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特徵
該類氣候區位居大陸中心或有高山屏障的沿海地帶,因而不受海風的影響,終年受大陸氣團 的影響。夏季,其南部成為熱帶大陸氣團的源地;冬季,北部又成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全區的氣候共同特徵如下:
(1)降水少、變率大、年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在500-250毫米以下。
(2)日照強、雲量少;全年日照時數在3000h左右或更多,相對日照率達60%-70%。
(3)氣溫變化急劇,年日照差別大,日照差常達30攝氏度以上,最高氣溫可達75攝氏度。
(4)天氣非周期變化比較顯著、蒸發強、相對濕度小。
(5)多風而且風力強。
(6)季節變化十分明顯:夏熱、冬寒、春溫升高快、秋溫降低亦快。春溫高於秋溫的現象十分顯著。
面積及全球分布範圍
全球半乾旱區的面積為2.2×10 Km ,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5%。半乾旱區是乾旱半乾旱區(包括:極端乾旱區、乾旱區、半乾旱區和濕潤偏乾區)4種類型中面積最大的,約占全球整個乾旱半乾旱區的三分之一。
半乾旱區主要分布在美國中西部、墨西哥大部分地區、南美洲西海岸和東北角、北非的薩赫勒地區和非洲南部、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北部、印度西部、中國北方的部分地區及澳大利亞中部沙漠外的大部分地區。半乾旱區的氣候類型以乾旱、半乾旱型草原氣候為主,其地表植被類型具有多樣性,但以草原為主(約占半乾旱區面積41.6%),其次是開放灌叢和農田。
相關研究
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全球氣候變化正在直接或間接地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經濟社會產生影響,而乾旱、半乾旱地區的生態系統非常脆弱,對氣候變化異常敏感。通過對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氣候變化及影響研究,認為在近50年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氣溫上升了1.8℃、降水增多29mm、地表蒸發加大、徑流量減少、水資源供求矛盾加劇;農業結構調整,綠洲灌溉區農作物氣候產量提高,雨養旱作區農作物產量減少;部分草原生產力下降,病蟲害加劇;沙塵暴總體呈減少趨勢,但局部地區由於氣溫升高,土壤水分耗減加速,風沙活動加劇;農業、航空、建築、漁業、交通、工業均受到影響。 近50年來西北半乾旱區氣候變化特徵:選用西北半乾旱區33個氣象站1951-2004年溫度、降水、相對濕度、風速、蒸發量等氣象觀測資料,分析主要氣候要素變化規律,揭示了近50年來西北半乾旱區氣候變化的一些新特徵。結果表明,西北半乾旱區降水量近50年來年際變化趨勢除個別地方外絕大多數地區呈下降趨勢,降水量變化曲線線性擬合傾向率在-59.168~-1.143 mm/10 a之間,秋季降水量減少最多,春季次之,而夏季部分地區和冬季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呈略增趨勢。降水量存在3年、6~8年的周期振盪特徵,3年周期振盪在1962-1966年為中心的局部時段內最強,之後逐漸減弱。6~8年振盪在1980-1985年為中心的局部時段內最強。氣溫距平呈上升趨勢,氣溫距平變化曲線線性擬合傾向率在0.074~0.507℃/10 a之間,大部分地區呈先降後升型,轉型時間為20世紀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前期。冬季氣溫增高最多,秋季、春季次之,夏季陝、甘、寧交界區及隴中地區氣溫增高而其餘地區氣溫距平略呈下降趨勢。相對濕度近50年來年呈波動變化。平均風速近50年來年際變化趨勢除個別地方略增外,其餘各地均呈下降趨勢。蒸發量近50年來年際變化趨勢除個別地方呈上升趨勢外,其餘各地蒸發量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