證件不全,屬於私自非法營業的“黑園”。
民辦幼稚園安全事故為何頻發?專家認為,學前教育整體資金投入不足和辦園專業性不足是兩大主因。
一方面,以目前國內登記註冊的幼稚園數量來看,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至少應該達到整個教育投入的9%,但直到2012年,只有百分之三點幾。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在整體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民辦幼稚園是相對更薄弱的地方,自然也最容易出問題。”
記者了解到,在北京,公立幼稚園的教師工資約4000-6000元,但有的民辦幼稚園教師的基本工資還不到1000元,其餘部分只能靠諸如出勤率、家長紅包等部分進行添補。專家普遍認為,沒有國家財政支持的民辦幼稚園,長期面臨的生存窘境是其不計代價逐利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民辦幼稚園從管理水平到評價體系,專業性不足,一些民辦幼稚園普遍存在園區管理“趨於行政化”、教師準入門檻低等問題。
儲朝暉說,以“餵藥”事件為例,不能餵藥是專業規則。但園長說要餵就是行政指令,當行政指令凌駕於專業準則之上時,少有教師敢於冒著丟飯碗的風險出來制止這種行為。
民辦幼稚園教師準入門檻低主要由兩方面造成:一是準入標準執行方面有漏洞,二是幼教專業人才匱乏。而根源在於,幼兒教師的收入在教育系統內偏低,且社會地位不高。
學前教育監管投入不能“厚公薄私”
如何防止幼稚園安全事故再度發生,誰來保護孩子?儲朝暉認為,教育行政部門應擔負起監管責任,對所有登記註冊的幼稚園都要嚴格監管。他坦言,在幼稚園的監管方面,目前責任劃分比較模糊。教育行政部門只打“小算盤”,公立幼稚園多管,私立幼稚園少管,黑園出了事就“一關了之”。
“公辦幼稚園與民辦幼稚園都屬於社會公共產品,都需要公共財政的支持。”儲朝暉建議,改善民辦幼稚園現狀需投入和管理“兩手抓”;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的同時,還要建立規範的渠道,讓這些資金進入到登記註冊的所有合格幼稚園內,不應“厚公薄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