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集團軍工兵團地質災害女子救援隊

成都軍區十四集團軍工兵團二級士官,26歲,從軍6年。2013年9月開始接受地震救援專業訓練。魯甸地震,作為班長的她和四名女戰士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承擔搶險救災任務,被外界稱為“中國首支女子地震救援隊”。 魯甸地震,工兵團共出動78人,救援人員69人,其中男兵64人,女兵5人。招收女兵主要是考慮女兵心思更細膩,相較男兵,對救援現場的各類情況能夠更加敏銳地捕捉。在災區,女兵還能利用性別優勢對受災民眾給予安慰。 設定專業女子救援在全軍尚屬首次,雖然訓練時間不長,但經過這幾天的救援,五名女兵的表現做到了“不辱使命”。

救援戰隊

一個“80後”帶四個“90後”

班長,2014年26歲。其餘四人分別是鄧小雨(19歲)、邱澤敏(19歲)、戴雅娟(23歲)、熊潔(23歲)。除田洪嬌之外,另外四人都是2013年才入伍的新兵。一個“80後”帶著四個“90後”。

專業

救援要科學 男女不重要

地震救援最重要的就是找人和救人,具體說來就是定位和施救,相比普通人,女子救援隊每天的訓練內容就是這兩項。定位方面,是生命探測儀,包括搜救犬的引導使用,這些能力都是經歷專業救援訓練的人才具備的。

另一方面是現場決斷,打個比方,有人員被壓在廢墟下,大型設備可能危及生命,小型設備可能要給被困者截肢,這個決斷要綜合現場情況衡量。另一點是,不能盲目施救,必須保障救援人員安全。

必須承認的是,在災難救援方面,男子救援人員占絕大多數。現代救援早就不是靠力氣了,關鍵還是科學的方法。

日常的訓練

主要涵蓋三大門類課程,包括通信、地爆(地雷爆破)、操作手作業,都是針對地震救援的。

女兵成績不差,有個“挖雷坑”作業,及格時間是3分鐘,五位女兵的成績都在一分鐘內。

救災

災區狀況比想像中嚴重

田洪嬌:接到任務時我們在大理駐訓,新聞里說震級是6.5,我們都以為是一次小地震,不會有多嚴重。到了魯甸,見縣城的房子大多好好的,但挺進震中龍頭山鎮後,情況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得多,鎮裡的老街完全成了廢墟,路和房子連起碼的輪廓都看不出。

從魯甸縣到龍頭山鎮的路當時是堵死的,女子救援隊一路跑了30公里來到鎮上。剛到鎮上就碰到了一位父親,他說他三個女兒和一個小外孫被埋在了廢墟里。女子救援隊於上午9點50分到達鎮上,下午3點左右,那位父親的孩子都找到了,很可惜,三個姑娘都不在了。

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救出倖存者。魯甸地震倒塌的多是土坯房,垮塌後幾乎一點縫隙都沒有,很多人可能不是因為外傷,而是直接窒息死亡的。

田洪嬌:我們去甘家寨子,那是半座山整體塌陷,把一個村子50多戶都埋了。那裡塌陷面積太大了,看不到房子的模樣,根本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搜救。在現場完全束手無策的感覺,讓我特別沮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